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松香酯乳液增粘剂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比较各种乳化剂及乳化方式,确定松香酯乳液制备工艺,并研制松香酯乳液系列产品,已经在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
乳化剂体系对乳液压敏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三种不同的乳化剂体系合成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粘剂,研究了乳化剂体系对产物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以及对压敏胶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阴离子乳化剂Ⅰ制得的乳液具有较高的平均分子量,持粘性好,但乳液的稳定性较差,而用复合乳化剂Ⅲ制备的乳液的平均分子量较低,持粘性差,但乳液的稳定性好,用复合乳化剂Ⅱ制备的乳液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3.
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方少明  冯先平 《粘接》1996,17(3):13-15
介绍了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工艺及影响性能的一些因素,并制得了性能优良的乳液乳液型丙烯酸酯酯压敏胶。  相似文献   

4.
用AMPS合成高耐水性丙烯酸乳液压敏胶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王峰  杨玉昆 《粘接》2001,22(6):1-3,24
运用可聚合乳化剂AMPS和极少量低分子化剂CO-436相配合,采用特殊工艺的半连续无皂乳液聚合方法,研制出了一种耐水性较好的丙烯酸乳液压敏胶,并就其各种性能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考查,结果表明,聚合工艺对AMPS乳液的聚合稳定性有较大影响,用可聚合乳化剂AMPS合成的丙烯酸乳液压敏胶具有较好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5.
高性能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长青  卢鑫 《贵州化工》2003,28(5):21-23
研究了高性能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合成工艺,讨论了乳化剂、引发剂、单体配比以及反应温度、搅拌速率等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乳液型压敏胶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水分散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洪滨  李学芳 《粘接》1998,19(3):15-17
研究了不同使用乳化剂,用聚合物自身乳化制备水分散型压敏胶的方法并探讨了聚合物的组成以及各种因素对聚合物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玻纤网格布用高性能丙烯酸乳液压敏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引入反应型乳化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研发成功的用于玻纤网格布的改性丙烯酸乳液压敏胶:通过测试初粘性、持粘性、90。剥离强度、吸水率等性能表征了该产品的性能;探讨了玻璃化转变温度、反应性乳化剂和改性松香酯乳液等因素对聚合物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核-壳结构压敏胶聚合物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聚合物乳液,讨论了多官能团有机硅氧烷功能性单体、核壳单体结构、乳化剂、引发剂以及聚合温度等因素对压敏胶聚合物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的压敏胶制备类型(溶剂型、乳液型和热熔型)不同,本文提出了第四种制备压敏胶的类型,即辐射固化型(主要是UV辐射),使用新技术以消除压敏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溶剂和分散介质。UV压敏胶技术还可分为热熔型UV压敏胶和常温涂布型UV压敏胶两种。其中热熔型UV压敏胶需进行加热,以使涂布过程容易进行。在此类压敏胶的聚合物中含有UV敏感性化合物,以利于交联反应的进行,并提高压敏胶产品的剪切性和高温性能。常温涂布型UV压敏胶是液态的,其粘度适合常温涂布。大多UV固化压敏剂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商业化。丙烯酸共聚物本身具有压敏的性质,很适于制备辐射固化压敏胶粘剂。常用的常温涂布UV压敏胶粘剂包括热塑性弹性体溶于丙烯酸单体所形成的体系、丙烯酸化的丙烯酸聚合物溶于丙烯酸单体所形成的体系和丙烯酸聚氨酯溶于丙烯酸单体所形成的体系。当在光引发剂存在下,用UV光照射,则丙烯酸单体发生反应生成聚合物而成为胶粘剂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于此类胶粘剂体系的常用反应性稀释剂有丙烯酸2-乙基己酯、乙氧基化丙烯酸壬基酚酯和乙氧基化丙烯酸乙酯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水乳型压敏胶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乳化剂的消耗量也在上升,消耗国家大量外汇。面临这种状况,乳化剂国产化势在必行。以特殊酚醚为原料进行琥珀酸酯化,然后经磺化、中和生成琥珀酸酯二钠盐,并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最终合成乳液型压敏胶乳化剂。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改性研究的进展,包括有机硅改性、引入反应性乳化剂改性、增粘树脂改性、无机纳米材料改性等,并对未来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粘接》2010,31(4):83-84
乳液聚合物胶粘剂专利述及适用于形成具有高剥离强度和高温内聚强度的压敏胶的多级聚合物乳液。胶粘剂有如下组分.至少一种柔性第1聚合物和至少一种增强聚合物。第1柔性聚合物是由每千克单体加3~12mmol链转移试剂在聚合阶段形成,第1柔性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20℃。在后面的聚合阶段,在第1聚合物存在条件下形成增强聚合物。这样得到的聚合物适用于制备具有高剥离强度的压敏胶同时较好地保留了压敏胶的其他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大量的试验探索和对现有配方的类比分析,对水乳型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的配方设计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其决定因素是单体及其配比的筛选以及交联剂,乳化剂和链转移剂的选择,并确认作为压敏胶的丙烯酸酯共聚物的Tg计算值应低于-48℃,同时对用于丙烯酸酯类乳液共聚的三种聚合工艺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根据“分子设计”的原理,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研制出一种具有复合核/壳结构的改性松香型丙烯酸酯压敏胶聚合物乳液,讨论了核壳乳液比例、引发剂、乳化剂、相比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松香酯乳液用量。结果表明,所得产物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压敏胶粘剂。  相似文献   

