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省兴平化肥厂有两套φ1000氨合成系统,原合成塔内件是传统的三套管型,不仅氨净值低、阻力高,产量也仅有170~200吨/天,严重制约了该厂合成氨的生产能力。1990年起该厂选择了南化(集团)公司研究院开发的新型轴-径向氨合成塔内件及其配套节能流程对原内件和合成系统进行了改造,于1991年12月26日正式投产并一次开车成功。此种新型的轴-径向氨合成塔及系统由南化(集团)公司化机厂制造,采用三段式绝热反应床层,第一、二段是轴向段,装填南化研究院研制的球形含钴催化剂;第三段为径向床层,装填  相似文献   

2.
在甲醇合成装置中,预合成塔分布器设计不合理造成运行阻力过大,进出口压差高达0.4MPa,预合成塔催化剂活性严重降低,合成气在预合成塔内参加反应的数量降低,合成反应主要集中在合成塔内。因预合成塔床层阻力问题,造成合成回路循环量降低,使合成气在主合成塔内反应的时间延长,造成合成塔温度超温,严重影响催化剂寿命。为降低合成塔运行时床层温度,消除预合成塔催化剂床层阻力,卸出预合成塔内旧催化剂,只保留合成塔催化剂。并调节合成系统各工艺参数,有效避免合成塔超温。  相似文献   

3.
徐志刚  朱子彬 《化肥设计》1998,36(4):9-33,21
通过导出考虑床层流速分布的径向床二维非均相模型,考察了不均匀流动对三段径向冷激式氨合成塔性能的影响,模拟计算表明了不均匀流动会对径向合成塔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各种不同的床层进口温度,人口氨浓和活性系数下,流动的不均匀度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提高进口温度、降低入口氨浓和提高活性系数有利于降低流动不均匀度的影响。流动不均匀对三段径向合成塔净值和生产能力的影响是有限的,在计算条件下,均匀流动和不均匀度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NC-R112型一轴二径氨合成塔内件的结构特点、塔内气体流程、催化剂装填与升温还原等情况。选用DNCA(A207)型铁催化剂,升温还原期间通过系统副线和冷激气调节床层温度,以水汽浓度分析数据为调控温度的主要参考依据。通过应用,证明该国产氨合成塔内件具有易于控制、催化剂活性高、氨净值高、床层阻力降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NC型φ1200mm氨合成塔内件采用一轴二径绝热反应形式:轴向冷墩激采用菱形分布器结构,两段径向采用鱼鳞筒或径向流分布器,使气流呈辐射状进入催化剂床层,路径缩短,床层阻力降低,特点是对三段催化剂床层进行冷激控制,使其在最佳温度范围内反应。在系统中采用气体分流进塔设计;将水冷出口进氨分改为先进冷交;系统设置新鲜气氛冷器;对系统的主要辅助设备预留了较大的富裕量。  相似文献   

6.
NC型1200mm氨合成塔内件采用一轴二径绝热反应形式:轴向冷激采用菱形分布器结构,两段径向采用鱼鳞筒或径向流分布器,使气流呈辐射状进入催化剂床层,路径缩短,床层阻力降低,特点是对三段催化剂床层进行冷激控制,使其在最佳温度范围内反应.在系统中采用气体分流进塔设计:将水冷出口气体进氨分改为先进冷交;系统设置新鲜气氨冷器 ;对系统的主要辅助设备预留了较大的富裕量.  相似文献   

7.
NC型12 0 0mm氨合成塔内件采用一轴二径绝热反应形式 :轴向冷激采用菱形分布器结构 ,两段径向采用鱼鳞筒或径向流分布器 ,使气流呈辐射状进入催化剂床层 ,路径缩短 ,床层阻力降低 ,特点是对三段催化剂床层进行冷激控制 ,使其在最佳温度范围内反应。在系统中采用气体分流进塔设计 :将水冷出口气体进氨分改为先进冷交 ;系统设置新鲜气氨冷器 ;对系统的主要辅助设备预留了较大的富裕量  相似文献   

8.
轴-径向氨合成塔内件在我厂的应用门铁夫,那彬(黑龙江化工厂)我厂采用瑞士卡萨利公司的轴一径向塔内件技术,对合成系统进行改造于1992年投产。1合成系统的改造内容1.1引进卡萨利公司轴一径向流工艺技术,利用我厂原合成塔外筒,改造成二床层触媒筐;直接冷激...  相似文献   

