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院碳酸盐岩研究室与川西北矿区协作对川西北地区米仓山南缘二叠系沉积环境与相研究过程中,于广元、旺仓、南江等地陆续发现生物礁,造礁生物组合有的以串管海绵为主,有的以纤维海绵为主,有的以珊瑚——海绵组合为主。附礁生物丰富并保存完整。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了川西北地区早中志留世生物礁系统的组成基本单元。根据耗散结构原理解释了该区生物礁系统的演化机理及其环境对该礁系统所产生的正负效应。  相似文献   

3.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马鞍塘组生物礁的研究和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川西北上三叠统马鞍塘组生物礁野外露头的研究,认为其为深水硅质海绵礁,处于水体较深的环境,根据生物礁序列发育模式,向礁区东侧水体较浅处可能发育浅水生物骨架礁和滩。通过川西坳陷地震剖面的详细解释和研究,在该套层位发现疑似礁型的丘状体,丘状体底部连续强反射同相轴,内部杂乱反射或无反射和顶面披盖式反射说明其为生物礁的可能性很大。目前川西坳陷勘探层位最深为须家河组,这些连带发育的似礁型丘状体对于向较深层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川西北地区早中志留世生物礁发育特征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西北地区早中志留世生物礁,是生活在以陆源沉积物为主的浅海陆棚环境中生屑滩上的点礁,生屑滩的形成为风暴作用所致,其发育受到埋藏反馈作用的影响。大量的陆源物质注入及带入的过剩养料是抑制生物礁发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生物礁储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给礁储层预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经过近几年的研究,黄龙场生物礁储层预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认为生物礁储层的预测不能仅仅靠一种方法,而必须紧密结合地质、地震、测井资料,在研究生物礁发育有利相带的基础上进行地震属性分析、自然伽马、速度、密度、孔隙度等多种方法来反演预测礁储层发育情况,并作相应的精细解释和综合判别,展示生物礁发育规律.预测成果表明黄龙场长兴生物礁呈条带状发育于黄龙场、符家坡地区,并向北延伸至七里北地区.该预测方法给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对川东北地区长兴生物礁勘探开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川南黔北地区下志留统分布广泛,出露好,化石丰富,不同程度地发育了生物礁。通过对重庆綦江观音桥、坡度及其邻区石牛栏组的野外考察和综合研究发现,生物礁主要发育在早志留世中晚期的石牛栏组中、下部(大致相当于中兰多维列期),类型为小型点礁、生物丘及生物层。造礁生物以横板珊瑚、四射珊瑚、层孔虫为主;礁基为生屑滩或瘤状灰岩。礁的发育受区域生态环境条件制约,靠近黔中隆起的浅海缓坡地带,是生物礁生长发育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7.
川东地区上二叠统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区为川东地区,在对其沉积发展史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在川西、川东、川南选择了三个典型的露头剖面,进行地面露头的层序地层学分析,并结合井下(梁向1井)剖面资料划分出基本的二、三、四级程序,进而在研究区内东西向、南北向剖面进行井间层序划分对比,从而建立起川东地区上二叠统层序地层模式,为生物礁的预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广西田林县浪平公社甘洞子石炭纪大塘期的苔藓虫——珊瑚格架礁是1978年我室发现的。1982、1983年又先后三次对礁核、礁侧翼进行了追踪和剖面丈量,证实为一发育良好,具四次生长旋迥的生物格架点礁,填补了石炭纪礁地质发育史上的空白。 一、礁体所处的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9.
在卡林型金矿中有机质常与矿石共生,根据有机地球化学理论,可利用有机质示踪地质热事件。以桂西北卡林型金矿为例,研究有机质的基本类型及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桂西北地区卡林型金矿中有机质对地质热事件的示踪及其与金矿成矿的关系:①桂西北地区各矿区的有机质可划分为原生型干酪根和迁移型有机流体两种基本类型,其中,迁移型有机质主要为凝胶化有机质,主要是地层原生有机质在地质热事件的影响下由于热降解作用生成的有机流体的残余物,其形成、演化与成矿关系极为密切;②桂西北地区卡林型矿区地层中的有机质成熟作用由矿体向近矿围岩、再过渡到矿体外围,其氯仿沥青A含量及其A/C值由大逐渐变小,反映成矿过程中,成矿的地质热事件对于地层原生有机质影响所产生的热效应,从矿体到外围地层逐渐减弱;③地质热事件对于金矿区赋矿地层中有机质产生了明显的改造。  相似文献   

10.
对大厂矿区生物礁的基本特征作了概述。探讨了大厂生物礁对上覆地层岩相、厚度、矿区含矿构造的影响与制约以及生物礁构造的演译模式。根据大厂礁体内外矿床的特征,讨论了生物礁与成矿作用的联系与矿床的成因问题。  相似文献   

