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符号学的产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陈满儒  邓晓霞 《包装工程》2007,28(5):115-117
主要运用符号学原理来研究产品设计,把各种设计元素看作符号,研究产品符号的价值构成,产品设计的传达过程和编码规则,帮助设计者树立正确的设计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处理产品设计中各种设计元素的关系,指导设计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应艳  陈炬 《包装工程》2018,39(6):127-132
目的研究天一阁的符号意象与文创产品设计的关系。方法从传统文化衍生面进行叙事性设计法研究以发现文化特征,运用本研究提出的由概念模型、研究策略和设计流程组成的三阶文创产品设计模式,对研究对象的文化特征符号进行探究,将其转译为植根在地域性上的文创产品的意象表达,继而将意象元素融入创意产品设计中。结论对天一阁的文化特征辨识分析表明,文化特征是嵌入产品中的价值元素,可以强调其价值或意义。研究通过提取天一阁最为显现的文化特征符号,演示如何从文化衍生的面向进行叙事性设计;将天一阁符号意象转变为消费市场的现代设计的例子,适用本土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模型,能为文创设计者以叙事性设计法设计创意产品及文创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赵艳梅 《包装工程》2019,40(20):125-129
目的 探讨传统文化符号的隐喻特征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构建传统文化符号隐喻机制及隐喻设计方法。方法 从修辞学角度,研究传统文化符号的隐喻特征,探讨如何对传统文化符号特征进行抽象提炼。基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实现从来源到目标的映射关系,实现对文化符号意义的传达。重点提出基于人类认知的隐喻设计方法理论框架,并运用案例分析法,进一步地论证应用方法的可行性。结论 传统文化符号具有深远的传承价值和意义。通过现代产品中的隐喻设计,不仅可以传达其自身隐含的价值和意义,为设计师提供创意源泉和设计思路,而且可以实现文化认同,丰富现代产品设计的语义。这为文化产品的构思与设计提供了系统清晰的研究思路,为现代产品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4.
古器物的地域意象提取与产品地域性创新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得成  沙颖 《包装工程》2017,38(2):131-135
目的地域性文化意象设计研究对各地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地域文化认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传统器物文化是地域文化符号的主要来源,如何将诸多的地域符号进行筛选、提炼,并将之应用在产品设计中是文创产品设计的关键。针对黄河上游地区的马家窑彩陶符号,运用数量化方法提取马家窑彩陶文化符号,将数量化一类原理引入设计全过程。结论提出了一种古器物文化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传承创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珊珊 《上海包装》2023,(10):157-159
随着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文创产品设计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以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从文创产品出发,概述了文创产品的特点与设计方法,分析了文化符号的意义及其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归纳了消费者体验与文创产品设计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设计框架,旨在将创意和文化符号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以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秦春晓  谢亨渊 《包装工程》2008,29(5):131-133
通过对中国传统符号的概括与归纳,从符号"形"的借鉴、"意"的延伸、"神"的传承3个方面分析产品设计中传统符号运用的特征,以阐述产品设计借鉴传统符号形式的重要性与必然性,同时坚持以国际视野和文化流变的视角探索产品设计中民族化语汇和民族风格,以及传统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演绎方式,希望在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之间寻找到适合的联系通道,使传统符号在不断变化的时空环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薛青 《包装工程》2021,42(20):341-345, 351
目的 揭示设计符号在陶艺产品设计中的共识性,设计符号语义与陶艺产品形态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传统陶艺中寻找突破,在继承和发扬传统陶艺实践的基础上,重构设计符号,提高对陶艺的认识和创作能力.方法 分析陶艺语言符号与设计符号的关联性,研究设计符号语义在陶艺产品中的传达过程,高度概括陶艺设计符号应具备的若干特点,以案例形式阐述陶艺产品的形态感性属性表达、评价与形态语义定位分析过程.结果 论述设计符号在陶艺产品的情感语义应用宗旨,揭示陶艺设计符号的情感语义能更加明示或暗示产品的使用功能和精神内涵.结论 总结了设计符号应用于陶艺产品设计中,借助陶艺本体语言的材质肌理、工艺技术和表现形态来塑造产品的艺术欣赏价值和使用价值,陶艺符号的应用也应向功能及形态多元化、符号情感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产品设计中情感符号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阐述了情感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意义,并且分析了视觉、图形、美学、文化情感符号在产品设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设计师在产品设计中情感表达的方式.设计师可以在设计中巧妙使用这些情感符号元素,更好地定位产品,创造独特的产品情感意境,以达到更完美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9.
传统回纹纹样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艳石  阮向群 《包装工程》2013,34(22):112-114,126
为设计出富有民族韵味的产品,提出了基于传统回纹样式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解读了回纹样式的寓意和形式特点,梳理了回纹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和在当代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产品设计中运用回纹样式进行意象表达的方法,从而探讨如何在现代设计中,发掘和应用传统符号元素的形式内涵。  相似文献   

