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辩证法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玖荣 《包装工程》2007,28(2):174-175
从包装设计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入手,对包装设计的创新及功能、包装设计与人类生存环境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包装设计中,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探索包装设计与人类、环境的内在自然规律.将自然辩证法注入到设计理念中极为重要,具备深刻思考的设计才是有价值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李鸿捷 《上海包装》2023,(8):188-190
三维动态展示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对教学流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革新非常明显。以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为切入点,对传统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三维动态设计应用于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课程教学的设计思路,以期为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发展与创新拓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当代商业包装设计中的 “超平” 理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桦 《包装工程》2015,36(2):34-37
目的研究"超平"理念在当代商业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将"超平"理念影响下日本亚文化(动漫、卡通等)设计语言引入到当代商业包装设计中,对当代商业包装多视点二维图像化、包装材料的轻质化、透明与超透和包装的符号化与装饰性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结论通过对商业包装设计中"超平"理念的研究,开辟了"超平"在当代商业包装设计的交互应用,促使包装设计新形式、新观念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设计方向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在互联网经济形式下如何进行设计专业的教研教学活动,毕设中包装设计课题该如何定位和拓展提出了思考和探究。作者认为只有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确立新的教育观念并融进整个教学体系中,才会在实际教学的方方面面得到重视和实施,才会有新的教育形式和设计语言的探讨和产生,才会更好的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下对平面设计的要求。作者以毕业设计中包装设计课题的教育方向作为研究与思考对象,阐述了毕业设计中包装设计方向的定位与探究的重要性。并展示了作者作为导师如何开发学生的潜能,打破专业设置上的界限,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和推介力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伴随着中国消费市场出现的礼品包装过度的现象,目前消费者越来越难购买到简单合理的节庆礼品包装。对此引发了对绿色理念和节庆礼品包装设计关系的思考。方法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原始包装形式获得的灵感来源,用现代绿色包装理念的角度重新思考节庆礼品包装设计。本文通过对月饼包装再设计的案例分析,将现代设计要求与传统包装形式的优点相结合,设计重点从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夸张的外观上转移到包装的文化传承和功能结构上。因此,本文旨在包装设计在礼品性特征和绿色理念下的设计新思考,趋于简单合理的节庆礼品包装设计更能达到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陈伟 《包装工程》2019,40(20):63-66
目的 研究宜人性设计理念在食品外卖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阐述食品外卖包装融入宜人性设计理念的可行性与紧迫性,从包装材料、包装结构、包装外观入手,探讨了食品外卖包装宜人性设计的设计方法。以“亲兄弟”食品外卖包装设计为例,将宜人性设计理念运用到设计实践中进一步论证。结论 宜人性设计理念使食品外卖包装具有更强的审美性、功能性和人文性。使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情感得到关怀,同时也符合绿色环保理念,提升了环境与人文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7.
徐晴 《包装学报》2012,4(4):71-74
民间美术多维时空、符号化的思维方式,均衡对称的造型特质,设色艳丽、喜用红黄色的用色习惯等,给现代包装设计提供了诸多的创作灵感。在包装设计中运用多维时空的思维方式,采用独特而奇妙的组合,寻求新的构图意向,可使设计灵活而富有创意;运用符号化的思维方式,将民间美术中各种符号化形象,尤其是吉祥符号化形象,融合进各种包装设计,可突显设计的民族风格。同时,在包装设计中运用民间美术"天圆地方"、均衡对称等造型方式,可营造出庄重大方的审美感受;借鉴其设色艳丽、喜用红黄色的用色理念,并将其与商品的特性相融合,可创作出独具特色的包装形式。  相似文献   

