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雨水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一直是流域治理的重点工作。近年来,国家就水土保持工程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探索。探讨水土保持与雨水资源化的内在关联,进行降雨径流调节实现雨水资源化,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论文就水土保持诱因展开论述,探讨水土保持与雨水资源化的内在关系,利用雨水控制理念进行降水资源的调节,以满足流域水土保持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2.
据了解 ,国家将在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的基础上 ,采取实际步骤加强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工作。其一 ,在计划上 ,改变以往单纯的工程计划方式 ,将节水、水资源优化调度、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项目摆到重要位置 ,加快建设和发展。其二 ,在体制上 ,切实加强流域管理职能 ,积极推进城市水务局管理体制的建立 ,形成流域和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彻底改变水资源分割管理的局面 ,为水资源的科学配置提供体制保障。其三 ,在管理上 ,制订和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充分利用水价、水资源费等经济杠杆 ,采用有效的科技和经济手段实现水资源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0)
本文通过对河津水资源概况,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用水,保护性利用干旱地区资源以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并有利于建立当地生态经济型的环境水模式。  相似文献   

4.
于佳  黄晶 《城市建筑》2014,(17):359-360
文章引入水足迹理论,分析了影响水资源利用的因素,确定了由流域水足迹供需指标、流域水足迹效益效率指标、流域水资源安全指标和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等四类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框架,并根据此框架提出了七个二级指标,最后通过对每一个指标进行量化最终确定了评价的指标集,并综合各指标及其定量因子较为系统地构建出了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从可持续的健康城市水系统的构建入手,分析北川新县城水系统安全保障的相关问题,通过综合考虑新县城水系的水质、水量及滨水环境情况,以构建完整的水循环体系为目标,通过暴雨径流管理模型(SWMM)划分河流流域单位,进行水资源分析与优化配置,提出生态型水质改善的方法措施,为水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应在满足防洪功能的前提下贯彻生态治水理念,统筹考虑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促进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基于此,论文就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此类工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三工河流域地处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流域发源于天山博格达峰,是独立的小流域。而流域的自然景观和地貌单元的完整性,具有大流域的分布规律。目前流域供水水源以河道来水和开采地下水为主,由于长期的超采地下水,已经造成该流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本文在系统地阐述流域地质条件以及含水层组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流域多年基础资料,采用水均衡方法,对现状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地下水平衡分析、耗水量平衡分析,构建出合理地下水数值模型,并进行了地下水水位、水量远景预报,确定出合理的地下水资源量以及合理的地下水可开采量。根据流域的不同地貌单元,制定出不同的地下水开发利用模式与保护区,按照限制开采、调蓄开采、调控开采和禁止开采等四个区域确定地下水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奎屯河流域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生态和社会问题已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水资源短缺已成为该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严重制约因素。论文立足于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在优先考虑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条件下,综合考虑全社会节水、水污染防治等措施,为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和保护提出符合实际的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结合某市新区发展特性,建立了城市分质供水水资源优化配置数学模型,对新区中水、雨水与自来水等水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水资源的综合优化配置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
贺薇 《山西建筑》2012,38(28):120-121
简要介绍了成都市中心城区水资源现状,分析了目前供水、污水处理、利用率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应对措施,提出了优化配置保障供水,节约用水,加强管理等对策,以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胡晋茹  王洁 《山西建筑》2011,37(32):189-190
对当金山至察尔汗段公路建设的水土流失成因及形式,防治对策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配合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分析,布设了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对下一步生态脆弱区公路建设水土保持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筑给排水节水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素平  刘潇杰 《山西建筑》2010,36(8):212-213
从我国水资源现状出发说明了节水的紧迫性,总结了当前建筑浪费水的几种方式,概述了当前建筑节水的途径,希望对建筑给排水的设计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李睿  张宏伟  王媛 《山西建筑》2007,33(19):13-15
对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现状与配置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北方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途径,并从政府政策管理方面研究了该管理途径,以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14.
白国华 《山西建筑》2007,33(24):362-363
分析了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其对水库、河流、沿线水环境、公路寿命、行车、农田等造成的危害,阐述了公路建设水土保持的目标及保持措施,最后对实施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了后评价,从而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以促使项目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15.
抽水蓄能电站施工占地范围大,地形复杂,水保监管难度大。而传统水保监测手段主要依靠人工现场调查,耗时耗力,急需引入一种新的技术手段进行抽水蓄能电站水土保持监管。在国家放管服政策实施下,利用以高分系列卫星为主,结合World View遥感卫星的多星协同技术,对平江抽水蓄能电站施工阶段进行扰动面积、施工道路及水保措施的监测。结果表明,利用多星协同技术进行平江抽水蓄能电站多频次水土保持监管,获取的扰动面积提取精度在95%以上,施工道路长度提取精度在95%以上,宽度提取精度在90%以上,均满足工程需要。此外,多星协同技术能及时发现施工现场水保问题并解决,有效减少安全隐患,保护水土,保障电站施工顺利进行,对抽水蓄能电站安全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田桂满 《山西建筑》2011,37(15):189-190
简单介绍了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水土保持工程的特点和重要性,以川渝、鄂西南地区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为例,对管道工程的水土流失特点以及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施工原则、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以项目的实际施工验收成果证明了本水土保持施工技术的实用性和成熟性。  相似文献   

17.
曹学英 《山西建筑》2010,36(30):298-299
结合京张高速公路的具体自然地理条件,对其施工过程中一些值得借鉴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路段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防护措施,从而保证路基稳定,防止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8.
申丽霞 《山西建筑》2014,(33):194-196
根据煤矿建设及开采过程中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的特征,对水土保持的目标及水土流失进行了预测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方案,使煤矿矿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从而优化矿区整体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范彩娟 《山西建筑》2011,37(31):219-220
分析了水利工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阐述了水利工程施工临时占地防治区、弃渣场防治区、料场防治区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以及弃渣场和料场防治区的植物措施,最后提出了水土保持工程组织保障措施,为水利工程开发建设项目实施水土保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