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八年前,中国电信在浙江余杭市开通了我国第一张小灵通(PHS)试验网,从此小灵通开始了飘忽不定的中国历程,直到2003年,政策才对小灵通的发展全面解禁,但非市场的因素并未阻碍其快速发展。据统计,到2003年底,国内小灵通用户数突破2500万,2004年年底达到6500万,2005年预计将超过1亿。国内的主要电信运营商几乎不约而同的把移动通信市场划分为三类:20%的对价格不敏感的高端用户,50%的对价格敏感的大众用户和30%的低消费能力的低端用户。高端用户被中国移动以全球通品牌牢牢的抓住,而其他用户成为小灵通和移动运营商中低端服务品牌争夺的对象。鉴于本地业务占整个移动通信业务总量的80%以上,中低端用户本地通信贡献更是占到其ARPU值的90%以上,运  相似文献   

2.
2003年,小灵通用户数量已达到3000万。易观认为,基于对用户增长、网络扩容和增值服务的分析预测,2004年小灵通发展将减速,用户数将达到3800万。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北京通信发布消息,从5月19日开始其“小灵通”业务将不再发展新的包月用户。原有的包月用户将继续享受原先的资费和各种服务。北京通信公司的包月制度,就是小灵通每月的话费固定在70元或65元,包括市话、短信、月租,不包括长途。有些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小灵通”从最初靠价格抢市场的初级阶段,迈入靠网络和业务种类等具有自身特色的  相似文献   

4.
江苏电信徐州分公司市场经营部彭主任:1.网络质量。这对小灵通的生存比较重要,要是网络质量不好,就会造成小灵通用户的流失。2.网络的覆盖面。如果网络的覆盖面过小,就会限制一部分用户。3.营销策略。这也是发展小灵通的一个时机问题。如果早一点发展小灵通情况会好一点,因为那时小灵通的价格对用户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发展晚了,移动和联通的价格战对小灵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如果管理不严,就会出现问题。最近有很多用户投诉,由于管理不严,小灵通容易造成盗打,因此就导致很多用户退网。小灵通之父、原浙江余杭电信局局长徐福新:1.对运营商来…  相似文献   

5.
小灵通在国内已经从业务顶峰走向衰落,但是我们的邻国日本却在2007年底将小灵通定为其下一代移动通信标准,Willcom公司也宣布并已经开始实施其约合20亿美元的小灵通技术更新与业务发展计划.这一举措给目前饱受争议的小灵通市场带来了强心剂。但是就在刚刚步入2008年的第7天,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突然宣布完全终止运营了13年之久的小灵通服务。将精力全部集中于移动通信。这一消息在我国再次引爆了小灵通前景的争论.小灵通升级论、消亡论、存续论纷至沓来,无论是消亡猜测还是升级变身.都使小灵通的未来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而与此同时.Willcom公司也通过投资银行透露.其发展小灵通的真正目的是服务于我国8000万户的小灵通用户.这到底是不是其真正的发展目的.我们期待着时间与市场的验证。  相似文献   

6.
《移动通信》2015,(2):28
小灵通退市一直备受市民关注。近日,天津联通对外发布消息,小灵通网络将于2月1日0:00起停止服务和收费,这预示着本市小灵通业务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天津联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联通将对小灵通用户实行免费升级,对升级转网用户免收卡费、装机费和首月月租,还将为换号户免费提供3个月的改号通知音。自2003年起在津运营至今,小灵通网络已超过10年。上市初期,曾凭借资费低、辐射低的"两低"优  相似文献   

7.
小灵通海外兴衰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日本小灵通遭遇惨败1995年7月,日本两大公司NTT和DDI分别在东京和札幌开通了小灵通业务,开通初期共有8万用户。随后在1995年10月,ASTEL公司也开通了小灵通商用系统,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激烈的竞争环境导致小灵通服务区域迅速从部分城市地区扩展到整个国家,用户也急剧上升。然而,持续高速发展仅仅经历了两年时间,到1997年小灵通运营出现危机。在全日本拥有200万小灵通用户的NTT累计损失高达2400亿日元。日本小灵通用户数也从1997年10月开始连续下降,每月都减少几万用户。NTT在1998年2月18日宣布清算小灵通业务部门,这标…  相似文献   

