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杨房沟水电站坝址河谷狭窄,洪峰流量大,枢纽最大泄洪功率为10 960 MW,在国内拱坝中处于较高水平.水电站泄洪消能采用“坝身表、中孔泄洪+坝下水垫塘”布置型式.文中通过方案比较,泄洪建筑物采用3个表孔和4个中孔的坝身集中泄洪方案,下游消能建筑物采用水垫塘+二道坝方案.表孔出口采用收缩型式、中孔出口采用收缩型式的宽尾墩.结合泄洪雾化分析,对水垫塘两岸边坡采用混凝土护坡、喷锚支护和排水孔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徐建军  殷亮 《人民长江》2018,49(24):49-54
杨房沟水电站坝址河谷狭窄,两岸边坡高达500~600 m,危岩体众多,近坝区分布有大型崩坡积体和泥石流沟。杨房沟水电站枢纽布置十分紧凑,建筑物包括混凝土双曲拱坝及坝身表、中孔和坝后水垫塘及二道坝,引水发电系统布置在河道左岸山体内。通过积极开展动态设计和科技创新,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在危岩体分类及处理、地下洞室和边坡支护动态设计、拱坝体形和泄洪消能优化、崩坡积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相关经验可供其他水电站枢纽优化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酉酬水电站坝址河谷狭窄、岸坡陡峻,河道平直,洪水峰高量大,下游消能防冲问题较为突出.通过水力学计算和模型试验对比分析,证明该工程采用的宽尾墩+底流消能方案具有消能率高、尾水稳的特点,很好的解决了酉酬水电站"大单宽流量、低弗劳德数"水流消能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三河口水利枢纽坝址区内河谷狭窄,岸坡陡峻,河谷狭窄,大坝高度大、洪水流量大、泄洪功率大。参照国内工程消能方式,经过多方案认真比较研究,优化布置和体型,采用坝身表、底孔平面相间布置、联合泄洪方式,表孔和底孔泄洪按照纵向分层拉开、横向单体扩散、总体分散归槽的原则和方法,通过水工模型试验验证,枢纽表、底孔下泄水流空间分散,消能充分,下泄水流对消力塘底板压力均满足受力要求,保证了枢纽泄洪消能安全。  相似文献   

5.
乌东德水电站具有河谷狭窄、岸坡陡峻、泄洪流量大、水头高、河床覆盖层深厚等特点,坝址处上下游冲沟发育,泄洪建筑物布置受较大局限,其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水力学问题突出且技术难度大。通过系列比尺的水力学模型试验及数值分析计算等,对工程枢纽布置及泄洪消能、泄洪雾化、施工导截流、电站分层取水等几个主要方面的水力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攻关,解决了其存在的多个重大技术难题,为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阐述的主要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高地震烈度区特高拱坝设计采用全坝身泄洪的可行性,以旭龙水电站特高拱坝为例,对泄洪消能布置、水力指标、坝身孔口布置方式、体型以及孔口结构抗震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和综合比选后,推荐采用全坝身3表孔加4中孔泄洪、下游反拱水垫塘消能方案。研究表明:合适的坝身孔口布置体型可保障泄洪消能安全与减轻岸坡泄洪雾化,反拱水垫塘安全性和经济性较好,孔口结构对坝体整体极限抗震性能无影响,高地震烈度区特高拱坝设计采用全坝身泄洪是可行的。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泄洪消能建筑物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构皮滩水电站泄洪雾化及防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皮滩水电站坝址河谷狭窄、洪水峰高量大, 枢纽泄洪消能采用坝身表孔与中孔碰撞、水垫塘内分散以及岸边泄洪洞挑流消能方式, 加之水垫塘岸坡较陡, 且消能区尾部及其下游岸坡为软岩, 故其泄洪雾化问题较为突出。招标设计阶段, 通过初步的泄洪雾化数值分析和边坡稳定计算, 并参照有关工程经验, 对水垫塘范围及其下游两岸边坡采取了混凝土护坡、喷锚支护和设置排水等综合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巴基斯坦水电站工程具有泄流量大、泥沙量大、库容小、地质条件复杂、消能区岩体抗冲能力较低的特点。结合工程区的地形、地质条件、水文特性、水库调度特点,文中介绍了采用溢流表孔和泄洪排沙孔联合泄洪,泄洪排沙孔集中布置的泄洪建筑物布置方案,并对消能形式进行对比研究,采用溢流表孔宽尾墩+底流消能+泄洪排沙孔底流消能组合,经水工模型试验研究验证,总体上适应该工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大花水水电站拦河大坝为碾压混凝土抛物线双曲拱坝+左岸重力坝,大坝两岸陡峻、河谷狭窄,双曲拱坝高且薄,库容相对较小而设计洪峰流量较大,泄洪系统布置的难度较大。本工程采用3个表孔+2个中孔的坝身泄洪方式及相应的消能防冲结构形式,有效的解决了大流量的泄洪系统布置和消能防冲问题。  相似文献   

