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低压浪涌保护器的有效保护距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低压电源浪涌保护器 (SPD)与被保护设备的距离及不同类型负载和不同电缆长度对保护效果的影响 ,给出了 SPD的有效保护距离。分析表明 ,由于连接电缆两端产生的反射现象导致 SPD和负载上的电压振荡。这种反射现象与 SPD、被保护设备以及连接电缆的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高压电器》2021,57(8)
针对目前关于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SPDs)有效防护距离计算过程较为繁杂的问题,提出了在简化集总参数电路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电路原理讨论了不同负载条件下SPD保护距离的变化情况,并给出了SPD负载电压和保护距离的一般方程式。然后,通过软件仿真证明了该分析方法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实例研究了一定长度电缆上测量不同负载下SPD和负载上的过电压,以及在不同长度电缆上测量相同负载下SPD和负载上的过电压,结果表明,在电阻负载的条件下,当其大于连接线特征阻抗时,负载电压会发生振荡和过冲,且电阻负载越大,SPD的有效保护距离越短;在无功负载的条件下,SPD的保护距离受线路电感L的影响较大;在电容负载条件下,负载电压的振荡最为剧烈,在该负载条件下的有效保护距离最小。  相似文献   

3.
建筑物内电涌保护器的布局与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建筑物内电涌保护系统的设计。采用ATPDRAW EMTP分析了多级电压限制型SPD的布局、保护距离和级间配合。两级布置加设备内置SPD适合于大多数建筑物。前后相等或逐级升高的配置有利于级间配合。  相似文献   

4.
采用浪涌保护器(SPD)实现等电位连接并限制过电压到允许的电压等级是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中的重要方法。由于SPD设计和施工带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使被保护系统可能出现故障,导致SPD保护失效,因此从雷击特性的随机性、组成SPD元器件的击穿时延和分散性、多级保护盲区、雷电波在负载与SPD之间的反射振荡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最终得出了SPD保护不确定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在220/380V的低压系统中,存在着大量耐压水平低、耐受能量小的低压电器装置和设备。在低压配电系统遭受雷击时,雷电流通过电缆等侵入低压设备,产生过电压,进而导致设备的损坏和烧毁。电涌保护器(SPD)在配电系统中起着实现等电位搭接和限制过电压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I类保护情况下,不同的负载性质和SPD与负载距离对过电压水平的影响。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了不同负载性质和SPD与负载距离会对SPD保护距离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低压配电系统的过电压保护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胡云 《低压电器》2014,(15):73-78
分布于建筑物的电源线路,通过设置多级电涌保护器(SPD)以释放雷电能量。SPD的布局及其相互的能量配合机制将直接影响保护效果。根据建筑物防雷区域和保护设备的需要布局SPD,形成多级SPD系统。分析了多级SPD能量配合的方法和保护机制,讨论各级SPD的参数选型,给出多级SPD系统能量配合的应用实例。研究表明,电源线路多级SPD系统中,需要各级SPD能量配合,才能形成系统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SPD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配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般的非工业或轻工业建筑物,提出只设置SPD的电源首级(复合型SPD)和设备末级而不设置中间级的方案,并对其技术可行性及具体配置作了分析和介绍,其优点显而易见即简单可靠,保护能性好,投资低,易于维护。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高压线路保护振荡闭锁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高压线路振荡闭锁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指出目前的振荡闭锁方法降低了距离元件的性能,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振荡闭锁实现方法.根据保护安装处的电压、电流和距离元件整定阻抗可以计算出距离元件保护范围末端的电压,保护安装处电压和距离元件保护范围末端电压之间的夹角反映振荡的进程,该夹角在振荡中周期性变化,变化周期与振荡周期相同,该夹角...  相似文献   