8.
小灵通用户数在今年的8月份超过了8000万户,对于一直处在众多置疑之中的小灵通,这一数字有着一种特别的意味,但这肯定不是小灵通最终的数字。根据信息产业部的最新统计结果,截至2005年6月底,全国小灵通用户和2004年年底相比净增1488万,在今年前6个月,月平均新增用户量接近250万。以如此的速度发展,明年年初,小灵通用户数将肯定超过1亿。但世事难料。即使已取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小灵通依旧生活在众多置疑和3G阴影之中。许多人似乎并不接受小灵通迅猛发展的事实,在他们看来,小灵通迟早是要被淘汰的,而且很快就要成为现实。因为3G就在眼前。  相似文献   

9.
杜娟 《通信世界》2005,(36):7-7
2005年小灵通不但没有像此前人们想象的那样走向末路,反而继续着它超高速发展的势头。截至今年8月,全国小灵通用户已经超过8200万户,且平均每个月新增用户数接近200万户。固网运营商新增固话用户中将近60%来自于新增小灵通用户。但是,此时业界已经意识到了小灵通的发展不能只看到用户数量这一个单项成绩,低价也不再是小灵通的必胜法宝,全面提高网络质量和覆盖率、创造真正符合普通消费者需求的功能才是小灵通发展的趋势。在9月20日召开的“小灵通发展研讨会”上,多位专家们共同探讨的正是小灵通这一中国第二大移动网络如何带着现有的8200万用户实现大转型。  相似文献   

10.
《通信世界》2007,(35A):27-28
2007年8月29日,国内手机搜索市场传出重大消息,中国电信与国内易查手机搜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小灵通手机搜索业务展开深入合作,易查手机搜索在未来的三年中为中国电信6500多万户小灵通用户提供手机搜索服务,以增强小灵通用户对无线数据业务的应用体验,帮助小灵通用户更快捷、更精确地找到感兴趣的信息资源。 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分别与国际搜索巨头合作进军手机搜索市场的形势下,中国电信携手易查推出小灵通搜索,显然目光不仅仅聚焦在已处没落状态的小灵通,双方共同的目标是3G时代巨大的手机搜索市场,以及对无线增值业务市场不可估量的牵引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在相继攻破北京、上海最后两个堡垒之后,小灵通真正走上了舞台。它不但以低资费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而且给两家移动通信运营商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作为移动通信资费最高的北京,小灵通的到来的确搅起了不少风浪,与最近通信市场流行的高调作风不同,小灵通在北京市场上悄然度过百万用户的大关。从“买100送15”回馈老用户的措施,到北京通信副总经理韩颖登门回访第一百万个用户等举措,不难看出,在跨过百万大关之后,低调、稳健和服务成为小灵通发展的主旋律。可以说,小灵通用户过百万既是奇迹也是对北京通信的压力,所谓压力;正是如何突破服务这一关。  相似文献   

12.
胡晓女 《通信世界》2004,(37):39-39
小灵通无线市话自1997年在浙江余杭问世以来,作为新的通信方式,她立即吸引业界瞩目并得到迅速发展。2004年9月,小灵通无线市话用户数已经超过了6000万。随着小灵通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小灵通用户已不满足简单的通话功能,更需要增值业务带来的个性化服务,由此带来了开拓增值业务市场的契机,而短信业务是小灵通增值业务发展最快的一项业务,目前全国小灵通短信用户约2000万户,月短信发送条数已经突破5亿4000万条。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信息多元化需求,油田通信陆续推出了普天PTD908和英华达OKW AP660、OK-WAP670三款SCDMA模式兼GSM模式的双网双待型小灵通。双模小灵通自上市以来,以其丰富的功能、低廉的价格和高质量的服务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和欢迎,迅速在小灵通市场份额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随着这三款机型销售数量的增大,无铃声、送话杂音、G网无信号、键盘失灵等常见故障也体现出来。本文旨在实用至上,介绍这四种典型故障的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中国小灵通业务在2003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保持了持续发展的态势。统计数据表明,小灵通用户在2005年的发展处于平稳上升趋势,上半年净增达1800多万户,到9月底,小灵通用户数已超过6000万。 在小灵通业务发展和网络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做到既能优化网络结构、扩大覆盖范围,又能节省投资成本?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小灵通业务的良性发展和规模拓展。 小灵通系统中,基站是通过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基本速率接入(BRI)(2B D)U 接口的方式接入基站控制器的,金属对绞线上 2B D 数据以 2BIQ 编码方式进行传输是一种非常成…  相似文献   

