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犁盆地是发育在晚古生代火山裂陷盆地基础之上的中生代拗陷盆地。中、下侏罗统含煤系是铀矿化赋存的有利部位。由于区内两组控盆控岩构造(NW向和近EW向)活动强度东强西弱,导致沉积环境东部动荡、西部相对稳定。从而使含煤系沉积具有东部粒度粗、厚度小;西部粒度细、厚度大的变化规律。根据沉积相标志的综合分析,首次提出含煤系沉积相模式为冲积扇-扇前辫状河-滨湖三角洲(狭窄)-湖沼相。文中还概述了层间氧化带铀矿化的基本地质特征;分析了盆地铀矿化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探讨了铀成矿机理;提出了适于地浸的砂岩铀矿的七个地质条件,并据此对盆地铀成矿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四片有利于成矿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2.
在各种沉积环境标志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于伊犁盆地含矿主岩属冲积扇快速入湖的湿地扇沉积相模式;确立了铀成矿的有利相位;深入研究了层间氧化带特征、卷状矿体的分带特点及铀矿化空间展布规律;应用U-Pb同位素方法,获得了19Ma,12Ma,1.0Ma几个成矿年龄数据;详细地论述了砂岩型铀矿形成的诸多控制因素;总结了该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机制及成矿模式。最后,对盆地远景区划分和今后工作提出  相似文献   

3.
洛德夫(Lodeve)盆地位于法国(France)中央地块(Massif Central)南缘,盆地内砂岩型铀矿床主要分布在盆地北部,主要为构造-岩性控制型砂岩型铀矿床。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洛德夫盆地砂岩型铀矿床的成因模式。盆地内砂岩型铀矿有三种铀矿化,铀矿化主要受构造控制,盆地内ENE-WSW向断裂为主要控矿构造;矿化同时也受控于岩性,含矿层均位于二叠系奥顿阶(Autunian)中下部。在此基础上盆地内铀矿成因较为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铀成矿具有成岩早期还原吸附、成岩晚期富集沉淀及后生热液成矿三种成因,分别与三种铀矿化相对应。  相似文献   

4.
从古构造、古地理重塑入手,系统分析伊犁盆地各沉积时期的沉积建造特征,并探讨其与砂岩型铀矿的关系。研究表明,伊犁盆地双基底建造形成了盆地的富铀基底,盆地早—中侏罗世在弱伸展环境下形成的暗色含煤碎屑岩建造成为盆地的含矿建造形成期,盆地晚白垩世—新近纪在弱挤压环境下形成的红色碎屑岩建造有利于铀的后生改造富集成矿。经统计分析表明,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化与含矿层的沉积相类型、单层砂体厚度及岩性结构等建造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查干诺尔盆地位于海拉尔盆地群西部,发育于额尔古纳前寒武纪中间地块之上。该区有利的区域铀成矿地质条件是:盆地西部是最具砂岩型铀矿成矿远景和潜力的单斜构造区,具备成矿的铀源、古气候和含矿主岩条件,发育完善的补给-径流-排泄地下水动力系统;航空放射性测量、地下水水中分析测试,以及地面伽玛能谱测量的铀含量高低,在研究区内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本文通过地质调查、水文和物化探测量,结合钻探成果,综合分析了查干诺尔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远景,并厘定了5片成矿远景区,即古宁浑迪、冲果勒浑迪、哈沙廷呼都格、安达特浑迪和那尔图远景区。  相似文献   

6.
在各种沉积环境标志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伊犁盆地含矿主岩属冲积扇快速入湖的湿地扇沉积相模式;确立了铀成矿的有利相位;深入研究了层间氧化带特征、卷状矿体的分带特点及铀矿化空间展布规律;应用U-Pb同位素方法,获得了19Ma,12Ma,1.0Ma几个成矿年龄数据;详细地论述了砂岩型铀矿形成的诸多控制因素;总结了该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机制及成矿模式。最后,对盆地远景区划分和今后工作提出具体建议,强调了盆地西南缘,尤其是512矿床与511矿床之间地段应为今后工作的重点探索区。  相似文献   

