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流体的加入会较大程度地降低岩石的流变强度, 产生弱化效应并使得岩石由脆性向韧性转变。发育在诸广山印支期花岗岩中的塘洞韧性剪切带为一高角度的、以压扁为主兼具右行走滑的变形带, 其韧性变形具有西强东弱、南强北弱的宏观特征。详细的野外构造解析与显微构造观察表明, 该剪切带横向上的不对称性和走向上的差异变形, 是由以大量富硅流体贯入为标志的流体作用, 通过反应弱化(长石向石英、绢云母转化)、升温效应和(或)水解弱化等机制导致。流体作用导致岩石的流变弱化可作为流体来源于同构造析出的重要证据。塘洞韧性剪切带内大量发育的面理化石英脉为韧性剪切变形同构造分泌结晶脉, 其年代学分析将塘洞韧性剪切带活动时代限定在早燕山期。  相似文献   

2.
流体的加入会较大程度地降低岩石的流变强度,产生弱化效应并使得岩石由脆性向韧性转变。发育在诸广山印支期花岗岩中的塘洞韧性剪切带为一高角度的、以压扁为主兼具右行走滑的变形带,其韧性变形具有西强东弱、南强北弱的宏观特征。详细的野外构造解析与显微构造观察表明,该剪切带横向上的不对称性和走向上的差异变形,是由以大量富硅流体贯入为标志的流体作用,通过反应弱化(长石向石英、绢云母转化)、升温效应和(或)水解弱化等机制导致。流体作用导致岩石的流变弱化可作为流体来源于同构造析出的重要证据。塘洞韧性剪切带内大量发育的面理化石英脉为韧性剪切变形同构造分泌结晶脉,其年代学分析将塘洞韧性剪切带活动时代限定在早燕山期。  相似文献   

3.
藏北红脊山构造混杂岩带南缘猫耳山边界断裂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猫耳山边界断裂是红脊山构造混杂岩带的南缘边界,具韧性变形特征,发育以糜棱岩为代表的塑性变形岩石序列。断裂活动复杂,至少可以识别出逆冲、走滑、逆冲3期构造活动。对其变形环境初步分析表明,在挤压体制下,断裂形成半韧性—韧性变形构造域;红脊山构造混杂岩带内蓝闪片岩中蓝闪石^40Ar-^39Ar年龄为213.2±3 Ma,为断裂形成时代。  相似文献   

4.
红道巷金矿矿物组分垂直分带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道巷金矿区处在阴山断隆中的北西向小东沟糜棱岩带中段,矿区经历了早期的韧性剪切带发育阶段(糜棱岩带)和晚期的脆性构造发育阶段(硅化破碎带);金、钼、铜矿体具有垂向分带规律.金矿体主要分布在近地表,处于糜棱岩带上盘渣尔泰山群中发育的硅化破碎带中,并与石英脉关系密切;钼矿体主要分布在浅部,处于碎裂蚀变糜棱岩带中,与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铜矿体主要分布在深部,处于糜棱岩带上盘发育的铁硅质角砾岩带中,铜矿体围岩具有明显青盘岩化.  相似文献   

5.