15.
不管外界对小灵通有什么评价,小灵通的用户数仍然以不可阻挡的速度增长。“非典”过去不久,北京小灵通用户从最初的几万户猛升至32万,而黑龙江省在年初开始发展小灵通,到目前已经将近100万用户。如果中国电信今年年底要达到3000万用户的目标,按照小灵通在固定电话中所占比例来预测网通集团小灵通的发展,那么后者到年底有可能达到1700万小灵通用户的数量,两者合计将达到4700万用户的总量。这项备受指责、争议不断的业务为什么能以星星之火最终发展成为燎原之势?本期特别策划,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小灵通生存的现状和多个立场的观点。不管小灵通是竞争的利器还是烫手的山芋,小灵通的存在有力地揭示了市场经济的根本法则:市场是检验电信业务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16.
蔡翔 《通信世界》2003,(25):36-36
从2001年开始,小灵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截止到2003年6月小灵通用户总数已经超过2000万,预计2003年底能够达到3000万。小灵通是一个特定时期的产物,它创造了“UT斯达康在全球最寒冷的冬天效益连续翻番”的奇迹,也使中国普天的“凌云电子”年销售额从4000万增长到现在的8个亿。小灵通的发展带动了运营企业、系统厂家和终端厂商的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在我国固定网运营商的可持续发展中功不可没。目前,阻碍小灵通发展的关键因素已不再是政策风险,而是体现在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以及经济风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不管外界对小灵通有什么评价,小灵通的用户数仍然以不可阻挡的速度增长。“非典”过去不久,北京小灵通用户从最初的几万户猛升至32万,而黑龙江省在年初开始发展小灵通,到目前已经将近100万用户。如果中国电信今年年底要达到3000万用户的目标,按照小灵通在固定电话中所占比例来预测网通集团小灵通的发展,那么后者到年底有可能达到1700万小灵通用户的数量,两者合计将达到4700万用户的总量。这项备受指责、争议不断的业务为什么能以星星之火最终发展成为燎原之势?本期特别策划,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小灵通生存的现状和多个立场的观点。不管小灵通是竞争的利器还是烫手的山芋,小灵通的存在有力地揭示了市场经济的根本法则:市场是检验电信业务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18.
对于近6000万小灵通用户而言,从9月27日开始,好日子就到了。在信息产业部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小灵通用户从此不仅能享受低话费的小移动服务,同时还能够互发短信了。也就是说,小灵通已经有了超越小移动的翅膀,使信息及时与各地朋友们分享,这应是我国固网运营商电信市场走向联盟的一大进步,更是对移动运营商短信市场的有力挑战。看,小灵通不能漫游,可照样能发短信。  相似文献   

19.
目前小灵通以低廉的价格和资费受到用户欢迎,小灵通用户之间不仅可以互发短消息,或从互联网上发送信息到小灵通手机上,而且可以点播或定制新闻、天气、娱乐、股票、彩票等多种信息,它64kbit/s、128kbit/s甚至更高速率和超大容量的存储空间,使用户可以轻松享受丰富多彩的娱  相似文献   

20.
王玮彦  黄河 《世界电信》2005,18(3):21-25
小灵通的开发顺序是:市场定位、品牌定位、竞争战略选择、竞争策略开发、用户服务、创新。以深圳市场为例,分析了小灵通的市场营销策略:利用固网优势,开发固网与小灵通结合的业务;采取更巧妙的价格策略,而不是直接降价;应该公众渠道与企业客户渠道并重,设计出合理、高效、清晰的业务流程;不宜采用多品牌策略。要实现上述营销策略,必须根据用户的消费变化进行贴身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