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度于 4月 18日成功地发射了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 ,并把一颗实验通信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火箭于当地时间下午 3时 43分从马德拉斯附近的斯里赫里戈达发射场起飞 ,经过 17m in的飞行 ,准确地把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印度曾于 3月 2 8日对这种火箭进行了首次发射 ,但因为助推器发动机的氧化剂输送管路出现故障 ,一台发动机未能启动 ,发射被迫中止。这次发射的名为 GSL V- D1的火箭为三级火箭 ,第 1级为固体 ,第 2级为液体 ,第 3级为低温级 ,采用俄罗斯提供的液氢液氧发动机。火箭全长 49m,起飞重量 40 5 t。为研制该火箭 ,印度在过去的 10…  相似文献   

2.
CZ-2F火箭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运载火箭,且是唯一在发射场"发射一发备份一发"的火箭.首先介绍了CZ-2F单发火箭的优化流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间站后续任务两发CZ-2F火箭在发射场的"串行"和"并行"测试发射流程,并对"串行"和"并行"两种测试发射流程进行了比较.综合"串行"和"并行"测试发射流程的优缺点,提出了...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当地时间7月10日,火箭实验室表示将在美国本土为电子号火箭修建2号综合发射设施。目前有4个备选地址,分别是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阿拉斯加的太平洋航天发射场、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和弗吉尼亚州的沃勒普斯发射设施。火箭实验室将在8月  相似文献   

4.
2009年4月2日,由于地面设备问题,日本H-2B大型运载火箭一子级2台主发动机LE-7A的静态点火试车时间在连续2次推迟后,最终于当地时间4月2日下午2点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吉信发射场2号发射台顺利进行。在完成倒计时序后(首次倒计时演练),发动机成功点火并持续工作10 s。初步试验数据显示,试车期间发动机性能稳定。试车中,火箭一、二子级均使用实际飞行部件,旨在对火箭一子级推进系统、火箭与新发射台间的连接进行验证。新发射台由H-2A火箭发射台改建而来,迄今为止未进行过发射。  相似文献   

5.
大力神4火箭成功地从范登堡基地发射美国空军最近成功地从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基地发射了一发大力神4火箭,这是两年多以前从该基地发射这种火箭发生爆炸后的第1次发射。这次发射于1995年12月5日太平洋标准时间下午1时15分从范登堡基地东部的4号发射场进行...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火箭推进剂常用的是以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为主的液体双组元推进剂,毒性为Ⅲ级。在火箭发射、推进剂贮存、转注、清洗等过程中,火箭推进剂及其分解产物、化合产物、燃料产物所产生的废气、废水会给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发射场废气、废水的处理与污染防护,成为发射场的基础能力之一。该文对发射场的废水处理技术现状进行了研究,对未来我国航天发射场的建设和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 H-Ⅰ和 H-Ⅱ火箭的发射情况及其发射设施。H-Ⅱ火箭的发射场具有先进完美的试验设备及世界先进水平的辅助设施。  相似文献   

8.
法国当地时间2010年5月21日19点01分,阿里安-5ECA火箭从圭亚那库鲁发射场成功将Astra-3B欧洲商业广播通信卫星和COMSATBw-2德国军事通信平台送入轨道。这是阿里安-5火箭在2010年的首次发射,也是阿里安-5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0次发射。  相似文献   