9.
胡云 《低压电器》2013,(24):5-8
由雷电流通过导线时的交变特性,分析电涌保护器(SPD)连接导线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与导线感应电压大小的关系,比较单芯导线与多芯导线(或分离导线)减小导线电阻、进而减小残压的效果。在SPD的不同接入方式中,分析其连接导线的残压对被保护设备的影响,给出了在受到现场条件限制而无法满足规范提出的连接导线长度控制要求的情况下,选用SPD接入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石化企业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加和扩大,大量电子信息设备和自动控制设备特别是微电子器件被广泛应用到其中。由于这些设备和器件普遍存在过电压和过电流耐受能力差、绝缘强度较低和对电磁干扰敏感性强等弱点,石化企业的防雷工作已从防直击雷、感应雷进入防雷电电磁脉冲(LEMP)阶段。尤其对于石油化工仪表控制系统,在重要回路和系统电源回路安装电涌保护器(SPD)进行分流将是一项有效的防雷措施。由于现有防雷标准对于SPD的应用和选型存在一些模糊和不一致的规定,致使防雷工程和设计人员在实际使用SPD时出现部分误区和盲点。诸如SPD的保护对象、全模式保护和3 1保护、后备保护以及如何选择SPD更加经济可靠等问题成为SPD厂家和技术人员热议的话题。本期"面对面"栏目邀请部分防雷产品专家和石化工程技术专家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的观点,希望能对正确应用SPD以及相关标准的修缮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1.
Installing surge protection devices for a low-voltage power supply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e survival of electric o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systems. Sometimes one group of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 (SPDs) installed on the distribution board is expected to protect all equipment supplied power by this distribution board. This equipment is connected to the distribution board by cables with different lengths, the influence of the cable length between the SPD and protected equipment on protective effects of SPD was discussed. The reflection and oscillation phenomena of the transient voltage caused by the connecting cables were analyzed, which would affect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SPDs. These phenomena depen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Ds, the properties of the protected loads, and the length of the connecting cable. Five different types of loads and three different cable lengths have been simulated by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analysis software, and their respective transient voltages across the SPD and the load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distances of SPD to equipment were analyzed for different types of loads.  相似文献   

12.
防雷接地设计中电涌保护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芳 《低压电器》2004,(11):49-51,56
主要介绍了电涌保护器(SPD)的分类、保护水平Up与被保护设备的关系和配合.探讨了在不同的配电系统中如何根据接地形式正确选用SPD.  相似文献   

13.
If surge protection devices (SPDs) are installed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zones, the equipment to be protected might be damaged despite the correct energy coordination of SPDs. This damage is induced by the reflection phenomena on the cable connecting an external SPD and the load protected. These reflection phenomena depen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utput of the external SPD, the input of the loads, and the cables between the load and the external SPD. Therefore, the SPD has an effective protection distanc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specific load and the specific voltage protection level of SPD. In this paper, the equipment with different load characteristics and SPDs with different voltage protection levels are analyzed combinatorially under the operation of the surge combination wave. The influence of voltage protection level on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distance is discussed. Moreover,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distance of the SPD with the same parameter in a different voltage protection level is also analyzed in detail. The analyz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distance would be very long if the impedance of equipment is close to or smaller than the 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of the connecting cable.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高山风电场风机塔顶遭受雷击,造成风电机组塔外箱式变压器(简称箱变)损坏事故,分析了箱变低压侧雷电过电压产生的机理,根据风机-箱变系统防雷配置情况,建立了ATP-EMTP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接入时和脱开后箱变低压侧的电压,并分析了雷电流波形、幅值及接地网冲击接地电阻对箱变低压侧电压的影响,同时计算了低压侧短路后的工频续流。计算结果表明,SPD脱开后低压侧电压超过了箱变的冲击耐压值(12 kV),低压侧工频续流为4.50~8.75 kA。由于开关型SPD无法切断工频续流,提出将其更换为无续流的氧化锌避雷器,推荐避雷器型号为YH10W-0.8/3.0,并通过仿真计算进行了防雷效果验证。  相似文献   

15.
浪涌保护器两端引线长度及线径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浪涌保护器(SPD)的保护原理及相关规范,结合多年来对SPD的检测经验,从引线长度及引线线径两方面分析了当前SPD安装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浪涌保护器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中平 《低压电器》2009,(24):33-36
针对建筑物和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灾害防护现状,对雷电的特性、浪涌保护器(SPD)的分类和功能作了简要的介绍,详细阐述了电源线路SPD和信号线路SPD在实际防雷工程中的选用。最后对SPD的后备防护作了简要的介绍,以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多分支系统中SPD配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理论分析和软件仿真,研究了低电压系统中多分支电路对开关型SPD和限压型SPD之间的配合,及限压型SPD间配合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各支路波阻抗的并联效果有利于设备的保护,使MOV型SPD间的配合效果提高,但开关型和MOV型SPD配合时,易造成开关型SPD不动作,在工程实践中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建筑物低压配电系统在防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建筑物低压配电系统防雷设计时安装电源SPD的接地问题及SPD的能量配合问题。对设有独立变压器的建筑物如何进行变压器低压侧雷电防护设计作了探讨,可为电气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电涌保护器作为雷电防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介绍了SPD的分类以及电源系统SPD的冲击分类试验,给出了其主要参数.阐述了SPD的安装和选用过程的注意事项,以及SPD的级间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