10.
产品设计符号可拓基元创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正军  王浩鑫 《包装工程》2016,37(4):143-147
目的结合可拓基元理论,探索产品设计符号的创新方法,拓展产品的设计创新。方法通过解析产品设计符号系统的概念和结构,解析产品设计符号的创新编码,建立产品设计符号的可拓基元模型方法。结论得出了产品设计符号可拓基元创新是来自可拓基元的市场矛盾到目标矛盾再到设计矛盾的变换的结论。是以创新产品功能符号为目标,以改变产品材质符号、结构符号、形态符号为条件,解决产品设计的不相容矛盾问题和对立矛盾问题,通过评价可拓优度获得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青花纹饰设计风格中的折衷主义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陆珂琦 《包装工程》2015,36(2):114-117
目的探析青花纹饰设计风格中的折衷主义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折衷主义产品设计思维下的拼接混搭和包容扬弃的美学探析,结合时代的发展对这一传统元素的解构、重组与综合进行了研究。结论传统青花纹饰的设计与应用体现了民族的典型性、多元时代性和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折衷主义产品设计的辩证关系,可以规避设计的盲目与无序,有助于民族传统符号在现代产品设计应用中的创新推广。  相似文献   

12.
产品设计符号系统的构成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符号学基本原理,以及工业设计的特点,对产品设计符号系统的构成做了详细地分析,同时对产品设计符号系统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产品设计兼顾艺术与科学的符号特点.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传统民族符号在产品语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爱红  白毓 《包装工程》2007,28(11):215-217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加快,符号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这一背景下,尝试将中国传统民族符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民族特色及中国传统符号对现代设计的重要借鉴作用,以及在使用中国传统民族符号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其加以改造、提炼,使其富有时代特色.同时,着重分析了中国传统民族符号在产品语义中的应用,希望打造出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真正属于本民族的优秀设计.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解读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传统文化符号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说明在现代的产品设计中,如何进一步发掘、运用这笔财富,使传统文化符号和现代产品设计达到形式、蕴涵上的完美融合.在丰富产品造型形态,提高产品内涵价值的同时,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数智化时代背景下,探讨如何有效地将AI生成技术应用于澳门文创产品的设计之中。方法运用查尔斯·莫里斯符号学理论,以澳门城市大学校园文创为例,从语义、语形、语用三个维度分析其文化符号,并结合AI生成工具Midjounery以构建文创设计理论框架。首先,从语义维度梳理文化符号中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其次,从语形维度选取文化符号并提取其形式;然后,运用AI生成工具Midjourney对提取的符号进行智能生成,创造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多样化效果;最后,将智能生成的符号元素与产品形式相结合,从语用维度实现基于澳门葡式铺装文化符号的文创产品设计。结果 本文构建了“符号释义—形态呈现—AI生成应用推广”的设计逻辑,以校园文创为例进行设计应用并验证其可行性。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了将AI生成技术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的有效性与可行性,为促进地域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以及学科交叉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纹样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陈虹儒 《包装工程》2013,34(20):114-117
分析了中国传统纹样的功能基础、符号意义、审美价值,并指出纹样的产生和发展与产品功能和审美的关系。论述了将中国传统纹样运用到产品设计中的基本方法和可行性,进而得出了2 种新的应用方法。提出了纹样的运用必须结合产品的造型和功能,及将中国传统纹样加以提炼并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对赋予产品文化内涵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传统节俗文化的特征,针对传统节俗文创产品的同质化、形式单一、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文化折扣等现象,以传承和创新为重点探究传统节俗文创产品设计新形式。方法 以符号学为理论基础,从索绪尔符号学理论出发,探究传统节俗文化符号在能指与所指2方面提取出文化因子,进行设计编码,使之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环境下的文创产品设计中。结论 总结出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拓宽设计思维,提出文创产品设计思路。并以中秋节的典故文化作为文创产品案例进行设计实践,验证设计思路的可行性,为传统节俗类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王易声  兰芳 《包装工程》2023,44(22):400-408
目的 基于莫里斯符号学理论,研究汉代建筑的文创产品设计策略,为传统古建筑文化的现代性转型拓宽思路。方法 以莫里斯符号三分法理论为指导,将符形学、符义学、符用学研究引入文创产品设计中。基于符形学角度,提取汉代建筑的造型信息,分析各建筑的形制特征与构成关系,导出造型的感性抽象设计策略;基于符义学角度,解读汉代建筑遗存,深挖建筑文化,导出内容的直接引用设计策略;基于符用学角度,梳理汉代建筑的社会功用价值,导出设计的系列组合化策略。符号三维分析并行,探索传统造物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可行性。结论 汉代建筑造型古拙,结构体系多样,是汉代人生活方式、造物观念的真实映射。应用莫里斯符号学分析汉代建筑内容,从符号三维角度导出文创设计策略,产出内涵丰富、功能多样的汉代建筑文创产品,为传统古建的现代性转型拓宽提供研究思路,塑造文化新价值。  相似文献   

19.
吴玥  陈香 《包装工程》2023,44(8):331-338
目的 以中国传统食器中的泡菜坛为例,研究莫里斯符号学在传统食器设计中的流程和方法,旨在探索传统食器设计的新思路,挖掘传统食器更新的创新路径,以实现弘扬传统食器文化的目的。方法 以莫里斯符号学为主要理论基础,构建传统食器的文化符号转译再生模型。从语义学、语构学、语用学3个维度解读传统食器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将语义、语构、语用引入产品设计流程,结合用户研究、产品设计等相关研究方法,在对符号内容解读的基础之上得到产品设计的造型要素、结构要素、功能要素。结论 通过“语义提取造型要素、语构解剖结构要素、语用定义功能要素”对传统泡菜坛进行文化解读和创新设计,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传统食器产品的更新与开发提供了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赵贇  李戈 《上海包装》2024,(1):154-156
以盲盒产品设计为例,基于“空符号”的内涵和形态分析了空符号在盲盒产品设计中的东方美学意义与作用,通过对盲盒产品设计进行案例分析,归纳出空符号在盲盒产品中的3种设计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