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Ce(Ⅲ)配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salen稀土金属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ce(Ⅲ)配合物,其结构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电喷雾质谱进行表征。用纸片法测定配合物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抗菌活性,表明配合物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初步表明配合物与DNA之间很可能是嵌入作用、静电作用的方式并存,并且配合物还可作为DNA的荧光染料。  相似文献   

2.
以直接合成法合成了N,N'-二甲基-5-硝基-2,2'-联咪唑(NO2Me2biim)的锌(Ⅱ)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固体荧光光谱、摩尔电导率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以电子光谱、荧光光谱和粘度法研究了配体NO2Me2biim及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配体NO2Me2biim和配合物与ct-DNA以嵌插模式进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新的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钙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钙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方式,实验研究表明配合物与DNA之间很可能是嵌入作用和部分嵌入作用并存。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铈-对甲基苯甲酸-2,2-联吡啶三元固体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热重分析(TGA)和荧光光谱等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Ce(PTA)0.75(BPY)].3.8H2O,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都具有较好的荧光特性,且发射谱线很窄,主发射峰为Ce3 的5D4→7F6跃迁,具有很高的荧光强度,研究表明合成的新型稀土配合物是一种良好的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5-氯水杨醛与邻氨基苯酚反应得到苯并恶唑配体,并将得到的苯并恶唑配体与氯化钯反应得到相应的单核钯配合物。运用红外光谱对钯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表明羟基氧、恶唑环上的氮原子与金属离子钯(Ⅱ)发生了配位。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圆二色光谱等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模式。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模式为插入模式。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1,2-双(苯并咪唑-2-甲氧基)苯合锌配合物[ZnL]SO4,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热分析数据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热分解起始温度为282.3℃,配合物有4次失重过程,最终的分解产物是ZnO。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及其与DNA的键合性质。循环伏安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作用后峰电流明显降低,且与dsDNA的作用明显强于ssDNA,因此,该配合物有望用于dsDNA和ssDNA的识别探针。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种多吡啶铜(Ⅱ)配合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键合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键合作用属部分插入,结合常数K_b=8.0×104L/mol。用凝胶电泳法研究了配合物对p BR322DNA的切割作用。实验表明,配合物用310 nm光辐射15 min,可将p BR322 DNA断裂为开口缺刻型和线型DNA。采用MTT法研究了配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和肺癌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发现,所合成配合物能有效抑制这两种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
池泉  陈星 《广东化工》2010,37(11):22-23,38
文章合成了三种L-蛋氨酸多吡啶铜(II)三元混配配合物,[Cu(Met)(Phen)(ClO4)](ClO4)(1)(Phen=1,10-菲咯啉),[Cu(Met)(IP)(ClO4)](ClO4)(2)(IP=咪唑并[4,5-f]1,10-菲咯啉)和[Cu(Met)(PIP)(ClO4)](ClO4)(3)(PIP=2-苯基-咪唑并[4,5-f]1,10-菲咯啉)。采用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用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配合物对pBR322DNA的氧化切割活性。结果表明,虽配合物与DNA的作用较弱,但多吡啶配体的平面大小可直接影响到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而氨基酸辅助配体可起到进一步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3种L-赖氨酸多吡啶铜(Ⅱ)三元混配配合物[Cu(L-lysine)(Phen)(Cl O4)](Cl O4)(Ⅰ,Phen=1,10-菲咯啉)、[Cu(L-lysine)(IP)(Cl O4)](Cl O4)(Ⅱ,IP=咪唑并[4,5-f]1,10-菲咯啉)和[Cu(L-lysine)(PIP)(Cl O4)](Cl O4)(Ⅲ,PIP=2-苯基-咪唑并[4,5-f]1,10-菲咯啉),并用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用凝胶电泳法研究了配合物对pBR322 DNA的氧化切割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多吡啶配体平面的增大,配合物与DNA的结合能力大小依次为配合物Ⅲ配合物Ⅱ配合物Ⅰ,配合物可能通过部分插入方式与DNA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顺丁烯二酸和均苯四甲酸二酐与稀土钕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循环伏安、热重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室温下的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在453.0nm处具有很强的发射峰。