丝毛岭金矿床位于陕西凤太多金属矿集区的西北部,产于NWW 向脆韧性剪切构造带中,矿体赋存于丝毛岭向斜北翼上泥盆统星红铺组的斑点状铁白云质粉砂质千枚岩。金矿化类型包括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成矿过程可划分为早、中、晚3个阶段。对其早期成矿阶段热液蚀变形成的绢云母开展40Ar/39Ar测年研究,获得其坪年龄为(211.9±1.5)Ma,指示其成矿作用始于211.9Ma左右,即晚三叠世。结合前人有关区域地质与多金属成矿作用的研究成果,认为丝毛岭金矿床与凤太矿集区中的八卦庙柴蚂、双王等金矿床一样,都属于造山型金矿床,它们是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时期位于东古特提斯构造域中的南秦岭碰撞造山带大规模构造-岩浆-流体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栗木锡矿的锡铌钽成矿作用与花岗岩有密切的关系,其中锡金属成矿作用与花岗岩云英岩化蚀变作用有关。通过对云英岩化花岗岩中白云母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测试,获得白云母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14.1±1.9Ma和214.3±4.5Ma。栗木矿田云英岩化蚀变的年龄为214Ma左右,即栗木锡矿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214Ma左右的晚三叠世,栗木锡铌钽金属矿床是后碰撞的伸展体制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新疆额尔齐斯韧性剪切带片理化的花岗岩类岩体中,锆石有新生热液锆石和残留原生岩浆锆石两种。微区分析数据在U-Pb谐和曲线上显示有原生岩浆结晶年龄和韧性剪切变形事件年龄,后者呈下交点模式分布。原生岩浆结晶年龄为329~447 Ma,来自北阿尔泰带志留纪。泥盆纪岩体及南阿尔泰带石炭纪花岗岩体原生岩浆锆石;韧性剪切变形事件年龄是视年龄,为295~305、267~286 Ma。由于额尔齐斯韧性剪切带内切穿韧性剪切带的未变形区域性岩墙群岩石SHRIMP锆石U-Pb年龄为277~286 Ma,所以变形岩石锆石谐和曲线反映的谐和年龄(295~305 Ma)才是韧性剪切带变形事件的主期年龄,下交点模式视年龄偏低。韧性剪切带新生锆石特征为晶棱清楚的简单(110)+(101)聚形,呈细长柱状,锥顶角为120°钝角,震荡环带较宽,阴极发光强度较弱,与原生岩浆锆石有明显不同。这些特征在新疆各韧性剪切带中重复出现,新疆石炭纪末—二叠纪初和志留纪末两期规模巨大的韧性剪切带在各构造带广泛发育,正确识别韧性剪切带热液锆石是走出侵入岩年龄认识误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在对江西金山金矿控矿韧性剪切带内岩石和矿石的显微构造分析基础上,对剪切带的递进变形与成矿机理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金山韧性剪切带在韧性—韧脆性递进剪切变形过程中发育3类石英脉透镜体或石香肠构造;剪切压溶和缝合线构造在金山韧性剪切带内强烈发育;扩散蠕变机制是金山韧性剪切带重要的变形机制。大量缝合线构造的形成增强了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有利于流体的迁移和沉淀。金山剪切带内变形和成矿作用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地质过程,粗略估算至少跨过了72Ma。在递进剪切变形过程中经历多种构造变形机制,如经历了以透人性片理为代表的韧性剪切变形机制到以“次级剪切面”构造网络为代表的韧-脆性剪切变形机制的转换。剪切带的递进剪切变形自始至终控制着金的成矿作用过程,没有递进剪切变形也就没有金山金矿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显微构造分析,在念青唐古拉山西缘拉布普乡一带厘定出一条走向NEE,倾向NNW,倾角30°~55°的左行滑覆型韧性剪切带。该韧性剪切带由若干条强变形带和其间的弱变形域组成,呈平行带状展布,出露长约30km,宽约2km。强变形带内糜棱岩系列、糜棱面理、拉伸线理、书斜构造、S-C组构及旋转碎斑系等构造发育。卷入该剪切带的二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3.096±0.072Ma,该年龄代表了念青唐古拉山西缘二长花岗岩体的结晶年龄,同时限定了韧性剪切作用时代的下限。基于韧性剪切带宏观、微观构造特征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合区域资料,认为拉布普韧性剪切带是念青唐古拉山北剪切带西段的构造形迹,形成于中新世之后,是晚新生代青藏高原伸展构造的产物。拉布普韧性剪切带的厘定为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晚新生代以来构造演化及高原隆升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大王山剪切带内出现一系列规模不等的糜棱岩条带,广泛发育S面理和C面理,还出现一系列次级拉伸折劈理、剪切条带和不对称小褶纹。剪切带中的石英、云母等基质矿物以塑性变形为主,出现动态重结晶、亚晶、波状消光等显微构造。长石主要以破裂和香肠化为主,出现粒内的张裂隙和肿缩构造。石英和长石存在明显的流变学差异。通过构造和显微构造特征判定,大王山剪切带为右旋剪切带。吴川-四会断裂曾经历过右旋韧性剪切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期在新疆阿尔金地区发现的卡尔恰尔超大型萤石矿床位于阿尔金造山带中部地块变质杂岩带。该矿床主要沿中奥陶世二长花岗岩及变质杂岩的接触带分布,并受韧性剪切断裂及裂隙构造控制。矿石主要类型为萤石方解石脉型,矿物成分以方解石和萤石为主,含少量石英和钾长石。该矿床研究程度低,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不清。在系统总结萤石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重点开展了萤石矿床垂向分带、矿石结构与构造、矿石与围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萤石方解石脉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明显的右倾“海鸥式”模型,Eu具明显的负异常(0.33~0.44),Ce异常不明显(1.02~1.07); 萤石方解石脉与古元古代变质杂岩、中奥陶世二长花岗岩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基本一致,反映了萤石方解石脉的成矿物质来源与古元古代变质杂岩和中奥陶世二长花岗岩有关。最后,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该萤石矿床的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12.
