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托架盖板为研究对象,论述了该类零件加工中的装夹设计思路,探索了机加工件高平面度要求如何保证的问题。从控制装夹变形、残余应力变形的角度出发设计了点定位装夹工艺方案,并应用工程验证的方法对该工艺方案保证平面度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点定位装夹工艺方案可极大降低产品加工中的装夹变形,能极好地保证薄板类零件高平面度要求。将点定位装夹工艺方案应用于托架盖板产品的批量加工,并通过CPK数据分析理论对生产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此工艺方案提升了批量加工中的产品稳定性,解决了托架盖板产品批量加工中平面度无法保证的难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研究为薄板类零件加工提供了非常好的工艺方案设计案例,为类似加工设计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航空航天和军工产品制造中常用铝合金薄板加工各类基板、盖板、底板等零件时材料去除率高且加工变形严重,需要在铣削加工过程中保证薄板零件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减少薄板铣削后变形的问题,制定了数控加工工艺方案。分别通过对制造过程中零件的装夹方式、铣削方法、去应力方法等采取措施,以减少铝合金薄板加工产生的铣削应力、装夹应力和材料弹性变形应力等影响零件的变形因素,并经过多种加工工艺的对比、筛选和改进,解决了铝合金薄板零件加工变形问题,形成了一套满足铝合金薄板加工整体系统化的装夹、定位和铣削的典型数控加工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3.
基于TRIZ理论,解决中小批量生产难装夹零件时,在不设计专用夹具情况下,如何进行工艺优化的问题。以难装夹零件为加工对象,在定义冲突基础上,提出改善参数措施。本文以连接盖板零件加工为例,提出基于领域解的难装夹零件工艺优化设计思路,并重新编排连板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结果表明,TRIZ理论为解决难装夹零件加工领域难题,提供了一套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异形外盖板零件装夹困难的问题,对其加工工艺进行优化.主要是根据该零件的结构特点,以其内侧面为基准,设计制作与工件相配合的凸台工装胎具,通过工装胎具装夹加工,达到提高该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电脑硬盘传动系统中关键零件—传动臂的结构工艺性,拟定了其数控加工工艺过程,设计了适于数控加工、能够快速装夹工件的气动夹具,以此来实现加工工序集中和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实践证明:使用该专用气动夹具,不但可以保证零件加工质量,而且装夹快速方便,以此提高了装夹的自动化程度,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车铣复合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安排,首先要考虑加工次序和装夹方案,才能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行为公差。以连接环为例,分析了零件图纸,确定加工内容,安排了加工路线,并根据结构,设计了装夹方案,分析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曲面零件在实际生产中精度要求高,装夹难度大,正确的装夹方法是零件加工精度的重要保证.本文以QQ模型加工为实例,提出了曲面工件的装夹及定位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以世界技能大赛综合机械与自动化项目滚珠机构赛题为例,该赛题以多品种轴零件为主,且零件的加工精度与位置精度要求相对较高.轴类零件利用常规三爪卡盘装夹时,面临校正时间长、加工精度难保证等问题,并且有部分零件在车床加工完成后,需要重新装夹在铣床上进行加工,多次定位影响零件加工精度.设计分体式卡盘软爪装夹轴类零件,实现快速定位、拆卸和装夹,保证零件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9.
薄轮胎商标板零件在当前生产轮胎的中小企业应用广泛,由于其外形不规则,且极易变形,很难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分析了轮胎结构特点和传统组合压板装夹方法的不足之处,探索了在生产实践中采用的永磁吸盘装夹法和502胶水装夹法,并和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能显著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0.
半球形薄壁类零件由于装夹不便、加工过程中易变形等因素使得加工困难,加工精度难以保证。文中对该类型零件的结构特点、难点及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种组合夹具对该类零件进行加工。该夹具拆卸简单、装夹方便,很好地解决了半球形薄壁类零件装夹不便及加工过程中易变形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