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赵震 《中国电梯》2013,(23):8-10
针对液压系统的特性,介绍了一种液压电梯阻止轿厢意外移动的系统。通过该系统的设计可以检测到液压电梯轿厢的意外移动,并有效地制停液压电梯轿厢,从而提升液压电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液压电梯的节能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兵  杨华勇 《中国电梯》2000,11(3):54-58
针对液压电梯动力系统能量损失很大的特点,从整个运行周期能耗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近几年液压电梯动力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液压系统回路原理,液压动力传输介质,井道内液压缸支承方式、新材料轿厢、单片机数字式无平层控制等方面,多角度地分析和讨论了液压电梯的各种节能方案,并简单地介绍各种方案的应用前景和适用范围。同时还探讨了无机房曳引电梯对液压电梯传统市场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电梯的驱动方式有曳引式驱动、强制式驱动、液压驱动等多种型式,曳引式驱动由于其自身突出的优点,是现代电梯中应用最广泛的驱动方式。曳引式驱动电梯的轿厢与对重通过钢丝绳分别悬挂于曳引轮的两侧,靠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力驱动。在这个由轿厢、对重、钢丝绳和曳引轮组成的平衡系统中,对重主要用于实现曳引传动,在电梯运行中能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为使电梯的运行接近于理想的平衡状态,就必须合理设置对重的质量,也就是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平衡系数。  相似文献   

4.
刘永利  杨华勇 《中国电梯》2000,11(10):28-30
文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液压电梯的单征机控制系统,该系统的功能包括作为液压系统的速度控制器,对光电编码器脉冲进行计数并计算电梯轿厢速度,对测量的轿厢速度进行滤波,负责与电梯主控微机的通讯等。  相似文献   

5.
王盛  曹光敏 《中国电梯》2010,(19):34-36
GB21240—2007《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它使得液压电梯有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技术规范,并为液压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等提供了技术支撑,其意义不亚于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实施。这里通过对GB21240—2007中液压电梯轿厢有效面积规定的分析,并比对GB7588—2003的不同要求,探讨有关液压电梯轿厢最大有效面积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永举 《中国电梯》2014,(11):59-61,70
液压电梯是通过液压动力源把油压入油缸使柱塞作直线运动,直接或通过钢丝绳间接地使轿厢运动的电梯。由于液压电梯对于大的提升力可以提供较高的机械效率而能耗较低,因此对于短行程、重载荷的场合,优点尤为明显。另外,液压电梯不必在楼顶设置机房,因此减少了井道竖向尺寸,有效地利用了建筑物空间,所以液压电梯应用场合较为宽广。  相似文献   

7.
许智  常国强 《中国电梯》2009,20(23):56-57
液压缓冲器因其缓冲性能良好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液压缓冲器的结构、安装特点进行分析。缓冲器是电梯的安全部件之一,用于防止电梯由于控制失灵、曳引力不足或制动失灵等发生轿厢或对重暾底时,吸收轿厢或对重的动能,提供最后的保护,以保证人员和电梯结构的安全。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  相似文献   

8.
龚茨聘 《中国电梯》2010,(15):65-69
电梯机械方面调整不到位,对电梯运行舒适度的影响靠电气驱动来弥补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而轿厢平衡的到位与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这里,对电梯轿厢平衡的调整程序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朱德文 《中国电梯》2014,(18):30-36
双层电梯是当代多轿厢电梯中实用量最多的梯种,探讨双层电梯两轿厢间的间隙成为双层电梯研究,设计和应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技术步骤。本文给出了双层电梯两轿厢之间的间隙的各种调整设计方法和步骤,以及两轿厢间隙可调技术的发展概况和应用特点,为双层电梯的进一步设计和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杨英德 《中国电梯》2003,14(19):35-37,42
从大吨位液压货梯.汽车梯轿厢的设计和工程实践出发.分析了轿厢内净底板面积同以EN81-2:1998为基础的液压电梯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相关条款的矛盾,进而提出了参考美国电梯标准ASME17.1修订(征求意见稿)相关条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宣化采掘机械厂研制,又名CBJ600L型履带式液压拆包机。具有伸缩式工作装置,内设液压回转接头,动臂伸缩靠差动液压缸,伸缩臂的偏心轴式可调滚轮机构能调节内外臂间隙,能实现任意三种作业的复合  相似文献   

