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育和经济发展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影响已被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所证明。通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模型,基于河北省1999-2010年的数据,构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函数关系,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与教育投资的关系。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性教育投入每增加1%,GDP增长0.3342%。河北省教育投资的贡献率为48.98%。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采用计量方法分析教育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理顺了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与经济的关系.对1985~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相关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序列平稳性进行检验与协整分析,得到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79,两者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由此可知,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人力资本评价体系,利用1978—2008年统计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甘肃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但在短期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的作用。对此,提出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合理匹配人力资本投人与物质资本投入等促进甘肃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互谱分析方法在时间序列分析与贡献率测鼍方面具有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优势.该文采用互谱分析计算了1978年-2007年国家财政科技投入与教育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和国家财政教育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0.496%和17.84%;同时可以看出,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具有引领作用,但长期却滞后于经济增长变化;国家财政教育投入在短期超前于经济增长,而从相对较长期看经济增长却超前于国家财政教育投入.  相似文献   

5.
利用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对中国1981~2003年的经济增长和投入要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发、投资和劳动力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投资和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没有因果关系,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是经济增长并不是劳动力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6.
教育与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教育的改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增长.基于重庆市1997-2003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法,从教育投入和受教育程度两个方面实证了教育能为经济的增长做出贡献,并以此说明重庆市教育发展计划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率贡献的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利用舒尔茨、丹尼森的计量方法,测算重庆高等教育对重庆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认为重庆市教育发展的落后明显不适应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加大教育的投入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投入.  相似文献   

8.
利用动态经济计量模型,分析全国及东、中和西部地区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各区域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不同推动作用和推动效率.研究表明,我国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同向的相关关系,房地产投资对推动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但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的因果关系因区域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物流业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吉林省经济增长和物流业相互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我省物流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测定了物流业对我省经济发展的贡献.为确定物流业在吉林经济发展的地位.制订吉林省物流业的发展规划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黑龙江省1990~2005年环境与经济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建立环境经济计量模型,研究黑龙江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演替轨迹.计量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省人均GDP与主要环境指标之间没有明显的EKC关系,黑龙江省近16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改善;同时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11.
采用1996-2011年云南省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数据,运用ADF检验、E-G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对云南省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得出结论:(1)云南省高等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但云南省高等教育在职职工人数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在长期关系上,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每增加1%,会引起经济增长(GDP)0.557 3%。(2)云南省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云南省经济增长却不是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2.
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改革开放30年来江苏省高淳县的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状况,并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其他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该县的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与第二产业是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与第一产业关系尚不明显,而第三产业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格兰杰原因且第三产业增长变化与固定资产投资变化是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外商直接投资发展迅速,极大地推动了吉林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本文运用2000年至2016年的数据,采用VAR模型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吉林省经济增长的关系,并通过脉冲分析验证了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继而提出推动吉林省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教育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EViews软件为计算工具,利用天津市1992~2006年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对二者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天津市教育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是显著的,其贡献率达到1.03%.因此,通过增加教育投资而实现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在天津市具有政策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直观表述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法模型,并以1983~2006年中国GDP和实际利用外资额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不是主要的因素,在一定的政策下外商直接投资利用规模的扩大能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利用最小二乘法检验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直观表述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法模型,并以1983~2006年中国GDP和实际利用外资额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不是主要的因素,在一定的政策下外商直接投资利用规模的扩大能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与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教育的改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增长。基于重庆市1997-2003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法,从教育投入和受教育程度两个方面实证了教育能为经济的增长做出贡献,并以此说明重庆市教育发展计划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中,把教育投资,人力资本引入模型,建立了一个有关人力资本积累和军队教育投资的随机经济增长模型.通过随机最优化方法,确定了宏观均衡解,即在均衡状态下的消费财富比,期望经济增长率等,讨论了各种因素对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选择1989-2008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建立GDP、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运用Granger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河南经济系统中消费、投资、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尝试性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的经济增长模式属于投资主导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并有继续加大的真势;消费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