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传统年画的审美意蕴始终与各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需求一致。21世纪的今天,数字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从互联网平台到手机平台,媒体形态不断更新,为中国传统年画提供了更广泛的传播途径。新媒体的发展可以促进年画的传播。把传统的年画艺术与现代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应成为当代年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新媒体时代新兴的新闻传播方式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介绍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的新特点,探讨了移动互联网新闻传播的新途径,论述了移动新媒体多层面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对传统媒介在新闻传播方面存在的影响及推动作用等,指出传播终端、阅读方式、操作形式的改变等对旧的媒体平台造成的巨大冲击,分析得出移动互联网时代催生出的第五媒体对新闻传播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并促进了媒体融合的新态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投资准人的开放,进军新媒体业务领域、构建新媒体运营模式成为各级广电布局产业发展的战略首选。新媒体的崛起势已势不可挡,改变了传媒市场的格局。如何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创新信息传播方式,快速有效的与新媒体融合是未来传统媒体生存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探讨了广电媒体如何与新媒体相融合,及新媒体在广电媒体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做了初浅的论述,仅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崛起,作为传统纸质媒体的报纸受到极大冲击,导致发行量、受众人数等逐渐萎缩,报业印企生存发展也步履维艰。针对报纸数字化和全媒体化的发展趋势,传统报业印刷企业应积极探索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之路,充分利用新型互联网技术优势与传统报纸实现融合发展,通过数字印刷创新融合发展、多元化经营理念和开拓新兴业态业务等措施,提升报纸在信息传播上的多样性、互动性,积极应对新媒体对传统报纸的冲击,在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助力报纸的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5.
鲁仕贵 《包装工程》2019,40(4):273-276
目的探究新媒体艺术的特征、优势及其在视觉传达中的语言形式与发展策略。方法从媒体形式的发展进程谈起,结合新媒体艺术的变异性、发散性、连结性等基本特征,分析其应用于视觉传达中的必要性,再结合网页设计与广告设计领域的新媒体艺术语言表达进行探究,最后总结出其由单项传递信息向信息交互设计、静态设计向动态设计、物质性设计向非物质性设计转变的趋势,并对广大设计师的相关设计提供思路。结论新媒体依靠新的科技成果结合数字技术给视觉传达设计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传统的艺术创作与表现形态的转变,提升了视觉传达艺术的实际价值,在满足人们个性化、多元化审美需求的同时,带动了整个媒体艺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媒体融合这个概念在一年内异军突起,成为了很多媒体的改制方向,同时,也是在一年之间,“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随着新媒体的火爆应运而生。电视新闻是许多电视台生存的基础,本文以“互联网思维”为出发点,从UGC的引入探讨新闻采集模式的多元化到节目制作的互联网化,再到适应融媒体环境的全能型记者培训三个方面探讨电视新闻栏目的发展,并试探讨传统媒体如何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更好的发展自身。  相似文献   

7.
“虚拟年画小铺”APP用户体验设计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张梅逸  郑阳  覃京燕 《包装工程》2015,36(24):52-56
目的进入信息时代,生长并根植于农耕文明下的传统木版年画,面对互联网经济形态以及自媒体、新媒体等进行文化内容的再设计,并借助UGC用户自产生内容的模式,进行本土文化内容的传承与传播,成为文创产业研究的重要命题。以传统年画为信息内容,研究用户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祈福内容的变化,并借助交互设计的方式,通过UGC模式,提升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用户新体验。方法根据对年画纹样的提取,采用文献分析方法研究其发展现状,归纳总结与对比研究当前文创类APP的成功设计案例。结果结合文化传播理论以及用户体验设计实践,对年画的信息内容和UGC的交互流程进行设计分析。结论以"虚拟年画小铺"APP用户体验设计为方向,依靠用户的情感内容,移情转化为交互式的年画信息内容,并进行自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设计。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市场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媒体行业的生存、发展和完善都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更是给媒体行业的发展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种环境之下,传统纸媒和新媒体只有通过互补实现双方的融合发展才能维护其健康和长久的发展。为此,本文首先详细的说介绍了双方各自的优缺点,认真分析了其走融合发展之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具体分析了实现融合入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媒体界的完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意味着新媒体时代的带来,暴露出了传统媒体的一些弱点和局限性,如受众人群的局限性、传播方式的局限性、播出时间的局限性,等等,这导致传统媒体的生存出现困境.为了顺应新媒体发展的趋势,传统媒体应该进行一定的创新与变革,从而积极探索其与新媒体的融合对策,从而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重要渠道.本文以传统媒体中的电视媒体为例,探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逐渐发展起来的媒体形式,它依靠新的科技成果结合数字技术,给人们带来了高品质的独特的视觉、感官的享受。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一个合适的载体,将要表达的信息进行表现型设计后通过载体传达给眼睛。将新媒体和视觉传达设计紧密结合,是现代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的必然选择,它将逐渐提高新媒体的艺术导向,实施精品、品牌化战略,带动整个媒体艺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广玉  孙欣为 《硅谷》2011,(3):11-12
