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喷油嘴喷孔毛刺现象对燃油喷雾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喷油泵试验台上,利用自制的频闪喷雾摄像系统拍摄了喷油嘴的喷雾图像,以判断喷孔处是否存在毛刺及毛刺现象对燃油喷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自制的频闪喷雾摄像系统拍摄的喷油嘴喷雾图像可以有效地判断出喷孔处是否存在毛刺;当喷孔处有毛刺时,不仅使喷孔流量减小,更重要的是引起各喷孔的喷雾形状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油束中燃油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2.
喷油嘴内的流动状态以及燃油喷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柴油机的排放和经济性能。鉴于试验和测量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可利用CFD软件AVL-FIRE中的混合多相流模型加空穴模型,通过数值计算,模拟了柴油机孔式喷油嘴内的燃油流动状态。模拟出喷油嘴内燃油流动状况,空穴的产生、发展及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燃油喷射压力对喷孔内空穴分布的影响。分析表明,通过本方法可预测喷油嘴内的燃油流动状况,可为喷油嘴设计的合理性指出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采用Fire软件对单孔喷油嘴内部燃油的流动进行计算,得到了喷油嘴内的流动特性,如流速、空穴、质量流量等的分布。分析了喷孔直径和喷孔入口圆角的不同对其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喷孔直径越大,流速变化率越快,空穴越早出现、长度越长、强度增加;喷孔入口圆角越大,喷孔出口的流速越大,空穴越晚出现、强度变弱。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小缸径直喷式柴油机多孔喷油嘴喷孔角度参数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喷油嘴喷孔设计、加工、检查及与燃烧来匹配的全部角度参数,还列举了85系列柴油机喷油嘴喷孔角度设计的示例。  相似文献   

5.
笔者利用建模软件Gambit对六嘴柴油机喷油嘴喷孔进行建模,然后,应用专用CFD软件Fluent对柴油机喷油嘴中的空化现象进行数值模拟.从而总结出空化现象对柴油机喷油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理论分析及流量试验,剖析了喷油嘴偶件的结构参数变化对流量的影响,并就喷油嘴升程、针阀头部尺寸、喷孔直径、厚度尺寸等对喷油嘴流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总结一些提高柴油机性能的喷油嘴参数。  相似文献   

7.
用双电容传感器在线测量原油多相流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从油井口喷出来的气、油、水混合物为泡状流这一情况,介绍了采用双电容传感器测量油、水、气三相浓度的原理,并且就大小电容传感器对管道内流体的响应特性作了分析,阐述如何由大小电容传感器的输出获得气、油、水的相浓度参数.最后进行了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柴油机燃油喷雾内部动量分布的演化形式及结构特征,本文提出一种喷雾局部动量测试方法。根据动量定理,采用力传感器并设计了喷雾内部动量筛选装置,对一只单孔喷油器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伞型燃油过滤装置可以摆脱传感器固有体积的约束,实现喷雾内部局部动量的高空间分辨率测试,采用圆台型测试挡板可以缩短喷雾近场区域的测试盲区,提高量程。在喷雾核心区,随着测试距离y的增加,喷雾动量呈现非线性的减小趋势,喷油压力越大动量的衰减速度越快;在核心区域以外动量随着y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拐点出现位置随着喷射压力的提高向喷孔处靠近。因此增加喷油压力可以有效促进喷雾近场区域的燃油雾化速度,提高喷雾的总体雾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介绍形成碰撞式油束,其头部加一挡块的轴针式喷油器在柴油机上应用的试验研究情况。该喷油器的特点是自喷孔喷出的燃油直接撞在头部挡块上,使之改变射束的方向并产生油滴的二次雾化,以达到加大喷束在空气中的散布面积、提高燃油与空气混合速率的目的。初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此种喷油嘴应用在涡流室式燃烧系统的柴油机上,可降低其燃油消耗率和排气烟度;应用到直喷式燃烧系统的柴油机上,可取代多孔喷油嘴使发动机良好地运转,但与多孔式喷油嘴的直喷式燃烧系统相比,目前还存在油耗与排温较高的情况,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动量守恒方程所推导的燃油喷射速率计算公式为理论依据,试验搭建了新型喷油速率的测量装置,能够简便测得喷油器单个喷孔的喷射冲力。选用博世长管法试验标定平板式喷油速率测量装置的测量结果,比较喷油信号,分析喷油量、喷射距离对喷油速率的影响,测定该装置的测量误差小于4.8%,可以用来测量并反映喷油器喷孔的实际喷油规律。  相似文献   

