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发展历史及最新研究进展,从结构角度分析和探讨了聚合物产生形状记忆效应的原因,并对交联聚烯烃,聚氨酯,聚酯等热致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特性及应用进行了介绍和评价,最后结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的4种基本类型:热致、电致、光致和化学感应型,介绍了热致形状记忆聚合物的记忆机理,概述了聚降冰片烯、反式聚异戊二烯、交联聚乙烯及聚氨酯等形状记忆聚合物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在医疗、包装、建筑、玩具、汽车、报警器材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塑料》2018,(6)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热致形状记忆聚合物在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学者对其形状记忆行为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形成了典型的适用于聚合物材料的热致形状记忆行为机理。石田正雄于1989年提出两相理论,德国科学家Marc Behl具体地指出,形状记忆聚合物是由分子开关和网点组成的;香港理工大学的胡金莲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基于分子机制发展的3D形状记忆聚合物结构模型;南洋理工大学的黄为民提出了三机制理论。文章详细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热致形状记忆行为机理,阐明了每种机理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并通过具体聚合物材料说明了每种形状记忆行为机理的本质;同时,对热致形状记忆行为机理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纳米炭黑填充剂能显著改善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本文综述了炭黑在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炭黑填充型形状记忆聚合物的主要制备技术和热、电、光和化学刺激等方式下的形状回复性能,并分析了不同炭黑含量对形状记忆性能和回复机制的影响,最后对炭黑填充型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存在的问题、解决途径、发展、应用等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许建宏  汪婧  周虹 《塑料科技》2020,48(4):24-27
采用基于过氧化苯甲酰(BPO)热交联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PEVA)的盐浸化技术,制备了具有多孔三维结构的双向可逆形状记忆聚合物泡沫。通过使用不同尺寸的NaCl颗粒获得了多种孔径的PEVA/BPO多孔泡沫,其表现出可逆的形状变化,能够进行热胀冷缩,在大孔径样品PEVA/BPO-450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理想的双向形状内存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μCT)对其进行形态特征分析并且研究了PEVA/BPO泡沫的压缩行为。分析表明,具有双向可逆形状记忆特性的PEVA/BPO泡沫塑料可以使其成为人工智能和航空航天应用中的轻质多孔执行器。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互穿网络聚合物凝胶、共聚合凝胶和物理交联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和化学交联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并对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氨纶增强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它涉及一种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可回复应变低的问题。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由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和氨纶组成。本发明的氨纶增强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可回复应变达到了10%以上,具有较大的可回复应变,再回复时又能够输出较大的外力。  相似文献   

8.
氨纶增强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它涉及一种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可回复应变低的问题。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由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和氨纶组成。本发明的氨纶增强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可回复应变达到了10%以上,具有较大的可回复应变,再回复时又能够输出较大的外力。  相似文献   

9.
超分子形状记忆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形状记忆聚合物,深受材料科学界人士的重视。本文介绍了超分子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并综述了超分子形状记忆聚合物在水凝胶、生物材料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高分子材料的智能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介了智能材料的结构原理 ,重点介绍了可用作驱动元件的形状记忆聚合物、聚合胶体 ,可用作传感元件的碳纤维、本征导电聚合物的智能性原理及应用 ,最后简单介绍了智能高分子薄膜 ,智能液晶聚合物 ,智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智能性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形状记忆性能测试、DSC和DMTA等热分析技术重点,探讨了结晶对EVA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以及形状记忆性能的工艺性和使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结晶度的增加,形状回复率变化不大。而形状固定率增加;热固性SMP的形状回复性由交联网络的完善程度决定,结晶度对其影响不大;结晶对形状记忆材料的响应温度和模量有较大影响,结晶度高响应温度高,常温模量高。形状固定率由聚合物的力学松弛特别是蠕变决定,结晶度只是其影响因素之一,不是决定性因素。从形状记忆机理出发初步揭示了影响热固性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形状记忆性能的本质因素。  相似文献   

12.
拥有排汗冷却技术的织物材料可以提高排汗效率,提高人体热舒适性。概述了织物面料排汗冷却技术的主要特征及实现原理,包括快速吸汗、快速排汗和提高透气性;详述了新型排汗冷却材料,包括吸湿快干纤维、表面张力驱动微流体排汗材料、水驱动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吸湿膨胀多层复合材料和湿度梯度响应聚合物材料;介绍了排汗冷却材料应用在功能性衣物上的商业化进展;最后总结了各种排汗冷却技术的优缺点,并对未来研究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形状记忆聚合物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类型和特点.综述了聚氨酯、交联聚乙烯、反式1,4-聚异戊二烯等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形状记忆机理及其应用,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形状记忆聚合物作为一类极其重要的形状记忆材料在航天航空、生物医学、电力电子、包装、智能控制系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形状记忆聚合物泡沫的研究概况,然后综述了环氧、聚氨酯及生物降解聚合物形状记忆泡沫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形状记忆材料(SMMs)作为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智能材料,在外界的机械、电、磁、光、热、酸碱度等多种刺激后发生记忆响应,近年来被应用到多种防护材料中。文章介绍了形状记忆高分子聚合物及复合形状记忆材料的形状记忆效应和作用机理,介绍了隔热阻燃防护服种类及其性能要求,论述了形状记忆材料在隔热阻燃防护服中的应用,并对形状记忆材料在隔热阻燃防护服应用中的不足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聚合物形状记忆材料及其纤维、纳米复合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雪  闻荻江 《塑料加工》2006,41(5):35-38
本文回顾了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的理论研究。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形状记忆聚合物结构改性方面的研究情况,指出软硬段含量、交联度等对形状记忆材料的影响;同时介绍了纤维、纳米粒子改性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的研究状况,最后对聚合物形状记忆材料的前景并口应用,特别是医疗上的应用作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7.
磁致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磁致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包括磁致形状记忆聚乳酸、聚己内酯和聚氨酯等,并介绍了磁致形状记忆聚合物在生物医学工程上的应用,包括在药物缓释中的应用、在矫形外科和骨折固定中的应用和在人体中风治疗方面的应用等,同时展望了磁致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生物降解性形状记忆聚合物如聚乳酸、聚己内酯、聚氨酯等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形状记忆机理。聚乳酸、聚己内酯和聚氨酯分别是通过相态转化、物理或化学交联以及相分离来实现形状记忆特性的。着重讨论了生物降解性形状记忆聚合物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详述了其在药物缓释、医疗器械、骨组织以及手术缝合线方面的医学应用,并展望了生物降解性形状记忆聚合物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电致型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形状记忆机理、制备与表征方法,探讨了碳纳米管、炭黑、石墨烯及金属纳米粒子对电致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综述了电致型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SMPs)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详细介绍了具有形状记忆性能的液晶弹性体的主要类型,包括热致形变液晶弹性体、光致形变液晶弹性体、电致形变和化学刺激导致形变液晶弹性体的形变机理及研究进展。最后,对液晶弹性体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