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五四”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在“人的发现”、“妇女解放”的思想下对乡村女性的命运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作品涉及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但这些男性作家大多是站在启蒙的立场对乡村女性进行俯视,把女性作为与男性一样的个体,没有看到两性之间的差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是有局限的.  相似文献   

2.
以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的散文小说《啊,荒野》为研究对象,紧扣小说的"自然"主题,采用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从文本内容和文本形式两方面展开解读,以揭示耶利内克此小说的后现代性,进而厘定该小说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3.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为著名的小说之一,描述了一个被人诱奸而后又犯下杀人罪过的女人的故事。文章试图站在现代人的立场,并从女性的视角来剖析这部作品及它的作者:苔丝仍然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世界里被理想化的缺乏自我意识的女性牺牲品;而哈代在对苔丝同情的背后,在把苔丝纯洁化的同时,也把他作为男性喜好的烙印打在了苔丝的身上。  相似文献   

4.
知县夫人钱氏在《檀香刑》中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物形象。她在作品中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并以一双小脚作为其失语状态的外在的具体象征,集中反映在男权至上的社会里女性们所处的无名状态、政治上的弱势和女性立场的缺席。女性即使拥有显赫的家世背景、过人的学问才智,也依然处在社会和历史的边缘地带,并由此逐渐屈从于这种状况,自我奴化,从而衍生了奴性心理,成为真正的“缺席者”和“失语者”。  相似文献   

5.
陈染的小说以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表现出了鲜明的性别特征和意识倾向--从个体生命体验出发,逐渐逃离男权文化中心对女性既定角色的阴影;在拆解与颠覆男权中心与父权的神话的同时,在绝望与痛楚的叙事中传达出“禁中守望者“的话话,即构建女性文化自救的神话.  相似文献   

6.
从对《最蓝的眼睛》的一系列叙事结构特征分析可以看出,托妮·莫里森在小说中借用了"百衲被"的叙事手法."百衲被"的结构隐喻不但填补了小说各个章节之间的意义空白,也为黑人群体获取了多元的叙述空间,体现了莫里森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的女性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7.
在父权文化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文学中,男性作家对女性的刻划有两种趋向:一类是“灾星“形象,一类是“天使“形象,二者都有扭曲与片面的倾向.真正站在女权立场,表达女性呼声,探求解决妇女问题途径的是四位男性戏剧大师欧里庇得斯、莎士比亚、莫里哀和易卜生.他们立足于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之下,既具共性又富个性,但整体上呈现理性化、精神化、深入化表现女性抗争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以人鬼恋为题材,描写中学生贝拉和吸血鬼爱德华之间的爱情故事。梅尔将贝拉描写为消极、被动的女性,用爱德华之口宣扬自己的婚前禁性主张,同时又通过贝拉痛苦的妊娠过程表达自己的反堕胎立场,体现了梅尔的传统思想。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和西方文化思潮的不断涌入,人们生存方式和社会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在新的文学创作的文化语境下,文学创作的视线发生潜移,出现了林白、陈染等女性文学创作和较为纯粹的私人化写作,其作品呈现出“个人记忆”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女性立场,其关注自身的创作倾向,个人化、内省式创作路向折射出女性独立意识的新的觉醒。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思想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研究方法,提出了中国大国外交的和平安全立场、合作共赢立场、人类命运立场、文明互鉴立场等四大着力点,反映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体现了中国大国外交的重大理论创新,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