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计算机学院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结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定位和以"学生能力形成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现有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探索出信管专业应以学生能力形成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已跨入大数据时代,对于大数据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而较为旺盛,为加强人才培养,多数高职院校设置了大数据技术专业。然而,作为一门新兴专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并没有统一标准,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分析了人才需求和岗位需求的现状,对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不合理情况进行了分析,以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实践建设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校企合作建设、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团队建设以及教学模式创新方面对大数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与实践研究,进而满足大数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根据新时期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出构建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块化、多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并阐述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4.
黑河学院是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根据办学定位结合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以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和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与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新建本科院校IT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IT业的高度精细化、专业化以及对IT人才要求的多样化,对高校办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立足于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大胆地对IT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提出了以加强计算机实践教学、加强学科基本理论、加强学科核心能力——编程能力培养和加强综合人文素质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计算机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定位基础上,结合我校实施的以全面人才培养为核心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计算机专业大一通识教育和后三年专业教育的课内和课外培养方案改革,并重点探讨了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课外培养评价思路,为探索通识教育背景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较好的实践平台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俊 《互联网周刊》2023,(23):42-4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教育模式也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高职学生作为科技强国的中坚力量之一,对其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教学培养的重点。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分析了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定位,立足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形成了以机制保障、理论奠基、创新实践、队伍建设为基础的“四位一体”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促进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分析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探讨地方院校如何通过专业评估开展专业建设,阐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块化课程建设、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等方面内容,说明以专业认证促专业建设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适应转型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找准定位,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针对软件工程教育现状,以大庆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软件工程系为例,结合地方企业软件人才需求,确立培养目标,以软件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课程结构,将工程素质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强化实践锻炼,构建了基于能力培养的从理论到应用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要求,针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包括网络应用软件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开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应用开发、石化智能信息系统应用开发等方向融合的"五元"创新培养机制,并从培养方案构建、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协同和师资队伍建设3方面阐述这一培养机制具体的组织和实施方式,通过实践结果说明该机制在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专业发展方面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1.
创新来源于实践。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离不开具有创新特色的设计教育。实践教学是设计教育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改革应围绕创新设计人才培养,在坚持教育观念是先导、教学环节是核心和教学管理是保障的原则下创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我校定位,提出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目标,对课程体系的设置与优化、创新教育与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作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软件工程专业第二课堂工业化育人氛围营造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工作在高校教育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以"工业化"为指导思想的培养体系对学生工作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本文通过结合软件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建立具有工业化育人特色的第二课堂学生工作体系,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与实践,营造学生工作工业化育人氛围,建立具有工业化育人特色的"三三"学生工作体系,从而为培养软件产业高端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是高等教育改革研究中最重要的基础研究领域,培养创新人才,优质教育资源是基础。精品课程网站是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结合的集中体现。为解决精品课程传播中的性能问题,设计了基于集群架构的传播模式,经测试可较好提升服务性能,因此集群架构是一种值得在精品课程网站中采用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的办学特色,从校企合作模式、教学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介绍了恒星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培养IT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具体措施,并给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以实践中培养特色鲜明、实践能力强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经验为基 础,对依托产学研基地培养工程领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通过改变传统教育思 维定式和固有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式教学为主线,促进学生以创新 为核心的整体素质的提高。阐述如何构建一种有利于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使学 生成长为工程领域的创新型拔尖人才;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任务式教学的作用,使其成为人 才培养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充分发挥产学研基地的作用,为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 实践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当今中国人才竞争的状况和人才发展的严峻形势出发,在分析教育体制、学生能动性,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基础上,阐述培养国际化创新性人才和构造全球化高等教育的必要性。结合教学实践与网络的知识对国际化创新人才进行结构化描述,最后,对如何培养创新性人才提出具体的方案,旨在为现阶段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要实现通信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以"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知识的积累―创新实践的探索―创新项目的孵化"为主线进行创新教育探索。实施过程中以多元化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为考核方式,以新生系列讲座、专业核心课程、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创新教育、课程设计、比赛模拟平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创新项目孵化平台、职业生涯教育、就业指导、毕业设计等组成的个性化的创新教育课程多方位多层次逐步推进,构建通信类专业创新型精英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9.
Abhai Mansingh 《AI & Society》2002,16(1-2):138-147
In the wake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revolution,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changing role of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IT education in India to generate qualitative and competitive manpower in the face of the mushrooming of private institutions in the field of IT. The rapid growth of private teaching initiatives reflects inadequacies of the public educational system to the needs of the emerging IT environment, especially considering the high prices charged by private training.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emerging knowledge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are not going to be based on IT alone, but will depend on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IT and basic research in domain areas. Any policy on IT education should ensure that basic disciplines are not ignored. Universities should develop new and innovative programmes for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basic disciplines to give training for high-end jobs. To promote IT education a new innovative concept of earning while learning has recently been introduced. Some of the initiatives started by Delhi University to modify/improve course programmes for IT education are highlighted, looking at the needs of the industry.  相似文献   

20.
张琳  贾瑜 《计算机教育》2011,(17):67-70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针对软件工程学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案,详细讨论课程实验、软件工程专业实习、开放式工程实训和科研素质训练等四个阶段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组织和实施方案,并分析了建构主义理论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