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浸入式水口是连铸机浇注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承接钢水从中间包到结晶器,是实现连铸无氧化浇注的重要保证。本文提出的一种连铸机浸入式水口自动变渣线的技术,是通过自动调节水口渣线部位,严格控制水口在结晶器内局部浸蚀的时间,按时间段对水口渣线部位置进行自动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变渣线操作不能准确的对浸入式水口进行精确控制操作,使得浸入式水口在结晶器内局部被过度侵蚀穿孔,导致连铸机液面不稳定的弊端并严重影响浸入式水口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总厂二分厂连铸工艺及装备改进的最新进展,包括结晶器液面自动控制、振动式大包下渣检测技术、中包陶瓷过滤器、IFD预熔型中包渣、连续测温技术的应用等,并简要阐述了其在提高钢水洁净度方面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整镁质中间包涂料的基质配比,以期提高中间包涂料的中温强度。结果表明:随着SiO2微粉加入量的增多,涂料经中温处理后,抗折强度逐渐提高;当SiO2微粉加入量在4%~8%时,常温抗折强度、常温耐压强度、线变化率、抗渣等性能变化不大;调整Al2O3微粉加入量,抗渣性能有所降低;随着Al2O3微粉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的高温抗折强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高效连铸包晶钢大规格圆铸坯用保护渣的设计和实践结果.阐述了包晶钢铸坯表面质量的特点、成因以及影响因素,分析了连铸高拉速和铸坯规格的大小对包晶钢铸坯表面质量的影响,指出了保护渣结构对铸坯在结晶器中水平传热和润滑的影响.采用调整保护渣组分来控制铸坯在结晶器中水平传热和润滑的设计思路与方法,设计出的高效连铸包品钢大规格圆铸坯用保护渣满足了产品质量和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5.
连铸机浸入式水口自动变渣线的技术,是通过自动调节水口渣线部位,严格控制水口在结晶器内局部浸蚀的时间,按时间段对水口渣线部位置进行自动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变渣线操作不能准确的对浸入式水口进行精确控制操作,使得浸入式水口在结晶器内局部被过度侵蚀穿孔,导致连铸机液面不稳定的弊端并严重影响浸入式水口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铁水包喂线脱硫工艺中脱硫剂不同配比对铁水脱硫的影响,分析了影响铁水包喂线脱硫的因素。结果表明:喂线脱硫是一项可行的脱硫措施,脱硫剂成分含钝化镁25%、白灰65%、萤石粉5%、石墨粉5%,喂线速度在95m/m in时,最高脱硫率达到89%;喂线脱硫前必须先扒渣,稀渣时加入聚渣剂能有效提高脱硫率;喂线脱硫处理成本较高,最低为35.73元/t。  相似文献   

7.
为减少圆管坯中的夹杂物,通过在转炉吹炼终点采用高拉补吹工艺,优化转炉出钢脱氧工艺和中包充氩气工艺,开发实施关气喂Ca-Si线工艺,优化调整炉渣系,开发中包水口换渣线操作等措施,使圆管坯中夹杂物含量大幅降低,减少了浇钢过程棒位上涨等情况,钢坯内、外部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傅谦惠  李卫明  黄回亮 《炼钢》2007,23(1):1-3,39
韶钢新建的1号板坯连铸机采用了诸如结晶器液位自动控制系统、结晶器粘钢/漏钢预报系统、动态软压下和液芯控制系统、结晶器宽度和锥度浇注过程在线自动调整系统、结晶器液压振动系统及浸入式水口渣线自动改变系统等新的工艺技术,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总结预防方坯连铸中包下水口从渣线位置异常断裂的措施,以及断裂后掉入结晶器钢水后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建伟  王启明  成小龙 《炼钢》2007,23(1):11-13
浸入式水口(SEN)的使用寿命是影响连铸机作业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自动变渣线工艺大幅提高了SEN的使用寿命,改善了手动变渣线引起的液面波动、水口偏流及对钢包自动浇注的影响,减少了生产事故,提高了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11.
浸入式水口变渣线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延长浸入式水口(SEN)的使用寿命,提高连铸机作业率,济钢第三炼钢厂优化实施工自动变渣线操作,使SEN的平均使用寿命由原3.5h提高到5.0h,并改善了手动变渣线引起的液面波动、水口偏流及对钢包自动浇注影响的不足,减少了生产事故的发生,提高了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12.
宝钢炼钢厂转炉挡渣工艺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转炉出钢挡渣工艺技术控制转炉出钢下渣量,必须关注和解决转炉出钢全过程的下渣控制。评价转炉出钢挡渣效果的关键指标是挡渣成功率和钢包中的渣厚。宝钢炼钢厂转炉出钢挡渣工艺技术的发展,目标是实现转炉出钢全过程的自动判渣和挡渣,提高挡渣成功率,减少出钢下渣量。  相似文献   

