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微光与红外图像彩色融合实时性强、数据量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核DSP 的微光与红外双波段图像实时融合系统。选用Altera 公司带串行收发器的FPGA Cyclone IV 完成图像的采集、预处理和外围设备的控制,采用TI 公司最新的8 核高性能DSP TMS320C6678 完成图像融合。通过SRIO(Serial RapidIO)接口实现两者之间的数据传输,完成双波段图像融合和色彩传递,将彩色图像的颜色信息传递给融合图像。该系统可以实现有效的图像融合和色彩传递,适合双波段视频自然感彩色融合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2.
何永强  王群  李国松  胡志盛 《激光与红外》2012,42(12):1393-1397
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融合技术的夜视图像彩色化方法,结合红外图像和微光图像各自的特点,利用小波图像融合的方法把红外图像和微光图像进行融合,从大量的融合图像中提取不同物体的纹理特征,构成野外环境下的纹理图像库,并对每类图像指定相应的彩色参考图像。对目标图像进行分割,提取目标图像的纹理特征与图像库进行相似性对比,完成目标图像的色彩传递。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获得真实的场景色彩,使观察者更容易获得图像的场景信息。  相似文献   

3.
基于拮抗视觉特性的多波段彩色夜视融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差分高斯函数(DOG)模拟人眼视网膜中的同心圆拮抗特性,分析了基于DOG的ON-中心OFF-周边分离网络(CSSN)平衡方程,发现其有增强反差、突出边缘和压缩动态范围的特点.将CSSN平衡方程应用于夜视图像的增强与融合,取到了保留图像间共有信息、增强互补信息的作用.提出了以CSSN平衡方程为基础的多种彩色夜视融合结构,包括双波段微光、微光/长波红外、中/长波红外、微光/中/长波红外,其中的彩色映射规则用色彩的冷暖突出红外图像的冷热目标、细节丰富的微光图像作为绿色背景.仿真结果表明,这些融合结构均获得了色彩自然的彩色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4.
夜视图像局部颜色传递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基于全局统计信息颜色传递过程中存在的染色效果不能很好保持图像色彩的自然性,局部区域颜色与真实场景的颜色不符、目标变淡的问题,提出一种夜视图像局部颜色传递算法。首先,采用稀疏表示的方法对红外与微光图像融合;其次,对得到的融合图像进行非线性扩散,扩散结果采用核模糊均值聚类算法进行图像分割;然后,在YCbCr颜色空间对红外与微光图像块进行颜色传递;最后,把得到的彩色图像块组合成一幅图像,随后用得到的灰度融合图像来表征YCbCr空间的Y通道。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得到的彩色图像更加自然、真实。  相似文献   

5.
何永强  王群  王国培  邹效 《红外技术》2012,34(5):276-279
针对传统色彩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色彩误传的现象,研究一种基于融合和色彩扩展的灰度图像彩色化技术,首先利用图像融合技术对微光图像和红外图像进行融合,将融合后的图像作为目标图像,然后利用改进的welsh色彩传递算法对目标图像进行上色得到精确匹配的局部彩色化图像,最后利用最小二乘优化方法对得到的局部彩色化图像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修正了传统算法中色彩误传现象,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和色彩传递的夜视图像的彩色融合方法,使观察者更容易获取图像的场景信息。结合红外图像和微光图像各自的特点,利用NRL法把红外图像和微光图像映射到彩色空间形成假彩色图像(源图像),然后通过小波变换对源图像和参考图像进行多分辨率分解,计算不同分辨率下的均值和标准方差,将各分量根据参考图像和源图像的标准方差比进行缩放,把参考图像的色彩分布传递给源图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与传统方法的比较,本文算法不仅获得真实场景色彩,还可以提高图像的细节信息,改善场景感知。  相似文献   