11.
利用碰撞定律求解斜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斜碰情况下在垂直于相互作用冲量方向,动量守恒定律表现为两球保持各自速度不变,只是沿着相互作用冲量方向,两球才交换动量。并且在这个方向仍然有分离速度与接近速度成正比。同时运用这种分解方法求解了平面斜碰问题和三维空间斜碰问题,讨论了不同情况下解的个数及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种测量溶液浓度的光纤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平-凸透镜准直器作扩束耦合光学系统,采用低频斩光器实现光调制.推导了浓度计算的理论公式,并对新鲜牛奶进行了实验测定,其测量精度为1%,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结果表明,用光纤传感器测量液体的浓度在灵敏度、精度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善,并可在线连续测量或控制溶液的浓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激光全息摄影技术对柴油喷雾场的粒度分布进行了测量,揭示了喷射压力,喷孔直径,介质密度及取样位置等因素对喷雾场分布和油粒平均直径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轴对称射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轴对称射流的实验测试方法、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提出应加强对喷嘴前流体湍动程度对射流发展的影响,喷孔形状、喷孔孔长、喷孔孔径以及喷孔分布方式对射流发展的影响;以及固—液、气—液、气—固等混合体系的轴对称射流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利用传感器进行动态测量时,为了得到精确的测量结果,需要对传感器进行动态补偿,补偿环节可以通过系统辨识得到.由于测量噪声的存在,会使得辨识得到的补偿环节存在一定误差,影响到测量系统的精度.利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可以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滤波消噪.利用消噪后的信号,通过系统辨识方法建立传感器动态特性的补偿环节.仿真研究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克服测量噪声对传感器动态补偿环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单孔射流与主流相互作用时的流动和传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回流式传热风洞中,在速度比分别为0.3、1.0和2.0的条件下,对流向倾角分别为30°、60°和90°的单孔气膜冷却射流与主流相互作用的速度和温度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并首次测量了锥形喷孔射流下游的温度和冷却效率的分布。总结出射流同主流相互作用下形成的速度边界层的等值线具有三种基本的分布形态,观察到纵向耦合涡的发展和变化趋势。孔形是决定气膜冷却效率的关键参数之一,锥顶角为30°的锥形出口的喷孔较圆孔具有更宽的侧向覆盖区域,即使在高速比下其射流核心仍能较好地贴附在壁面上,因而具有较圆孔高得多的冷却效率。  相似文献   

17.
特种动态物位测量方法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国内外各种物位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工厂实际要求,提出了在特殊工况条件下用应变式传感器测量散粒体颗粒动态物位的新方法.分析了散粒体颗粒动态物位测量的特点,以及当前传统测量方法的存在问题;详细叙述了动态物位分布的数学模型,并以此设计了高精度电阻应变传感器;信号调理采用集成度很高的2831集成电路,用非常简洁的方法实现了传感信号的调理.应用表明这种方法能较好的解决了特殊工况下散粒体颗粒物动态物位测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冲量耦合系数是激光微推进的重要参数,反映激光能量转化为动量的能力.提出了扭摆干涉仪测微冲量的原理以及测量方法,解决了难于精确测量10-7~10-5N·s的微冲量的问题,以掺碳的聚氯乙烯为靶材,测得了它在激光微烧蚀下的最高冲量耦合系数将近70 μN/W.为激光微推进冲量耦合系数的计算提供了工程测量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SOI压力传感器封装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温环境下各种气体和液体压力的测量要求,应用微机电系统技术研制了一种新型的SOI(Silicon on Insulator)压力传感器,并设计了一种耐高温的封装结构.采用有限元方法详细地分析了贴片材料对传感器灵敏度、应力分布及可靠性的影响.分析数据表明,贴片材料的杨氏模量和厚度对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有较大影响,合理选择贴片材料可优化传感器性能.在分析的几种焊接材料中,AuSn焊料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焊接材料,比较适合用于SOI耐高温压力传感器的封装工艺中.通过对研制压力传感器样品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测量精度达0.5%,测量压力量程为30MPa,测量介质温度为200℃.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拉格朗日假设条件下随行装药的膛内压力分布规律.方法采用能量与动量守恒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分析了随行装药的膛内物理过程,导出了随行装药弹后气流速度分布公式及随行装药弹丸的动量方程,推导了拉格朗日假设条件下随行装药弹后空间压力分布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并从理论上比较了随行装药与常规装药弹底压力的大小.结论随行装药的膛内压力分布可以进行理论预测,其膛内压力分布曲线具有抛物线形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