小秦岭金矿田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华熊地块北缘,发育有产出于不同走向剪切带内的金矿脉。但是,目前研究和认识对矿脉和剪切带、以及不同方向矿脉之间的构造关系并不清晰。选择小秦岭中部善车峪一带的典型NNE向矿脉开展构造变形与矿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NNE向金矿脉以右阶排列的石英脉透镜体为特征,主体产状为120°∠70°; 矿脉产出于与之近平行的左行逆冲剪切带内,并改造了早期近EW向剪切带,其所处构造应力场环境为近EW向水平伸展; 矿体的主要矿石矿物为方铅矿、黄铁矿、闪锌矿等多金属硫化物,这些金属矿物多呈条带状或条纹状沿剪切面理或小角度斜交的张剪性面理贯入,显示与左行逆冲变形同期形成的特征。构造变形序列和矿化特征对比分析显示,小秦岭地区NNE向矿脉叠加改造了近EW向矿脉,其构造应力场环境分别与早白垩世和晚三叠世区域应力场特征一致。前人对于岩浆作用、成矿流体和成矿时代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认为,小秦岭地区经历了印支期和燕山期两期构造与成矿作用的叠加,从而推测NNE向金矿脉应形成于燕山期陆内构造变形阶段,而近EW向矿脉可能形成于印支期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碰撞拼贴阶段。  相似文献   

13.
甘肃北祁连西段朱龙关裂谷带地质特征及典型矿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北祁连西段朱龙关裂谷带为一古老裂谷带,带内主要赋矿地层为镜铁山群及朱龙关联,以基性为主的火山岩十分发育,经历了多次的构造活动,变形强烈,加里东期有二长花岗岩侵入,成矿作用复杂,该带是寻找火山喷发沉积改造型铁矿,铁铜矿,层控叠加钨矿矿床的有望地段,带内典型矿床小柳沟铜钨矿床是继塔儿沟钨矿床之后又一重大发现,矿床产于朱龙关群中,矿区地层由朱龙关联不同岩段共同构成“D”型穹隆构造,断裂发育,矿化受地层,构造,隐伏岩体控制,已知矿体的走向及纵深方向,石英网脉发育地带是主要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江西赣南是驰名中外的锡钨矿区.在论述锡矿成矿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将本区锡矿床划分为:石英脉型、斑岩型、云英岩型、砂锡矿型,此外尚有变花岗岩型和伟晶岩型.对石英脉型锡矿又进一步划分为三个亚型,即富锡外接触带细脉带亚型、富锡的外接触带大脉带亚型和含锡的石英脉亚型.本区最具工业意义的是石英脉型锡矿与斑岩型锡矿.并对它们的找矿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太阳坪金矿位于鱼洞子-碧口地体和扬子地台、阳平关和青川断裂之间。矿区共圈定了5个金矿体,矿体产于志留系黄坪组地层中,受韧脆性剪切带断裂带控制明显,矿体形态主要为脉状、透镜状,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围岩蚀变较强烈,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深部壳源,韧脆性剪切带是本区的导矿构造,也为成矿提供就位空间。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岷县马坞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坞金矿分布于岷—礼金成矿带的东部,距中川岩体5 km左右。通过野外地质勘查和地球化学测量,获取丰富的矿床地质特征数据,系统分析了马坞金矿矿区的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围岩蚀变以中—低温热液蚀变为主,蚀变强度与金矿化强度呈正相关;极化体与已知矿化蚀变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矿区共圈定6条矿脉,沿走向及倾向具有尖灭再现、局部膨大缩小的特点,总体呈脉状、似板状、局部为大的透镜体状等,沿裂隙发育的矿脉金品位较高。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包含结构、交代结构、碎裂结构、压碎结构、揉皱结构及交代残余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浸染状、条带状、斑点状、(网)脉状、角砾状、蜂窝状等构造。