7.
布雅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南缘有利的铀成矿地段。在简析布雅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已知铀矿化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宏观地分析了盆地形成铀矿化的地层、构造、水文地质及铀源等条件,以构造为主线初步总结出该区铀成矿的载体形成、初始铀富集、相对停滞和破坏及叠加富集4个阶段,独特的构造演化促成了铀矿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白音套海盆地位于扎兰屯铀成矿远景带中部,处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交汇部位,经历了中新生代多旋回构造-岩浆作用,具有较大的找铀前景。通过分析盆地基底、盖层、构造、热液蚀变、铀矿化特征等方面铀成矿地质条件,并与邻区俄罗斯斯特列措夫铀矿田进行对比,认为盆地与其有相似成矿条件,具找矿潜力,指出盆地中部基底隆起区NE向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带与暗色岩墙脉体发育部位,盆地内部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带交汇部位与火山机构复合部位,且次火山岩体厚度大或体积大、分布广的地段为有利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9.
托云盆地位于塔北中吉边境南侧的托云凹陷,为天山造山带强构造区内的山间裂谷盆地,盆内构造变形强烈。近年在托云盆地中侏罗统杨叶组中首次揭露到深部工业铀矿体,但盆地整体还处于找矿"空白区"。通过对托云盆地含矿目的层、构造和后生蚀变等地质特征分析,认为区内含矿目的层受控于山前陡坡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含矿砂体多发育强烈的高岭土化和碳酸盐化蚀变组合,矿体形成于层间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铀成矿主要受控于古新世至始新世的北部控盆构造斜坡带,渐新世后的构造改造作用使得深部赋铀矿体和氧化带发生"改造"。通过"露矿"找矿,反向寻找构造稳定埋深区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化的铀矿找矿思路,将为本地区以及强构造区指示出铀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潮水盆地西部半槽河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潮水盆地西部半槽河地区区域地质特征及铀成矿条件分析,认为相对稳定、适度抬升的盆地构造背景有利于后生含氧、含铀水的渗入改造及铀的迁移和再富集作用;盆地北部蚀源区变质岩中含有品质铀矿,长期隆升的古老蚀源区为盆地成矿提供了丰富的铀源;目的层中侏罗统青土井组为温湿气候下的扇三角洲沉积环境,扇三角洲平原河流相主砂体是铀富集成矿的有利赋矿空间;区内经历了多次后生氧化改造作用,氧化带规模较大,氧化带前锋线附近是铀矿体聚集、赋存的有利部位;矿化一般产在潜水氧化带底部和层间氧化带上、下翼。半槽河地区具备良好的砂岩型铀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
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店头铀矿床为研究对象,总结研究区地层、构造、油气渗出和铀矿床特征,从油气渗出、氧化渗入、铀矿体与断缝体及铀-油气相互作用四个方面探讨了油气渗出作用与铀成矿关系。认为店头地区发育系列NEE向、近EW向断缝体,是深部延长组油气向上运聚的主要通道,伴有油浸、脉状石膏和黄铁矿等;油气渗出作用表现为油浸砂岩、褪色蚀变砂岩和地沥青三种样式,其中铀成矿期形成的地沥青或凝胶化有机质对铀沉淀富集起关键作用,成矿期后形成褪色蚀变砂岩或油浸砂岩只是对铀矿起到保矿作用;放射性元素对地沥青和凝胶化有机质催化热解作用,有机质活性及还原吸附能力增强;矿石中沥青铀矿或铀石围绕凝胶化有机质或黄铁矿赋存,具有多期环带状产出的特点,伴生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等中低温热液硫化物;渗出流体长期作用下的水-岩反应致使直罗组砂岩总体硬度大,密度较大,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认为店头地区铀成矿受渗出还原作用与渗入氧化作用动态作用成矿,形成高品位铀矿化,NEE向和近EW向断缝体是区域铀成矿关键控矿要素。旨在进一步阐明店头矿床铀成矿机理,识别并构建区域铀矿找矿标志,为选区和铀矿勘查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小兴安岭北东段火山岩型铀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兴安岭北东段地处环太平洋成矿域与古亚洲成矿域叠合区,经历了中新生代以来的火山-岩浆作用,是火山热液型铀矿床的有利产出部位。通过分析小兴安岭北东段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对比俄罗斯卡缅努什火山机构拉斯托契卡矿床,提出NE、NW向和SN向的贯通性基底断裂,以及晚中生代火山塌陷盆地和潜火山岩浆活动中心为该区铀成矿有利地段。铀矿化受溢流相霏细岩、流纹岩、流纹斑岩,以及喷发相凝灰岩,火山侵入相霏细斑岩、花岗斑岩、闪长斑岩和闪长玢岩控制。本区的南峦、宁远村、汤源和翠峦等火山塌陷盆地是铀成矿最有远景的盆地。  相似文献   