9.
宇宙开发事业团于1989年1月27日日本标准时间上行8时0分从种子岛航天飞行中心竹畸发射场成功地发射了第二枚 TR-1试验火箭。火箭飞行正常并顺利地与模拟 H-Ⅱ火箭的固体火箭助推器进行分离。在一台固体火箭助推器前端装有数据记录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 H-2运载火箭的首次飞行很可能要推迟到1993年下半年进行。原计划于今年初进行的首次发射因第一级低温发动机 LE-7出现故障而被迫推迟。1月16日 LE-7发动机成功地进行了350s 的热试车,这是6个多月以来经过几次提前关机、着火和一次爆炸事故之后的首次成功试验。但在5天后进行的一次350s 全程试车中又提前10s 关机。尽管发动机试验不断出现故障,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于2月27日在其种子岛的发射场进行了 H-2火箭模型的模拟发射。包括两个固体火箭助推器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快速响应卫星发射场快速测试流程及与火箭快速对接方法。应用结果表明卫星在发射场工作周期从35天以上缩减到7天。新型卫星翻身对接方法适用于卫星与运载火箭的水平对接,该方案操作简单且降低了卫星翻身工作对发射场厂房的设备要求,对快速响应卫星的设计和测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H-2、H-2A活动发射平台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大幅度降低H-2火箭的生产和发射费用,提高发射效率,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正在研制H-2A系列运载火箭,并且已经开始对种子岛航天中心吉信发射场进行改装、扩建。本文简要介绍H-2火箭活动发射平台,并对H-2A火箭活动发射平台的改装、扩装状况作了较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国外发射场发展趋势,结合国内航天发射场快速发射、应急发射、支援作战能力建设,指出国内发射场地面支持系统的现状和不足,提出地面支持系统应急发射保障体系的研究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14.
固体火箭发动机尾流对发射车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维雷诺平均方程和k-ε湍流模型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尾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空间上采用二阶迎风格式进行耦合求解,时间上采用显式Runge-Kutta方法进行迭代推进,直至流场收敛。借助数值模拟技术对处于地面发射状态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尾流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涉及发动机内外流场相互干扰、热喷流和冷空气的相互作用以及高温高速尾喷流对发射车车顶板和防护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简讯     
ATK发射系统公司研制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试验成功2006年11月16日,NASA在犹他州试验场成功进行了可重复使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点火试验。这次耗时2 min的试验为航天飞机的夜间发射以及准备再次把宇航员送上月球的战神-1火箭的研发提供了重要信息。全尺寸全时段的飞行支撑发动机的静态点火试验在航天飞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制造商——ATK发射系统公司进行。飞行支撑发动机(或FSM-13)燃烧了近123 s,在航天飞机的实际发射过程中,每个可重复使用固体火箭发动机都将燃烧这么长的时间。NASA马歇尔太空中心的可重复使用固体火箭发动机项目办公室负责管理这些试验,以验证火箭发动机所有已提议的设计改变,并负责检测新型材料的性能是否与目前使用的材料一样好。这次发动机点火试验还将为航天飞机项目提供数据,数据将显示夜间发射会对图像清晰度造成怎样的影响。该数据还将帮助确定适合未来航天飞机夜间发射的照相机设置及技巧,以及能够在白天发射中加强图像获取能力的照相机设置及技巧。本次航天飞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点火试验还将支持NASA的探月目标,为战神-1的首级可重复使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发提供数据。负责战神运载火箭项目的工程师们将分析由发动机...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固体火箭发动机中加入水作为工作介质以提高水面发射的商用运载火箭性能。提出了两种方案:1)火箭发射前,发动机内部闲置空间内注入水,在发射过程中将水排出;2)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供水。提供了用固体燃料样品及发动机的模型装置进行试验的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使预测固体火箭发动机性能的计算方法得到优化。固体燃料与水配合使用的可靠性也得到了证实。进一步提出了在燃烧室应用水和粉末添加剂的发动机工作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正>莫斯科时间2015年5月16日8时47分,俄质子号M火箭搭载墨西哥通信卫星MexS at-1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火箭一、二子级发动机工作正常,在火箭飞行至第497 s、上升至161 km高度时,三子级发动机出现故障,火箭偏离预定轨迹,遥测信息传输中断,火箭自动发出发动机关机指令,三子级未成功分离,发射失败。发动机紧急关机后,火箭三子级、微风M上面级与有效载荷开始下降,在西伯利亚上空大气层烧毁,  相似文献   

18.
法尔肯-1火箭在进行静态点火试验前的最后检测时,推力矢量控制系统中用于俯仰控制的作动器出现问题,因此第2次发射可能被推迟。由于该部件在本次静态点火试验中不会被用到,所以专家们决定继续对其进行点火试验,以获得发动机点火、发射台声振、整个系统状态的相关数据。试验后,火箭将被送回检测厂房,再对故障部件进行彻底检查。此次发射原计划于1月21日从太平洋的夸贾林环礁发射场发射升空,为美国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DARPA)进行一次验证飞行。为按计划进行法尔肯-1火箭的第2次发射,SpaceX公司于1月16日完成了飞行准备就绪评审,并进行了发射前1min倒计时的水试。火箭与地面系统均处于适于飞行状态。  相似文献   

19.
苏联在5月15日成功地试验发射了一种大型运载火箭——能源号。发射之前,苏联人在丘拉坦发射场进行了一周的紧张准备活动,包括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参观发射场。离发射不到24小时,苏联打破多年对这项工程的保密,并宣布苏联将试验一种新的大功率运载火箭,这种火箭能发射可重复使用的飞行器或其它火型空间飞行器。15日下午莫斯科  相似文献   

20.
液体火箭发动机羽烟紫外辐射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国爱燕  白廷柱  韩强  唐义 《兵工学报》2013,34(4):418-424
通过分析火箭发动机羽烟的紫外辐射机理,建立了适用于热发射、CO + O 化学发光、OH 自由基化学发光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羽烟紫外辐射模型,可以考虑热发射、CO + O 化学发光、OH 自由基化学发光等紫外辐射机理。在分别计算流场和辐射传输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二维和三维网格计算流场参数和辐射传输,既节省了计算时间,还可得到羽烟在不同视角的紫外光谱辐射强度分布和二维辐亮度分布。利用火箭发动机羽烟紫外辐射模型,计算了液氢/ 液氧和航空煤油/ 液氧两种双组元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羽烟的紫外光谱辐射强度分布和二维辐亮度分布,并以液氢/ 液氧推进剂为例,研究了液体混合比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羽烟紫外辐射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紫外导弹预警系统判断导弹所采用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类型,以及液体火箭发动机导弹紫外隐身性能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