13.
将作为固体废弃物的精炼渣,经过适当地调整成分,造块后返回转炉炼钢冶炼过程,可以实现精炼渣少排放或零排放.本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对精炼渣和改性后的合成渣的抗压性能、熔化性能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合成渣的成块性能和熔化性能可以满足转炉炼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转炉少渣冶炼、炉渣热循环利用实践.可分两个阶段,脱碳出钢留渣、冶炼中期脱磷倒渣留渣与脱碳出钢留渣同时进行(留渣+双渣).脱碳留渣冶炼,通过出钢后倒渣、调渣过程控制,抑制留渣造成吹炼前期的喷溅.留渣冶炼使吨钢石灰消耗降低28.6%.“留渣+双渣”试验,控制转炉前期炉渣碱度及全铁,选择合适脱磷渣倒炉点及温度,保证前期渣脱磷率和泡沫化,最终前期脱磷率大于60%,排渣率大于50%.“留渣+双渣”技术,吨钢石灰消耗降低46.9%.  相似文献   

15.
少渣炼钢工艺的进步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少渣炼钢的工艺路线,分析了转炉少渣吹炼的供气制度、造渣制度、温度制度、合金化制度等,介绍了国内外7家钢厂典型的少渣炼钢工艺及其冶金效果,指出少渣炼钢是未来炼钢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尾部抛钢是一个快速复杂的过程,从带钢尾部众多影响因素中,找到了改善方法,分析出依轧机本身轧制力偏差自动调平的可行性,并开发了尾部轧辊自动调平功能及相关模型。控制模型从研究两侧轧制力偏差入手,出发点是根据在精轧机抛钢的一瞬间,判断带钢的“游动”趋向,对轧辊辊缝进行自动调平处理。2050mm热轧产线上开发及运用依轧制力自动调平取得成功,在〈2.0mm薄板产量大幅增加情况下,轧破事故辊发生量减少了50%。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炉渣制备矿渣棉的调质过程,研究碱度对高炉渣黏度和熔化性温度的影响规律。根据矿渣棉的基本成分,在熔融高炉渣中添加适量调质剂调整其化学成分,并加热混匀。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纯试剂对高炉渣进行调质时,碱度升高使得熔渣黏度向短渣特性进一步转化,熔化性温度升高,不利于熔渣流动性的提高;碱度对调质高炉渣表面张力的影响不显著;制备矿渣棉适宜的碱度为1.0。  相似文献   

18.
朱英雄 《炼钢》2004,20(2):22-26
采用氧化性不同的炉渣和碳含量不同的镁碳砖进行粘渣试验,并且对粘渣层与镁碳砖之间结合状态进行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粘渣层与镁碳砖之间结合状态受炉渣氧化性和镁碳砖中碳含量的影响。采用含碳镁质材料调整炉渣氧化性以及如果改变传统的彻筑耳轴、渣线与炉底的镁碳砖中的碳含量,将会大大改善粘渣层与镁碳砖之间的结合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