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控矿因素。建立了马坞金矿的"地层—构造—岩浆岩"成矿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矿区、矿区东部、南部及外围等四个方面的找矿方向,并分析了其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矿相学综合研究,对陕西勉略宁地块车渡金矿床成矿期次进行了详细划分。根据岩(矿)石变质程度、矿物穿插包裹关系,将成矿作用划分为3期:①沉积-变质期,伴随磁铁石英岩沉积-变质作用,形成了高品位层状金矿体; ②热液成矿期,分为烟灰色石英硫化物脉和含硫化物碳酸盐脉两个成矿阶段,两类脉体均可见自然金; ③表生作用期,在磁铁矿被氧化为褐铁矿的过程中,Au进一步富集形成大量自然金。车渡金矿床中可见金主要赋存状态为粒间金、包裹金和裂隙金。基于石英硫化物脉和磁铁石英岩沉积条带中Au品位及分布规模,将车渡金矿床成因类型归为磁铁石英岩型金矿床,这对于该区域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西苍梧县武界钨钼矿点是大瑶山南缘新发现的与花岗闪长岩有关的矽卡岩一石英脉型钨钼矿点。为了评价其找矿前景,对其成岩成矿年龄和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34.5±0.84)Ma,6个辉钼矿Re-0s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38.4±3.3)Ma,上述年龄与相邻的社洞钨钼矿床成岩成矿年龄基本相同,即大致集中在(435±5)Ma,证实上述两个矿床(点)钨钼矿均形成于早志留世(加里东期),与花岗闪长岩密切相关。武界矿点与相邻的社洞钨钼矿床具有类似的成岩成矿条件、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和蚀变矿化特征,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近年的新资料表明,大瑶山地区可划分出加里东期斑岩-矽卡岩-石英脉型钨钼铜矿成矿系列。该成矿系列是今后大瑶山地区寻找矽卡岩一斑岩型W-Mo-Cu矿床的主攻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江浪穹窿位于扬子陆块西缘,以发育“里伍式”富铜矿床而著称。在总结江浪变质核杂岩、矿源层、成矿时代、构造变形与成矿关系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对副变质岩及变基性岩夹层进行锆石U-Pb定年,可精确厘定里伍岩群、江浪岩组与甲坝岩组地层时代,进而查明江浪穹窿是否发育古老(太古宙—古元古代)变质基底;利用40Ar/39Ar热年代学对顺层韧性剪切带(略早于成穹作用)中黑云母与重力下滑褶皱(成穹作用后期)中绢云母进行定年,可限定江浪穹窿成穹时代;“里伍式”富铜矿床属中高温热液脉状铜矿床,其基本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性质与造山型矿床相似;采用Rb-Sr(黄铜矿)、Re-Os(黄铜矿与磁黄铁矿)、U-Pb(含矿石英脉中热液锆石)以及Sm-Nd(矿化蚀变带中石榴石)同位素定年方法,能够获取可靠的成矿年龄。因此,正确应用现代先进测试技术有助于解决江浪穹窿及“里伍式”富铜矿床重要地质问题。此外,加强扬子陆块西缘穹窿之间的对比研究,对区域找矿工作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华山地区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长城系园河群、西华山群,缺失南华山群.西华山主体为一向斜及一不完整背斜,轴向近东西.断裂构造发育,南、北被深断裂所截,此外尚有北西西向及北东向断裂.西华山金矿主要分布于马场一黑泉一带及柳沟地区,矿区内分布的闪斜煌斑岩脉、石英脉与金矿化关系密切与小秦岭金矿对比,其金地球化学异常具明显分散矿化特征,成矿流体偏酸性,温度和压力条件相对较高,CO2质量分数偏低,形成矿化较分散,很难形成大的金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