网络视听新媒体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复合型文化产业,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但是,处于产业高速发展期的网络视听新媒体产业也面临着诸如盈利水平较低、成本压力较大、人力资源需求庞大等问题。以上海网络视听新媒体产业为例,探讨产业集群发展在提升网络视听产业整体竞争力的作用,并提出构建四大机制的方式来促进网络视听新媒体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不断发展,高校校园网络媒体发生了新的变革,网络新媒体不仅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而且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活力。新媒体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源,“新媒体”时代带来的不仅是人与人沟通交往方式的变革,也为高校校园媒体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简洁、直观、有效的方式。本文对高校新媒体如何有效引导青少年的思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张玉凤 《包装工程》2020,41(14):252-256
目的为我国新媒体融合视阈下视觉传达设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良好对策,对新媒体视阈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新媒体视阈下视觉传达设计的特征和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找到新媒体视阈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方向。结论在新媒体视阈下视觉语言和视觉层次的启示下,进一步指出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要适当的运用数字媒体技术来构建视觉元素信息传递的完整性以及视觉图像语言结构的丰富性。为了更好地适应数字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传播特点,应加强视觉语言传播在当代数字新媒体中的应用。指明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工作者在设计作品时可以利用数字新媒体技术将传统设计理念与创新表现形式相融合,为视觉传达设计带来崭新的创作空间,从而来寻求创新的无限突破。  相似文献   

14.
刘花弟  王宗辉 《包装工程》2022,43(6):186-192
目的 在互联网时代语境下,新媒体以其传播高效、方式多样、交互便捷等特点赢得了更多用户空间。研究在新媒体视域下字体设计相较于传统媒介的变化和优势,以及新媒体视域下新的字体设计创作手法。方法 针对新媒体对当代字体设计的多方面影响,包括表现手法、实现途径及需求变化的对比分析,研究其在新媒体视域下的变革与未来的发展。结论 新兴的技术手段对字体设计的影响越来越深,也影响着字体设计创新的方向与设计手法。新媒体视域下的字体设计不再是单向的基于传统媒介的设计,而是多维的、动态的,将时间、空间及抽象的视觉情感元素融入其中,借助新兴的技术手段和平台,注重字体设计的体验和互动,可以使其变得更加贴近受众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15.
陈哲 《包装工程》2020,41(20):280-283
目的 探究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视觉传达设计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从融合视角深入挖掘两者的相关性及具体的发展路径。方法 以新媒体艺术的产生为背景,探讨其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全新体验和巨大变化,借此引出新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作用及影响,接着以新媒体中视觉传达设计的情感性、互动性、多维性特征为基点,分析新媒体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融合的必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最后分别从广告设计、标志设计逐一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探究新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具体结合方式。结论 新媒体依靠新的科技成果结合数字技术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所呈现的艺术设计效果达到了传统设计无法实现的艺术效果,既给受众带来了高品质的视觉、感官享受,又以此为支撑,有效带动了整个媒体艺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进入信息革命以来,数字技术支撑和拓展了视听艺术新的发展方向;产业和受众对视听媒体及艺术的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为此,进行教育改革方面的学术研究就可以提升数字视听媒体高等教育专业的发展空间和水准。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法、比较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等方法,对传统媒体和数字视听新媒体的发展历史和技术要点进行细化分析,并结合中国高等教育院校的专业分类和发展历程,对广播、电影和电视的工业体系、产业链和体制进行剖析,发现了当下数字媒体视听领域存在的革命性契机。抓住机遇展开有传统、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数字视听媒体高等教育的专业改革,不仅能够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更能推动国际化的视听媒体新形态产业,为新时期中国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增加更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网融合是科技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三网融合使电视从一个独立的产业走上了与互联网和电信业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道路,给传统电视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电视媒体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在分析三网融合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三网融合给电视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若干推动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业快速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没有普及之前,都市报在任何一个城市都是最强势的内容提供者和服务提供者。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一切改变了。在全媒体环境下,如何保持都市报的优势或者说延缓都市报衰亡,本文结合从业经验及目前都市报发展的现状,阐述都市报在新媒体时代下的问题,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简述新媒体发展对策,提出了创建覆盖社区的全媒体信息网,以保持都市报在民生新闻,乃至整个媒体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媒体融合环境下,电影行业应通过应用新兴技术、推进信息化升级等方式提升自我实力,并通过和互联网媒体的深度合作再造新价值。本文论述了电影产业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提出了电影行业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通信领域的新兴技术,推动电影行业信息化升级的具体措施;论述了电影行业应充分应用激光放映、沉浸式声音等新兴视听技术,提升视听质量和观众体验质量,并积极和其他新媒体进行合作,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微信等新兴媒体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以快速的传播速度冲击着传统新闻行业。作为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从当前新媒体崛起的形势、新兴媒体崛起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所面临的挑战、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