9.
孙广  夏代宽 《大氮肥》2002,25(2):132-133
凯洛格日产千吨氨厂合成塔经技改后,采用轴径向内件,现已大多进入更换催化剂或检修价段.以安全和工作环境而言,床层温度应降至50℃以下.因此,停车时有循环降温过程.  相似文献   

10.
李彦兴 《中氮肥》2013,(6):16-18
江苏灵谷化工有限公司大化肥项目的合成氨装置以煤为原料,设计日产合成氨1300t;尿素装置采用CO2汽提法,设计13产尿素2000t,最大能力2200t。合成回路采用美国Vanguard合成氨装置,由凯洛格公司设计,合成塔内件1994年经TopsqФe公司改造成为两床层中间换热径向结构。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全径向型凯洛格(Kellog)氨合成塔(托普索S一200内件)的一维均相数学模型,并以实际运行的生产工艺数据为条件,应用龙格一库塔法求解微分方程组,确定在线使用的A110—1催化剂的活性校正系数;以此为基础,应用该数学模型,对全径向型的凯洛格氨合成塔(托普索S一200内件)的操作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一维均相数学模型及其计算程序可为全径向型凯洛格氨合成塔的操作和优化提供参考,对提高氨合成塔生产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虑床层径向流速分布,建立了冷管型甲醇合成塔的拟均相二维模型,得出床层径向温度与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床层中近冷管处温度较低,活性未充分发挥;而床层中部分区域,温度偏高,可能过热,催化剂易于老化失活,在工业生产中,尤其是催化剂还原过程中,必须对此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3.
介绍利用旧φ1400尿素合成塔外壳,配套开发φ1400甲醇合成塔内件的情况。该内件具有结构简单、压差小、催化剂升温还原彻底、CO转化率高、床层温度分布合理、自卸催化剂、操作稳定、调节方便等特点。经试生产,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4.
该厂选用φ600AZNH6-30氨合成塔单管折流式内件,配A110-4型氨合成触媒,投运3年,显示出触煤床层温度分布均匀、轴向温差小、操作运行稳定、氨净值高以及回收热量大等特点。文章对其工艺流程;技术结构参数和工艺结构特性;触媒装填情况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φ600氨合成塔换上轴径向新内件,装填 A201型触媒,投运两年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用生产数据对新、老内件进行对比,证明轴径向较单管并流式内件,具有氨净值高、生产能力大、内件阻力小、系统压力低、温度易于控制、操作稳定等特点。氨产量增加约10%,吨氨总能耗下降10%以上。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低压立式水冷甲醇合成塔开车及初步运行情况。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甲醇合成塔壳体与内件设计为分体诘构,催化剂装御方便,具有操作简单、移热能力强、床层温度分布均匀、反应热利用率高、塔阻力小、运行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轴径向甲醇合成塔的使用情况,具有生产能力大、CO 转化率高、床层阻力小、调节方便、操作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李绵庆 《化肥设计》2006,44(4):8-13
运用氨合成化学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建立了轴径向型氨合成塔拟均相一维的催化床层内氨浓度和反应温度分布的数学模型。利用正常生产运行的操作数据反算得到了各段催化床层的催化剂活性系数;逐一对单元工艺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模拟计算出系统压力随氨合成塔工艺操作条件变化的情况,从中确定出一组工艺操作条件的优化值;通过实际生产运行,对优化前后氨合成塔工艺操作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实明,生产操作工况良好。  相似文献   

19.
我公司合成氨厂3#Φ1 000 mm氨合成塔原采用一轴二径式轴径向型氨合成塔内件,投用已13 a。该内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二床下部反温升;二、三床间换热器面积太大;催化剂升温还原时温度难以提升,还原不彻底;催化剂更换时需割断内件,检修难度大;运行中循环气CH4含量低(7%~9%  相似文献   

20.
三套管连续换热式氨合成塔催化床的二维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三套管连续换热式氨合成塔催化床的二维数学模型,用逸度表示反应速率,求得了床层内轴向和径向温度及浓度分布的数值解。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冷却段催化床内插冷管,冷管内与床层内的温差较大,使床层的径向存在较大的温差。采用一维模型进行计算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一点在反应器的设计和催化剂的还原中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