15.
王凤英 《上海涂料》2010,48(9):22-25
以丙烯酸酯为共聚单体,采用预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乳液型压敏胶。通过实验发现:乳液相对分子质量、软硬单体的配比、乳化剂、引发剂、pH值均对压敏胶的初黏力、剥离强度和持黏力有影响。聚合反应温度约84℃、反应体系pH值约8、软单体用量为93%时,乳液型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的初黏力、剥离强度和持黏力最好,由此成功研制成黏结性能优异的环保型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  相似文献   

16.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丙烯酸酯压敏胶,探讨了乳化剂种类及用量、丙烯酸酯、交联单体、pH值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阴离子乳化剂与非离子乳化剂(质量)比为4:6、乳化剂用量为1.5g/L、乳液压敏胶性能在半年内无变化;丙烯酸丁酯与丙烯酸乙酯质量之比为94:6时,压敏胶的初粘性为15^#,持粘性为48h;交联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用量为2%时,压敏胶的初粘性为15^#,持粘性大于48h;乳液压敏胶的pH值为3~6时,压敏胶的初粘性大于15^#,持粘性大于48h。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近几年的改性研究方法,包括增黏树脂改性、有机硅改性、引入反应性乳化剂改性和纳米材料改性等,并着重介绍了纳米材料改性。最后对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李周  潘慧铭  李建宗 《粘接》2005,26(5):35-37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耐高温压敏胶粘带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分别对热固型、溶剂型、乳液型、有机硅型、辐射固化型、热熔型等耐热压敏胶粘带作了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19.
乳液压敏胶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玉昆 《粘接》2007,28(5):41-44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乳液压敏胶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廉价单体和特殊单体、增粘树脂、可聚合乳化剂等在乳液压敏胶改性中的应用,以及高固含量乳液压敏胶、纳米复合乳液压敏胶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0.
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由于成本低、污染小、易于加工、对大部分材料粘接性好,而成为目前应用范围最广、使用量最大的压敏胶产品。本文首先梳理了1985~2019年有关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技术在我国的专利申请量及结案情况;然后从单体改性、有机硅改性、互穿网络结构改性、交联剂改性、乳化剂改性、外加其他助剂改性以及复合改性七个方面分别列举了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典型专利,以期展示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制造、生产、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最后,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