12.
液压电梯长行程液压缸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液压电梯中长行程柱塞缸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叙述了在液压电梯液压控制系统中长行程柱塞液压缸设计中的一些特点,给出了长行程液压柱塞缸的设计准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介绍采用轿厢速度-电反馈液压电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单片机控制系统,动态仿真专用软件以及和局部流量反馈液压控制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认为采用该控制系统使液压电梯的软起动和软平层达到了较高水平,解决了液压电梯以往难于实现的软起动和软平层难题。  相似文献   

14.
在电梯设计中轿厢的重量是至关重要的,太重了徒然多浪费材料;太轻了则不能保证足够的曳引力,从而不能满足从空载到满载范围内运行状态下的曳引驱动要求。轿厢重量是怎样确定的?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靠曳引驱动的电梯,无疑是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槽之间的摩擦力传递动力实现轿厢的升降,因此在各种运行和试验的条件下,都不允许曳引绳与曳引轮槽之间有打滑现象。  相似文献   

15.
液压电梯的防沉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郦科  肖子渊 《中国电梯》1999,10(2):41-44
针对液压电梯平层后轿会发生沉降的现象,研制了电控液压单向阀,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表明该元件响应快。无泄漏,可有效防止液压电梯的沉降。  相似文献   

16.
专利发明     
《电梯工业》2007,8(2):9-12
断绳自动保护起重机吊钩;电梯安全运行评估及监护系统的数据采集装置;自动扶梯不锈钢梯级;钢丝绳超速保护安全装置;电梯超载保护装置;一种液压电梯油缸的落地装置;观光电梯;一种具有立体视觉扩展效果的电梯轿厢;减震型自动人行道踏板;扶梯专用控制仪;具有可单独移动的电梯轿厢的电梯设备及控制其的方法;电梯安全保护装置;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双向限速器;无机械室电梯;单轨式直达简易电梯装置;电梯装置;带有扶手入口的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其扶手入口以及减少扶手入口中间隙的方法;带多层轿厢电梯的建筑物、其控制系统及多层轿厢电梯;电梯装置。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配置蓄能器的变频节能液压电梯,对其系统构成和运行机理进行了详细讨论及分析;在不同的轿厢负载下,对该系统上行和下行的运行速度等参数进行了实验测试。与传统的液压电梯对比。该系统节能效果显著,运行状况良好,适宜在液压电梯和其他垂直提升机械领域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明仁雄 《工程机械》1999,30(11):26-28
叉车、装载机、轮胎式起重机等工程机械广泛采用液压伺服转向。随着这些机械大型化,其转向阻力矩也随之提高,靠单级全液压转向器控制的液压动力转向系已不能满足其转向要求。本文介绍一种具有负荷传感及流量放大功能的新型液压动力转向系统。1主要结构及特点1.1主要结构具有负荷传感及流量放大功能的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如图1所示。该液压系统由先导油路及主油路组成,用小的先导油流控制进入转向液压缸的大流量,从而使转向操纵更加灵活轻便。先导油路的主要控制元件是带有负荷传感口LS的全液压转向器16,通过LS口可以将负载压力…  相似文献   

19.
液压汽车起重机工作时,载荷和全车重量完全靠四条支腿支撑。如果某条支腿支持不住,发生“软腿”,就会引起事故。我们接触过的液压汽车起重机中,泰山牌QY5型发生“软腿”的现象较多。本文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供有关部门参考。所谓“软腿”就是支腿液压缸承受较大载荷时,活塞杆发生自行收缩的现象。为了防止发生活塞杆自行收缩,支腿缸一般都安装了双向液压锁,防止缸内液压油向外泄漏。只要液压锁性能符合要求,支腿就能可靠地工作;液压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工程机械液压缸动作不良的诊断排除方法及液压系统泄漏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