7.
一种彩色夜视实时图像融合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彩色夜视图像融合基础上,针对线性组合算法和直接映射算法实时性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CPLD的双通道彩色夜视的实时图像融合系统,并阐述了其设计原理,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用verilogHDL硬件描述语言实现了相关的算法和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图像接近自然色彩,同时能够反映两个波段的图像的特点.该系统可以实现实时的线性组合算法和直接映射算法,将红外与微光或者微光与微光等不同波段组合,是一种简单、高效彩色夜视系统.  相似文献   

8.
基于颜色对比度增强的红外与微光图像彩色融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钒  钱立志 《红外》2016,37(11):14-17
针对用传统的颜色传递算法得到的彩色融合图像 存在目标与背景颜色相近、目标变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对比度 增强的红外与微光图像彩色融合方法。首先对红外和微光图像进行 了伪彩色融合,然后对彩色参考图像与伪彩色融合图像进行了颜色传 递。其次,采用大津分割法分割出了微光图像中的目标信息,并得到了目标 区域。最后,在HSI颜色空间中利用目标区域对颜色传递后的融合图像 的H、S、I分量进行了调整,并得到了最终的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利 用该方法得到的彩色融合图像具有目标与背景对比度高、细节丰富、色 彩较好等特点,可提高人眼对场景的理解和对目标的快速识别。  相似文献   

9.
《红外技术》2016,(2):157-162
针对红外与微光的灰度融合图像不利于人眼观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YCbCr颜色空间的基于多尺度多分辨率分析的色彩传递算法,帮助观察者获取丰富的场景信息和舒适的观察效果。该算法首先在Y通道将红外和微光图像进行灰度融合;然后将灰度融合图像和彩色参考图像的Y分量做拉普拉斯金字塔分解,比较其金字塔各层系数差异,综合各层系数差异找出最佳匹配点;最后将参考图像中最佳匹配点的Cb和Cr值传输到灰度融合图像中,生成最终的具有自然色彩的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生成的彩色融合图像接近自然真实的颜色,有利于人眼对目标的观察与场景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颜色传递是获得夜视图像自然彩色的一种方法,以红外和微光图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传递和目标增强的夜视图像彩色融合方法。首先结合红外和微光图像各自的特点,采用TNO法生成伪彩色融合图像(目标图像),很好地保留了图像的细节信息,然后选取一幅相近的参考图像,把目标图像和参考图像转换到YCbCr颜色空间进行各个通道一阶(均值)和二阶(标准差)统计量匹配的颜色传递,同时在Cr通道引入一个对比度增强因子来增强图像中的兴趣目标。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不仅使得夜视图像获得了如白天参考图像般自然、真实的色彩,而且提高了图像的细节,目标也更加突出,更有利于观察者对场景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传统稀疏表示融合方法,以图像块进行字典训练和稀疏分解,由于没有考虑图像块之间的内在联系,易造成字典原子表征图像特征能力不足、稀疏系数不准确,导致图像融合效果不好。为此,本文提出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组K-SVD(K-means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融合方法,利用图像的非局部相似性,将相似图像块构造成图像结构组矩阵,通过组K-SVD进行字典训练和稀疏分解,可以有效提高字典原子的表征能力及稀疏系数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主观和客观评价上都优于传统稀疏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姜晓林  王志社 《红外技术》2020,42(3):272-278
传统的可见光与红外稀疏表示融合方法,采用图像块构造解析字典或者学习字典,利用字典的原子表征图像的显著特征。这类方法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考虑图像块与块之间的联系,二是字典的适应能力不够并且复杂度高。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提出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结构组双稀疏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图像的非局部相似性,将图像块构建成图像相似结构组,然后对图像相似结构组进行字典训练,采用双稀疏分解模型,有效结合解析字典和学习字典的优势,降低了字典训练的复杂度,得到的结构字典更加灵活,适应性提高。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红外与可见光融合图像的视觉效果,经对比实验分析,在主观和客观评价上都优于传统的稀疏表示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利霞  李子  袁华  欧阳宁 《电视技术》2015,39(17):16-20
针对基于单一字典训练稀疏表示的图像融合算法忽略图像局部特征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块分类稀疏表示的图像融合算法。此算法是根据图像局部特征的差异将图像块分为平滑、边缘和纹理三种结构类型,对边缘和纹理结构分别训练出各自的冗余字典。平滑结构利用算术平均法进行融合,边缘和纹理结构由对应字典利用稀疏表示算法进行融合,并对边缘结构稀疏表示中的残余量进行小波变换融合。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相对于单一字典稀疏表示算法,在融合图像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指标上都有显著改进,并且算法速度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红外与微光图像的融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存超  薛模根 《红外》2013,34(8):21-24
根据人类视觉系统及信号的过完备稀疏表示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红外与微光图像融合算法。该方法首先把图像分割成部分重叠的图像块,由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完成图像块的稀疏分解;然后采用最大值融合准则选择融合系数并完成图像块的重构,得到融合结果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融合效果优于小波变换法、Laplacian塔型方法以及PCA方法等传统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结构优化型颜色传递融合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快速彩色图像融合算法:结构优化型颜色传递融合方法.算法直接用灰度融合图像和源多波段图像的差异信号构成源YCBCR分量,然后在YCBCR空间运用统计颜色传递技术形成一幅具有与目标图像相似色彩效果的彩色融合图像.文中从数学上证明了YUV等符合通用YCBCR空间模型的颜色空间也可以用于本文算法,所产...  相似文献   

