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内脏出血中介入诊疗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从2003年5月到2006年1月对27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急性内脏出血病例,经选择性DSA造影明确出血部位,选择不同的栓塞方法及栓塞材料行栓塞治疗。结果27例患者全部止血成功,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其中3例晚期肝癌患者,半年内相继死于非内脏出血原因。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能及时、准确的发现内脏出血的部位和原因,选择不同的栓塞剂和栓塞方法能够及时、有效的止血,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胆囊切除术后腹腔出血选择性动脉造影的诊断价值及介入治疗的方法和意义。方法经选择性动脉DSA后明确胆囊切除术后出血部位共9例。对明确出血部位的5例行出血动脉栓塞术。造影阴性4例转行外科手术。结果9例中5例有血管异常改变,均为动脉性出血,表现为对比剂外溢,行靶血管栓塞术后出血停止,无复发。4例造影阴性,行外科剖腹探查术明确为静脉性出血后止血治愈。结论胆囊切除术后动脉性腹腔出血的患者DSA检查对诊断出血部位指导介入栓塞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介入栓塞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肾出血动脉造影的不同表现及其栓塞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对25例保守治疗无效的急性肾出血患者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根据肾出血动脉造影的不同表现,以明胶海绵、PVA颗粒和弹簧圈等栓塞剂行栓塞治疗。结果 20例患者动脉造影可见对比剂外溢,其中2例合并假性动脉瘤,2例合并肾动静脉瘘,1例合并肾动脉-肾盏瘘,1例为假性动脉瘤破裂合并肾动静脉瘘;另5例显示为肿瘤血管。25例患者采用不同栓塞剂栓塞后出血完全停止,随诊4 ~ 10个月,均无再次出血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急性肾出血动脉造影的各不相同,仔细甄别并选用不同栓塞剂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急性肾出血能有效止血、最大限度地保存肾功能,可作为肾出血的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价值。方法对123例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急诊血管造影,初次造影未发现出血灶的病例,灌注扩血管药物后复查。根据造影检查前临床是否有出血表现,将其分为甲、乙两组作对比分析。术中按不同出血原因和部位再采用动脉栓塞或(和)缩血管药物灌注治疗。结果出血活动期病例出血检出阳性率为90.8%,出血静止期病例出血检出阳性率为47.2%;动脉栓塞治疗即时止血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缩血管药物灌注治疗即时止血率为82.7%。结论消化道出血在出血活动期行急诊血管造影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医源性上消化道出血选择性动脉造影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4年10月采用选择性动脉造影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的45例医源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45例医源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40例为外科手术后出血,5例为介入手术后出血,其中1例因胰腺癌伴肠梗阻接受十二指肠支架植入后引起出血,4例因胆管癌伴阻塞性黄疸接受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后引起出血。选择性血管造影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后41例完全止血, 4例复发出血,其中1例胰腺癌伴肠梗阻患者于栓塞术后5 d大出血死亡,3例接受再次栓塞治疗完全止血。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胃肠道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8年,未再发出血。结论 选择性血管造影对于医源性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的诊断效果,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诊介入治疗腹部和盆腔动脉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腹部和盆腔动脉出血患者67例,其中胃十二指肠动脉分支出血11例,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出血15例,肠系膜下动脉分支出血6例,肾动脉分支出血12例和髂内动脉分支出血23例。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从股动脉插管,先行靶动脉血管造影明确出血动脉,选用明胶海绵条或颗粒、弹簧圈或微弹簧圈、PVA颗粒或海藻酸钠颗粒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定期追踪随访。结果 67例中1次性栓塞成功65例,2次栓塞成功1例,1例栓塞后仍有少量出血转行手术治疗。67例止血总成功率98.5%。67例止血中有50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平均12个月,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及复发。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腹部和盆腔动脉大出血,具有准确、迅速、安全、有效等优点,对靶血管精确的超选择栓塞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内镜下止血失败的动脉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2年2月苏北人民医院介入科对23例内镜下止血失败的动脉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行血管造影及血管腔内治疗,对明确有对比剂外溢的出血直接征象的患者行栓塞治疗。对于肠道血管增多、扭曲、紊乱的间接征象的患者行留置导管泵药治疗。结果 23例患者造影阳性发现为19例,其中16例为行内镜下钛夹治疗失败的患者,造影检查发现对比剂外溢的直接出血征象,栓塞治疗后出血均得到控制,随访1个月内未出现再发消化道出血症状。3例造影发现间接出血征象的患者行留置导管泵入缩血管药物3 ~ 7 d,经导管泵入垂体后叶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患者出血逐渐停止,2例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再次出现出血症状。4例造影未有阳性发现的患者行经验性栓塞术后继续行内科止血治疗,止血效果欠佳。结论 对于内镜下治疗失败的动脉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可以行选择血管腔内治疗,尤其是对内镜下发现明确出血的患者效果更佳。术前的内镜检查对超选择性插管造影检查发现异常血管病变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评价医源性胆道出血中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源性胆道出血患者21例。经皮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和肝总动脉造影,明确出血的部位后,进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管及栓塞治疗、结果 21例患者血管造影均证实有出血病变。