11.
川北地区台地边缘礁横向上划分为前礁、礁主体和后礁三个微相,纵向上可划分为礁核、礁滩等多个次一级微相,不同相带的测井响应特征不同。针对台缘生物礁的特点,从礁后局限海亚相与礁滩相以及礁核相的自然伽马、地层倾角和成像测井特征入手,建立起台缘礁的测井识别技术,并给出利用测井资料确定礁增厚方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川西北上三叠统地层的生物标志物与沉积时的物源、水体深度、盐度、氧化——还原环境的关系。故可以利用生物标志物重建该区古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3.
加快推进体育旅游发展是川西北民族地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迫切需要,不仅关系着"川西北生态体育产业发展区"的开发建设,还关系着"川西北旅游区"的巩固突破。文章在精准把握川西北民族地区发展体育旅游的有利条件基础上,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目标市场需求,总结出休闲康养型、传统节庆型、竞技赛事型三种发展模式,并进一步提出推动川西北民族地区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以期为我国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川西北地区旅游发展的约束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立足于川西北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充分考虑该区域面临的脆弱生态与环境约束,分析总结出川西北地区旅游发展面临的生态承载、设施欠缺、特色衰退、灾害威胁、工程伤害、工业挤压等几大约束,并据此提出了川西北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地质历史演变出发,重塑了川西北盆地梓潼地区沉积物埋藏史、温度史、有机质热演化史;应用TTI值来计算上三叠统天然气资源量,并在计算方法上有所改进;根据计算结果,结合该区地质特征,评价了天然气富集程度。经试用效果良好,可普遍用于煤系天然气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16.
今年3月28日至4月3日四川地质学会,四川石油学会,四川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会在重庆联合召开了首届《生物礁油气藏与其它矿床学术交流会》。来自全国的专家、教授及现场工作者和外国在华研究生共159人,在大会上宣读了三十篇有关礁和与礁有关的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其中我院碳酸盐岩研究室,天然气研  相似文献   

17.
生物礁作为一类特殊储集岩体的出现,曾引起业内人士广泛关注。以地震剖面上的目标时间内波组的“丘状”“透镜状”外形识别生物礁,以瞬时相位剖面上相位错动、畸变等特征确定生物礁边界和顶底,用时差估算礁体厚度的生物礁预测分析方法,对通南巴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四川盆地原油裂解气的有利分布区,利用镜质体反射率古温标重建了四川盆地的热演化史,分析了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原油裂解的有利地温场分布范围及其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各构造单元自三叠纪以来的热流演化是不一致的,川东北地区热流在地质历史时期最低,川中地区热流也较低,而川西北和川西地区热流演化最高,这种差异与青藏高原隆升及峨眉山玄武岩地幔柱有关; 四川盆地在二叠纪时期热流明显高于其他时期,但高热流持续时间较短,这主要受岩浆侵入的影响; 四川盆地飞仙关组原油裂解气的有利地温分布区是不断变化的,侏罗纪末期其几乎遍及整个四川盆地,白垩纪末期其范围缩小,古近纪末期其收缩至川西和川中部分地区,现今范围则最小,主要分布在川西部分地区; 控制原油裂解气分布区的主要因素是古地温场,尤其是地温最高时期的地温场,而与现今地温场的关系并不密切。  相似文献   

19.
华南泥盆纪生物礁及其控制因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南中、晚泥盆世时生物礁非常发育,主要造礁生物为层孔虫及床板珊瑚。按礁体的发育程度及地貌特征,可分为“层状礁”及“丘状礁”两大类。这些生物礁的发育在纵向上有由南而北渐次推迟的趋势,横向上多邻近海槽边缘或陆缘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生物礁的这些特征主要是受海西运动中活动的北西-南东向及北东-南西向两组断裂及其所塑造的以槽围台的古海底地貌、海流、淡水注入等因素的控制。华南泥盆纪海并非单纯的陆表海或陆缘海,而是具有两者的某些主要特征。华南泥盆纪的层状礁与加拿大泥盆纪的“低礁”较为相似,而丘状礁则与加拿大“高礁”及德国的泥盆纪礁类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南方天然沥青,油气苗分布与找油气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中国南方地表广泛分布的天然沥青、油气苗的产出特征、水化学性质及沥青演化阶段入手,结合区域构造、热作用、保存条件与区内已知的油气田对比剖析,对除四川盆地已知油气田以外的中古生界地层裸露区的断拗进行保存条件及地覆构造研究,结果表明:寻找保存条件相对较好,热作用适中的地带进行勘探,可能发现断层圈闭、断高、生物礁气藏以及新生界构造造成岩性圈闭的次生气藏等;在那些保存条件好的地带,可能发现断层圈闭及潜伏生物礁气藏;但在广泛古生界地层裸露区,特别是碳酸岩发育的地带,普遍见天然沥青、油气苗及张性断裂,是找油气的不利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