16.
红外光和可见光图像的融合在视频监控、目标跟踪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得到融合效果更好的图像,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鲁棒性低秩表示的图像分解与深度学习结合的方法.首先,利用鲁棒性主成分分析对训练集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利用快速的潜在低秩表示学习提取突出特征的稀疏矩阵,并对源图像进行分解,重构形成低频图像和高频图像.然后...  相似文献   

17.
王文卿  马笑  刘涵 《信号处理》2021,37(9):1770-1780
为进一步提高红外与可见光融合图像的细节信息和整体对比度,降低伪影和噪声,考虑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低秩稀疏分解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利用联合低秩稀疏分解方法将红外和可见光源图像分别分解成共同低秩分量、特有低秩分量和特有稀疏分量;其次,利用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方法对特有低秩分量进行融合;然后,采用区域能量融合策略实现特有稀疏分量融合;最后,共有低秩分量与融合后的特有低秩分量和特有稀疏分量相加得到最终融合图像。在Nato-camp、Bristol Eden Project和TNO公共测试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测试了所提算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9种融合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红外图像中的目标信息和保留可见光图像的背景信息,熵、互信息、标准差、视觉信息保真度、差异相关系数之和和 Qy 客观评价指标明显优于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18.
稀疏表达的自适应遥感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南南  邱天爽 《信号处理》2013,29(6):663-667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表达的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利用稀疏系数中的非零元素所对应的基向量作为图像特征,首先分离相同基向量和相异基向量,然后采用加权求和算法合并相对应的稀疏系数,并重构得到融合图像。该算法对相同特征和相异特征分别进行融合,克服了融合图像中相异特征清晰度下降的问题。并且由于稀疏表达具有很好的去噪功能,本文算法也可以同时进行图像融合和去噪。通过与4种流行的融合算法比较,本文算法得到较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基于非负矩阵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NMF)的偏振图像融合方法效率低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稀疏性NMF的偏振图像快速融合方法。首先,以偏振信息解析得到的各偏振参量图像构造原始数据集,其次,对NMF增加稀疏性约束,利用稀疏表示下的在线字典学习算法进行快速分解,然后对分解得到的三幅特征基图像按清晰度和方差进行排序,将排序后的特征基图像经直方图匹配及HSI颜色映射后,变换到RGB颜色空间,得到融合图像。与基于NMF的方法相比,运行时间提高约120倍,达到约1.5 s完成一次融合过程。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改善融合效果的同时,运行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