8.
朱兵兵 《绿色包装》2024,(3):130-133
随着人们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包装设计的绿色环保。相关企业在进行产品包装设计时,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通过运用绿色设计理念,对包装进行优化设计,对产品的功能、外观、结构等进行综合考虑,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产品包装中。本文对绿色设计理念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更好地实现包装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市场意识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包装已经从过去单一的保护、储运功能演变成了多方位、多功能、多元文化、信息聚合的传播载体,面对如此变化,包装设计教育将如何摆脱局限于象牙塔尖的困境?特别是设计教育严重脱离市场需求的趋势,是值得大家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几种典型中国传统图案纹样及其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刘小静 《包装工程》2005,26(2):122-124
将中国传统图案纹样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以展现商品的文化内涵与个性是包装设计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文中介绍了几种典型的中国传统图案纹样:铜器纹、彩陶纹、瓦当纹、汉画砖图、方胜盘长,并举例对其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具有地方特色的武当山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彧  刘英婕 《包装工程》2008,29(5):81-84
以"地方特色"为主线,以现阶段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并研究了国内外旅游纪念品包装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对武当山现有纪念品包装市场调研与问卷调查得到切入点,形成一套理性的设计方法.将武当文化,道教文化,武当风景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元素运用到包装设计之中.强调系列化设计与品牌形象塑造,对武当山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形成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李燕 《包装工程》2020,41(10):280-283
目的中国传统设计文化是先人在造物过程中逐步形成并积累出来的设计经验、方法、思想,以及审美思想的结晶。有许多经典的设计理念、方法、思想,值得学习、借鉴,并将之融合于现代包装设计之中,使包装的产品融入地域化和民族化的特征,并将包装设计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对外界进行民族文化输出。方法将传统设计元素与包装设计融合出新的文化韵味,从传统绘画中的"气韵"和写意、传统故事中的意念和神韵等方面分析传统元素与包装设计的联系。并从抽象化传统艺术形态、简化传统图案、精炼传统造型等方面,阐述了传统艺术元素与包装设计相互融合与渗透的设计原则。结论从中国传统艺术中提炼设计元素融合于现代包装设计中,探究在其影响下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将传统艺术元素有机地、巧妙地融入到现代包装设计中,不仅丰富了包装设计的感染力、传播力,而且还赋予了商品较高的文化内涵价值,用现代包装设计语言、理念来传播并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精神,使传统设计文化在包装设计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和深化,让国内的包装设计走向前沿,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量消耗与产出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明显。现今的产品大多需要包装,包装的设计也消耗了较多的能源,那么为了使得产品的生产更大限度的节省能源就需要对其进行绿色设计。本文将详述绿色设计的理念及原则、绿色设计包装的材料选择以及绿色设计理念在包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4.
吴昌松  王昕霞 《包装工程》2021,42(12):283-288
目的 探讨水墨艺术在白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和创新途径.方法 白酒在中国是大众饮品,拥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内蕴.白酒包装是酒文化的一个重要信息载体,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从文化艺术的角度去思考白酒包装设计,赋予白酒包装文化意蕴是提升白酒品牌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围绕水墨艺术在白酒包装设计中的表现应用,先对白酒包装设计和传统文化的结合进行分析和思考.然后重点研究水墨艺术在白酒包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思路和方法,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结论 水墨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将其融入到白酒包装设计当中,可以为设计提供丰富的设计灵感和源泉.  相似文献   

15.
基于“和合”文化的包装设计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易平 《包装工程》2016,37(12):16-19
目的将传统"和合"文化引入当代包装设计进行思考,为"和合"文化在当代包装设计中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方法从美学的视角解读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提出"和合"文化在当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结论 "和合"文化的包装设计新路径,着重于对中国传统"和合"文化进行再认识和再创造,在现代的审美中赋予其时代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16.
视觉障碍群体的人性化包装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视觉障碍群体在现实生活中对产品包装的要求出发,将人性化设计理念引入到包装设计中。通过对视觉障碍群体的认识,分析了视觉障碍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探讨了由这些生理和心理特征引发的包装设计要求,提出了文字信息设计、包装色彩设计、嗅觉感知设计、包装外型设计的人性化包装设计策略,让视觉障碍群体能更好地"自助"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包装对环境影响的现状下,简述绿色包装为何是未来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和转换包装设计理念的必要性。选取绿色包装设计方向中对包装的循环再利用,即赋予包装"第二次生命",延续其使用历程,减少资源利用。对包装作为产品一部分的"第二次生命"的表达方式的思考,而且以增添环保信息的方式引导感知人们关注和使用绿色包装。  相似文献   

18.
优秀的包装设计追求形式与功能的平衡,从早期设计“少即是多”的理念到现如今无意识设计概念的应用,其理论发展中与传统道家核心思想观念“无为而有为”的文化思想不谋而合,即追求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的设计方式。分析传统观念、现代无意识理念在包装设计中所体现的特征与共性,有助于在商业利益为导向的设计环境中体现以人为本、去繁化简的正确设计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论包装设计中的"和而不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涛 《包装工程》2006,27(3):220-221,225
"和而不同"是包装设计中的一种设计理念.它不仅在传统文化上追求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感,而且与时代同步,成就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文中先从包装的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包装的文化优势和情感的运用,并举很多例子说明,使包装文化理念在设计思维中能有转变,进而阐述了包装设计的"和而不同"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文章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包装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包装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模式是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以往传统的包装设计教学中,专业覆盖面太窄, 知识老化,教法陈旧,目标不切实际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包装设计课程的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