血管造影表现为假性动脉瘤者17例(81.0%),对比剂外溢者4例(19.0%)。栓塞材料采用PVA颗粒栓塞者2例,单纯弹簧圈8例,明胶海绵颗粒 + 弹簧圈11例。1次栓塞止血成功率为85.7%(18/21),3例患者栓塞后再次大出血而行第2次栓塞成功。术后随访5 ~ 28个月,患者均未再发胆道出血,所有患者介入栓塞术后均未出现异位栓塞、肝功能衰竭。栓塞所致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选择性血管造影和介入栓塞术微创、安全、可靠且疗效确切,是诊断和治疗医源性胆道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介入治疗在腹部外科术后消化道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腹部外科手术后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并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而介入治疗的病例,总结其DSA结果及介入治疗价值。结果11例腹部外科术后消化道出血患者中DSA发现胃左动脉出血1例,胃十二指肠动脉假性动脉瘤4例,肝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脾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肠系膜下动脉分支血管感染性假性动脉瘤1例,肠系膜上动脉小分支血管出血2例。结论介入治疗是治疗腹部外科术后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栓塞术在口腔、鼻咽及颌颈部急性医源性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以及造影和栓塞技巧。方法 2000年8月—2013年4月对口腔、咽喉及颈部病变在行局部检查、局部治疗或外科术后的急性医源性出血、常规治疗方法未能控制出血的10例患者,以Seldinger技术行一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先行两侧颈外动脉主干造影,继行颈外动脉分支超选择性插管造影并栓塞。结果 动脉造影均发现病变局部动脉小支破损、对比剂外溢,对10例共16支破损动脉分支进行栓塞,所有患者均一次栓塞成功止血。结论 对于口腔、咽喉及颈部急性医源性大出血,颈外动脉造影可明确出血原因,以明胶海绵颗粒或联合微弹簧圈栓塞可彻底控制出血。
  相似文献   

11.
安全稳定预警与控制辅助决策是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不可缺少的应用类功能。在分析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决策计算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决策支持智能化的主要特征:自动化和自适应性。介绍了自动化的安全稳定分析计算技术,包括输入数据准备、任务执行和输出结果的自动化处理;阐述了自适应电网运行工况、外部环境和硬件运行状态的安全稳定分析技术,包括调整应用功能的输入数据和妥善处理安全稳定性交互影响,以及根据分析计算任务要求动态优化调度计算资源。这些技术已用于安全稳定综合防御系统,提高了分析结果的适应性和分析计算的效率,在电网运行规划、计划安全校核、超短期安全态势预测、调度操作安全校核和在线分析与控制等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从生态水泥与普通水泥的概念,着重讲述普通生态水泥与矿渣型生态水泥的各种特性以及与普通水泥在生产工艺、生产费用到对环境的影响分别加以对比和介绍,并对生态水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同时提出发展生态水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5.
16.
“烧柴做饭,火炕取暖”是我国广大农村的传统习惯。沿用多年的旧式灶炕,热效率低,每年要烧掉大量农作物秸秆和薪柴,还不能很好地解决农民炊事和取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过热器再热器爆漏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热器、再热器爆漏事故严重影响了锅炉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而造成过热器、再热器爆漏事故的主要因素有超温爆管、磨损、高温腐蚀、热疲劳、质量失控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和爆口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过热器、再热器爆漏事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The energy content of final products is made up of two parts: the direct energy content, the energy purchased by the firm making and selling the product; and the indirect energy content, the energy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suplies and in the services purchased by the company. The present paper notes from published energy statistics that in both the UK and the USA the industries which extract and refine materials directly purchase far more energy than the industries which convert the materials into final products. An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the total, direct and indirect, energy purchased by the UK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ies confirms the expectations that indirect energy purchases far exceed direct, in the main because large amounts of energy are consum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materials.It follows that minimisation of the energy requir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the products of the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ies needs to be carried out in the context of a wider systems optimisation process, in which an industry's suppliers, and in particular its suppliers of materials, are considered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ystem.Some implications of this observation are discussed both from the short and long term point of view.  相似文献   

19.
冶金渣综合利用与节能环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以磁选除铁后的冶金渣为主要原料,集成高炉煤气、蒸汽等再生能源生产节能环保的建材产品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能利用大量冶金渣和再生资源、能多途径有效节省能源消耗、避免了冶金渣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和再生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