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针对现如今计算机技术与专业操作能力对于各个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巨大这一状况,根据当代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各自教学中的利弊以及基本特点,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运用中的创新能力,以获得计算机教学和技术教学水平的提高这一目的出发,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课堂当中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具体阐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在课堂当中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计算机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
张月琴 《高等工程教育》1999,13(1):22-24,53
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特别是我国经济体制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21世纪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兼通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培养适应性强、专业基础宽、综合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人才.就是当前计算机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最近教育部公布了全国专业目录调整方案,将计算机本科合并为一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是对高校计算机专业重新定位,确定培养目标,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和市场发展需求的一个挑战,更是高校总结历年来教改的经验,全面修改和调整专业教学计划,确定新的培养模式、规划课程的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而我国计算机科学教育起步较晚,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革。在探讨计算机科学教育的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技工院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提出计算机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的新思路,以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4.
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成为计算机领域的专门人才,而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针对此目的,目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都需要做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只有如此,才能将学生培养成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如何通过科学地制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实验室和教师队伍,指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办特色专业、发展学科建设的可行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分两条路走。第一,培养计算机科学人才,需培养目标是为学生在计算机科学的理论方面打好基础,对计算机的设计与结构有较好的理解,特别强调的是在各个层次上的运算算法的设计与分析,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所以数学在计算机科学方面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探析实践能力培养在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素莲 《硅谷》2010,(19):111-111
社会各行各业都在迅速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已经大大提高,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增长,对其相关的专业技术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出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教学作为培养计算机人才的重要途径,不仅仅只是停留在传输专业知识的平面上,如何让这类人才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解决更多的问题,成为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此,就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作为以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不能简单地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而应认真地开展市场调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就业状况以及本校的实际来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并按照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围绕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对课程结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岗前实践作相应调整,培养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建立以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特征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基础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是高校的历史使命。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教育的入门课程,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分析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的基础上,阐述在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说明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工程图学(画法几何、机械制图、工程制图)是高等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随着计算机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遍及各行各业。在工程设计中从手工设计、绘图转向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绘图(CAG)。CAD技术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科学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计算机科学的硬件和软件成果,大大提高了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绘图工作质量和效率。以Auto CAD绘图软件为代表的普及型软件已经被工程设计人员广泛采用,并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绘图方法。为了适应这一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面向未来的跨世纪工程设计人才和社会急需的“能力型”人才,我们把计算机辅助设计内容引人传统的工程制图课,促进了工程图学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讨论了交叉学科发展趋势下,应如何依据学科优势,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前提下,把专业知识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从交叉学科角度出发,对交叉学科与专业关系及创新人才培养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健 《中国科技博览》2014,(45):112-11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方式之一。高校计算机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大力实施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高校计算机专业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意义,然后详细分析了基于校企协同培养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测绘专业是与现代高新技术紧密相关的学科。空间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都在影响着测绘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同时对测绘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现代测绘的内涵,针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技能,提出人才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刘刚 《中国科技博览》2014,(24):243-243
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出发,针对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式以及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为建立计算机专业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意表现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对各设计院校调研的基础上,科学设置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模块选修课、毕业实习等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以实现艺术与技术统一,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意表现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对各设计院校调研的基础上,科学设置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模块选修课、毕业实习等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以实现艺术与技术统一,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对《工程热力学》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工程热力学是能源工程、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材料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等领域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是培养涉及能源特别是与热能相关的各领域中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基础,也是培养21世纪工科学生科学素质的公共基础课。笔者就如何提高工程热力学教学效果提出几点看法,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8.
简述国内外包装工程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南京林业大学进行"学以致用,科学与艺术相融"创新性应用型包装人才的培养模式所取得的成果,突出了该校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的办学特色,希望促进我国包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型人才。如何强化学生的操作水平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社会输送与时俱进的计算机人才,让中职毕业生拥有更强的竞争能力,是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本文就我校引入“校本证书”考核对计算机科目教学改革,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20.
卢娟 《硅谷》2009,(20)
大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是整个大学阶段的所有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而大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大学计算机教学的基础部分,它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不仅应该随着大学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步发展,而且还必须结合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特点,着力于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着力于学生"计算机意识"的培养,重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应当从过去的操作技能的培训逐步过度到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作为专业工具的重要作用,熟悉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过程、方法和掌握获取专业软件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