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配合物在-0.15~0.15V(vs.SCE)电位范围内具有明显的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三元配合物[Ni(pht)2(pn)2](Hpht:苯妥英;pn:1,2-丙二胺),通过电子吸收光谱法、溴化乙锭(EB)荧光分析法以及粘度测定研究了此种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表明:此种配合物与DNA作用时,其电子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产生减色效应,配合物能猝灭EB-DNA体系的荧光,同时,配合物也能使DNA体系的粘度增大,表明此种配合物与DNA存在插入结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稀土钕和邻苯二胺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初步推测了配位反应的机理.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室温下配合物在543.7 nm处有较强的发射峰;在-0.4~0.4 V(vs.SCE)电势范围内,配合物具有明显的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2种三齿多吡啶钴(Ⅱ)配合物,用元素分析、IR等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法、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CT DNA的相互作用以及配合物对pBR322DNA的断裂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Co(PhTPY)2]2+与DNA的作用属中等强度的部分插入,配合物[Co(H2 Bzimpy)2]2+与DNA的作用属静电作用.凝胶电泳实验表明,用310 nm光辐射15 min,配合物[Co(PhTPY)2]2+可选择性地断裂pBR322DNA为开环缺口性和线型DNA,配合物[Co(H2 Bzimpy)2]2+对DNA的断裂没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张连阳  刘西豪  邵颖 《广东化工》2011,38(12):14-15
合成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Ce(Ⅲ)配合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以及电喷雾质谱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用荧光光谱法、电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了铈(Ⅲ)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方式,实验研究表明配合物与DNA之间很可能是嵌入作用和部分嵌入作用并存。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一个2,2’-联吡啶钐稀土配合物[Sm(2,2’-bipy)2(NO3)3],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粘度法的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为插入模式。采用MTT法研究了配合物对人体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50μmol/L浓度下,该配合物对5种肿瘤细胞HeLa,NCI-H460,MCF-7,HL-60和HepG-2都表现出一定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以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作为配体与六水硝酸锌在无水乙醇中进行反应,制得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锌(Ⅱ)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滴定等技术进行了表征。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结合盐效应实验研究了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锌(Ⅱ)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锌(Ⅱ)配合物对溴化乙锭小牛胸腺DNA(EB-ctDNA)体系的猝灭属于静态猝灭;根据修正的SternVolmer方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两者的结合常数,并结合Van’t Hoff方程计算出相应的热力学参数,焓变值(ΔH=-34.07kJ/mol)和熵变值(ΔS=-50.91J·mol~(-1)·K~(-1))表明氢键和范德瓦尔斯力是维持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锌(Ⅱ)配合物-EB-ctDNA复合物稳定的主要作用力;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锌(Ⅱ)配合物与ctDNA主要作用方式为嵌插作用,而不是沟槽作用和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种镧-磺基水杨酸-8-羟基喹啉三元配合物,采用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热重分析手段进行表征,并研究了该三元配合物对常见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黑曲霉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该三元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都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织物经该配合物的整理后,也具有了较强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三种含杂芴基的双β-二酮及其铕配合物。配体及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配体与Eu3+发生螯合配位。配体的荧光光谱是宽的蓝色发光谱带,属H2L*→H2L跃迁。配合物荧光光谱最佳激发波长在400~420 nm之间,且以611 nm处Eu3+的特征红光为主,半峰宽10 nm左右,单色性好。热重-差热分析分析表明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红光材料。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4种稀土与2-噻吩甲酸(L)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稀土配合滴定及摩尔电导确定其化学组成为REL3.2H2O(RE=Gd,Tb,Dy,Er),并对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测定。红外光谱测定表明,配体通过羧基以螯合双齿的方式与稀土离子(Ⅲ)配位成键。荧光光谱数据表明,铽配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20.
铽-聚N-乙烯基乙酰胺-1,10-菲罗啉三元配合物的光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乙烯基乙酰胺(NVA)为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N乙烯基乙酰胺(PNVA),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铽聚N乙烯基乙酰胺1,10菲罗啉(TbPNVAphen)的三元稀土高分子配合物。利用FTIR、UV-vis和荧光光谱对三元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的最佳激发波长为304nm;在此波长激发下,配合物在490nm和546nm处发出较强铽的特征荧光,荧光强度分别为846.853和2086.798,分别比TbPNVA配合物增强了1310%和12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