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郭卫宏  吴航 《工业建筑》2008,38(5):122-125
通过引入整体空间秩序设计分析方法,对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学生宿舍、学生食堂项目的设计进行详述,探索山地校园生活区的重点问题和设计方法,并作出相应的介绍:延续校园整体空间秩序;尊重地形的交通体系;注重生态的外部空间;创造有社区文化特色的高校学生生活区。  相似文献   

2.
山地校园建设注重与山水环境相融合。本文以百色学院澄碧湖校区规划为例,在已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山地环境进行评估,对校园结构进行整体把控,结合自然生态规划校园景观结构,在尽量少破坏山体结构的前提下进行建筑形体的创新,从而实现山地校园生态型景观,创建具有山水形态和人文品质的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3.
在山地环境下,建筑师在整体布局及单体设计时,追寻空间的变化与型体的丰富,将建筑融入山体环境,营造具有文化氛围的空间。通过阐述建筑结合山体布局,空间序列的设计思路,对海西文化设计产业园项目中空间的营造进行剖析,总结山地环境下文化设计产业园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某山地水厂山体滑坡的处理,因地制宜地设计了一种特殊型式的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并论述了山地水厂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山地建筑的设计方法是多样的,通过陵水疗养院场区内各建筑设计经验的总结,提出在山地场区设计中要根据地形坡度的大小、山体的起伏,巧妙布局,遵循谨慎动土的原则,使建筑表现出适应山地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6.
校园环境不同于其他的文化和商业环境。它承载着继承人文和历史的责任,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山地校园不同功能区域可通过不同设计手法来处理。通过对贵州大学新校区环境规划设计的解读,阐释对山地校园场所精神的理解,从而体现山地校园的多样性、自由性、兼容并蓄。  相似文献   

7.
钱云飞 《建筑施工》2022,44(1):146-148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理工座东侧为山体,山体顶至山体底高差3.3~13.7 m,山体表面松散的岩石及整体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学校师生安全.另外,山体治理方式直接影响山体与校园绿化的整体和谐性.通过分析对比,设计人员放弃了采用承重型垂直挡土墙的设计思路,并大胆尝试永久性岩钉支护结构,通过削方、加固、培土、绿化等措施,有效满足了学校...  相似文献   

8.
针对山地校园及其空间特性,论述了将场所精神引入到校园景观空间规划中的重要性。通过运用山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提炼出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场所精神营造的途径,满足了新时期校园环境教育培养的多项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山地城市传统街道丰富的景观形态进行实例分析,挖掘景观秩序的内在特点和生成机制,找出其中可行性部分进行“再生“,试图对山地城市传统街道景观的传承和发扬提出几点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拓扑结构是对物质内在关系的研究,山体作用在中学拓扑结构上引起的起伏形态是结构弹性形变的表现,然而中学本身的结构没有改变。本文从拓扑结构入手进行山地中学设计,通过对各功能间深层关系、学生行为习惯、相关规范硬性指标的研究,找到中学的拓扑结构,以这种拓扑结构作为指导山地设计的首要原则,然后将实际的盘龙中学山体环境作用于中学拓扑结构,结合相关山地研究成果,分析在山地中是如何遵循中学拓扑结构进行设计、解决矛盾、创造形式、体现的山地建筑特性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云南国土资源学院阳宗海校区设计的思考,对高校校园空间,特别是山地校园的特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总结了相对理性的山地高校空间设计原则,通过对原则的把握,反馈到规划和建筑布局上面,为山地高校空间的设计提供了可行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王颖  王新哲 《新建筑》2006,(5):47-50
以位于山地的威海第二高级技工学校的规划设计为例,在深入分析校园功能构成和基地地形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功能布局、动线架构、开放空间系统在三维地形上的叠合,创造建筑与环境融于一体的校园空间秩序。叠合的工程技术支撑为竖向设计策略,其遵循两个原则:降低工程量合提高交通舒适度的功能性原则;对地形创造性利用的景观性原则。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实际项目的问题出发,通过爱莎国际学校的设计实践,研究与探索在不同的教育理念下的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思路,总结在城市高密度要求下的校园设计,整体归纳校园竖向的活动场所与教学空间的模式与设计要点。本项目尝试在山地背景下,充分利用山地空间环境特征,追求校园集约化的山地建筑设计思路,强调土地利益高效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山地环境下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流畅的校园整体空间,并创造出轻盈、通透、高效的国际学校新形象。  相似文献   

14.
自然环境的限制是山地校园规划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复杂性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对大连装备制造工程学校规划设计的解析,探索了山地校园规划“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5.
研究如何在山地环境中进行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指出当前山地校园空间设计中的问题,提出山地校园空间设计思路,即“山寨式”发展和建设“山水校园”,进而探讨在设计思路指导下的设计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项目位于贵阳市花果园项目的 C地块,地上13层,局部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为106.95m,为山地条件下特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项目。由于山体开挖后坡度陡峭,且边坡加固设计未考虑建筑物的荷载传递需要,因此整个建筑结构的竖向构件基础不能直接落在山体边坡上。结合项目背景,介绍了山地条件下本项目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结构体系研究、主要结构构件选择、部分斜墙和楼板处理、山地建筑的地震作用和性能化抗震分析等内容。通过采用转换梁、支撑斜柱和斜墙组成的框架和剪力墙结构形式,实现了塔楼建筑结构与山体融为一体的构想,所采用的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法对于一些山地条件下的高层建筑,尤其是特殊的退台建筑结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结合泰顺电力调度大楼工程建筑方案设计,介绍了在特殊山地环境的建筑设计中,如何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利用地表原有的地形和植被,减少对山体水文状况的扰动.并通过合理的设计,将建筑与山地环境有机地融合.  相似文献   

18.
依山顺势,和谐共生——集约山地校园规划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寿劲秋  马宁 《华中建筑》2010,28(8):67-71
该文通过对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的规划设计实践,探索了充分利用山地空间环境特征追求集约化山地校园的设计思路。集约型校园相比传统校园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强调土地利益高效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9.
闽西客家人群在移居过程中对居所的营造有其独特的理想模型,在因应山体环境建设时其理想模型产生了不同纬度上的空间衍变。通过建筑适应山地的理想模式、理想模式背后的原因探索、多样化景观现象以及多样化共生景观价值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受不同山体坡度、山地线形、山地水源、山体风水观和山体地质运动等因素影响,岩太村古建筑都产生了不同的合院空间衍变。最后探讨了衍变后产生的"建筑——山体"多样化共生景观的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蕾 《重庆建筑》2018,(7):27-29
该文通过重庆北部新区星湖学校设计实践,初步探讨了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山地城市校园设计模式和思路,强调了校园设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交往空间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