13.
以构造地质学和水成铀矿理论为指导,从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形等两方面分析伊犁盆地南缘铀成矿构造地质条件,认为由新构造运动引起的次级构造变动是控制和改造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主导因素,而且构造作用在伊犁盆地南缘东、西部存在着差异性。西部主要是中新生代次级构造运动造成掀斜使盆地边缘部分地层暴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有利于大型铀矿床的形成;东部以断裂和褶皱构造变形为主,不但使地层暴露地表而且使铀重新分配,有利于中小型铀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深入探讨了在覆盖区开展遥感地质研究的思路、方法和途径;讨论了如何运用遥感数据处理(如遥感微弱信息处理)方法,结合各种资料综合解译技术,破译覆盖层下部地质层体信息和进行成矿预测。并以伊犁盆地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解译各种控矿因素;圈定控制铀矿分布的隐伏产铀建造;鉴别与沉积环境及矿化富集有关的隆起和凹陷;识别控制盆地形成和发展的断裂(包括隐伏断裂)构造;解译与铀矿化富集和保存有关的相对稳定区和相对活动区以及区域排泄带。研究结果表明,遥感技术在覆盖区成矿预测的应用是可行的。并为该区进一步铀矿普查与勘探优选了六片靶区。  相似文献   

15.
深入探讨了在覆盖区开展遥感地质研究的思路、方法和途径;讨论了如何运用遥感数据处理(如遥感微弱信息处理)方法,结合各种资料综合解译技术,破译覆盖层下部地质层体信息和进行成矿预测。并以伊犁盆地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解译各种控矿因素;圈定控制铀矿分布的隐伏产铀建造;鉴别与沉积环境及矿化富集有关的隆起和凹陷;识别控制盆地形成和发展的断裂(包括隐伏断裂)构造;解译与铀矿化富集和保存有关的相对稳定区和相对活动区以及区域排泄带。研究结果表明,遥感技术在覆盖区成矿预测的应用是可行的。并为该区进一步铀矿普查与勘探优选了六片靶区。  相似文献   

16.
与我国新疆自治区紧邻的中亚地区有许多著名的产铀盆地,其区域成矿条件研究得较深而过去缺少这方面的系统报道。本文根据有关资料编译而成。着重介绍中克兹尔库姆、锡尔达林、楚-萨雷苏和费尔干4个主要盆地砂岩铀矿区域成矿条件,包括区域地质位置、构造运动、盆地基底地层岩石、盆地盖层及含矿围岩、盆地水动力及水化学、岩石后生蚀变作用及其与矿化的关系等6个方面。希望通过借鉴邻区的成矿条件能对当前我国西部地区铀矿区调普查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松辽盆地是我国北方主要产铀盆地之一,但是盆地北部铀矿工作程度较低,近几年核工业系统在盆地北部进行系列铀矿勘查工作,由于铀成矿条件不明确,严重制约了松辽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的勘查和预测工作。前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研究区西部和南部,北部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对盆地的构造演化未进行系统性分析;目的层的砂体空间展布特征尚未明确;对目的层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未进行系统论述等。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野外地质调查、典型钻孔岩心编录、连井剖面和铀源情况进行分析,结合研究区的构造演化,深入分析铀成矿有利条件,明确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四方台组、姚家组为主要找矿目的层。认为:目的层具备含铀性较好,砂体具有平面分布广、侧向连通性好的特点,且后生改造作用明显。在此基础上圈定了目的层有利砂体的空间展布,并明确了岩石地球化学的空间分布规律,优选了讷南—通南、林甸和拜泉—三道镇3片铀成矿有利地区,为铀矿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控铀构造-蚀变带研究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塔里木盆地北缘巴什布拉克地区的控铀构造-蚀变带遥感信息增强和提取技术、构造-蚀变带的影像特点、地质特征;讨论其成因机制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通过应用遥感信息与野外地质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巴什布拉克地区铀矿床是受构造-蚀变带控制的新认识。且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审视了该区控矿的主导因素和分布规律,对该区的进一步铀矿找矿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9.
潮水盆地北缘断块构造特征与砂岩型铀成矿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潮水盆地北缘宝家井、阿右旗—唐家沟和陶家井3个地段断块-斜坡带的特征及其成矿条件,认为正向斜坡带有利于蚀源区的含铀含氧水进入盆地盖层的层间,有利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反向断块-斜坡带和掩埋型断块-斜坡带不利于含铀含氧水进入层间,从而不利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因此,阿右旗—唐家沟地段是铀成矿有前景的地段。  相似文献   

20.
对桂北地区的重磁场特征,深部构造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尤其根据地球物理研究,讨论了铀的成矿特点,涉及到铀源体、花岗岩浆的热力和机械力对铀矿化的作用、深部地质作用、热液作用、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形成环境、黄铁矿的来源及其对铀矿化作用、震旦-寒武纪和泥盆纪地层的铀成矿问题以及铀成矿的简单模式。根据铀矿化与地球物理场的联系,以及由重磁场研究推测的成矿地质环境,建立了物理-地质模型,进行了铀远景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