10.
长塘水电站大坝为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88 m,采用3表孔+1中孔泄洪消能方式。本文介绍了泄洪消能布置方案的研究,泄水建筑物体型优化,以及3个溢流表孔采用锥形体鼻坎体型,解决长塘泄洪中出现的向心水流和消能防冲问题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乌东德水电站泄洪消能建筑物规模大、布置难度高,挖除覆盖层后坝址消能区天然水垫深厚。针对上述特点,对该电站泄洪消能方案进行了比较和研究,选用坝身表、中孔与岸边泄洪洞联合泄洪的方案,坝身布置5个表孔、6个中孔,坝下设置"护岸不护底"水垫塘消能。水垫塘末端设立混凝土重力式二道坝,左岸靠山侧布置3条泄洪洞,并采用封闭抽排水垫塘消能。水工模型试验表明,该方案合理可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乌东德水电站为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的第1个梯级,工程规模巨大,电站具有河谷狭窄、岸坡陡峻、洪水峰高量大、河床覆盖层深厚、建坝岩体条件好等特点。通过对大坝、泄洪消能、电站厂房等建筑物自身布置以及相互协调关系的全面研究,提出适合坝址区自然条件的枢纽布置方案为: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坝身布置5个表孔和6个中孔泄洪;右岸电站进水口与大坝间布置两条泄洪洞;坝下采用天然水垫塘消能;两岸地下电站均靠山侧布置;导流洞均靠河侧布置;左岸电站尾水隧洞出口布置于围堰下游,两条尾水隧洞与导流洞结合;右岸电站尾水洞出口布置于围堰上游,尾水洞与导流洞不结合。  相似文献   

13.
盖下坝水电站工程泄水建筑物采用坝身表孔泄洪,跌流加消能塘消能,有效解决了河谷狭窄、高水头等泄洪消能难题.通过充分研究地形、地质和水力条件,选择了合适的消能建筑物结构形式和布置,并得到水工模型试验的验证,布置合理,泄洪消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初步设计审查咨询意见及消能区地形地质特点,对其泄洪消能布置进行优化设计研究,将原初步设计坝顶表孔跌流鼻坎改为挑、跌流结合形式,实现各孔水流在纵向上分层入水,减小了下游消能区入水单宽流量,从而将原初步设计坝下人工混凝土水垫塘方案改为天然水垫塘消能方案。泄洪消能优化设计方案较好地解决了深窄河谷高落差泄洪消能布置困难的问题,能确保大坝的安全且节约较多工程投资,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马来西亚沐若水电站坝址所在河谷狭窄,地质条件较差,高水头泄洪消能的问题,根据该水电站重力坝无闸门控制表孔泄洪的特点,通过水气两相流数值计算和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采用了"宽尾墩+前置掺气挑坎+坝面台阶+出口挑流"的综合消能方式。大坝建成后,经历了超校核洪水的考验,相关设计成果得到了验证。运行实践表明综合消能方式是成功的,设计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花水水电站挡水建筑物为碾压混凝土抛物线双曲拱坝,两岸陡峻,河谷狭窄,双曲拱坝高且薄,库容相对较小而设计洪峰流量较大,坝身泄洪方式,但泄洪系统布置难度较大。所采用的坝身3表孔+2中孔的泄洪方式和相应的消能防冲结构形式,有效的解决了大流量的泄洪系统布置和消能防冲问题。  相似文献   

17.
瀑布沟水电站泄洪流量大、泄洪水头高,泄洪雾化冲刷严重,下游河道及泄洪雾化区防护治理复杂。为防止泄洪消能区河道岸坡淘刷和强雨雾破坏,确保河道岸坡安全稳定,文中对泄洪洞出口消能区河道岸坡防护设计标准、研究思路和实施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乌弄龙水电站坝址区河谷狭窄,两岸陡峻;洪水流量大,泄洪建筑物单宽流量大;工程的特点制约了泄洪建筑物的布置和消能工的选择。设计通过多方案比较,经水工模型试验表明,选择的"宽尾墩+台阶溢流面+消力戽池"的联合消能方式较好地解决工程的泄洪消能问题。  相似文献   

19.
1工程概述 溪洛渡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规划开发的第3个梯级电站,也是金沙江上最大的一座水电站,位于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带,地处四川省雷波县与云南永善县接壤的溪洛渡峡谷段.溪洛渡水电站主要由拦河大坝、引水发电建筑物、泄水消能建筑物组成,坝高278.0 m,总装机容量13 860 MW.具有泄洪水头高、泄洪量大的工程特点,泄洪功率近100 000 MW,为世界拱坝枢纽之最.电站枢纽位于深山峡谷区,岸坡陡峭、河床狭窄,泄洪消能难度大.泄洪建筑物采用"分散泄洪、分区消能"的原则,利用在坝身布设7个表孔、8个深孔和左右岸各布设的2条泄洪洞共同泄洪.  相似文献   

20.
乌东德水电站坝址河谷狭窄,岸坡陡峻,地质条件复杂,但工程泄洪、导流量大,机组数量多、装机容量大,导致枢纽布置难度很大。为充分利用地质条件优良的有限地层,避开不良地质构造,提高主体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对泄洪消能、施工导流方案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经多方案比选,确定了河床布置混凝土双曲拱坝、3条泄洪洞在左岸靠山侧布置,两岸地下厂房靠河侧布置、导流洞靠山侧布置,取消导流底孔,尾水洞部分与导流洞结合的枢纽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