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秦岭地区金龙山和寨上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石样品中砷、锑含量均较高,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时存在双通道干扰、荧光饱和及荧光猝灭等问题,测定难度大。经过多年对比分析,建立了针对“锑含量高、砷含量低,砷含量高、锑含量低及含有机物”3 种难测试样品的测试方法,可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主要方法:As、Sb 同时测定过程中,对于同一样品,当砷值<10 μg/L、锑值>50 μg/L 时,应采用单道测定;当锑值<1 μg/L、砷值>200 μg/L 时,也采用单道测定;当样品含量较高时,存在荧光猝灭现象,应当用稀释的办法解决;AFS-830 原子荧光光度计为自动进样装置,低含量样品一般可采用自动进样,高含量样品采用手动进样,以保证监控每一个样品;为了方便高含量锑的测定,锑的最高点可取到50 μg/L,但砷浓度达到200 μg/L 时,超出了砷的线性范围,在测定完标准曲线后,去掉砷曲线中超过200 μg/L 的点。  相似文献   

2.
<正>R.R.Samal等研究了质量浓度在0~1 000mg/L范围的As(Ⅲ)和Sb(Ⅲ)对从硫酸盐溶液中电解镍的影响。砷和锑的存在使阴极电流效率降低,同时能耗增加。当加入硫酸镍溶液时,砷和锑都使阴极去极化,导致在更大阳极电位条件下,镍在阴极上还原。X射线衍射仪研究结果表明,As(Ⅲ)和Sb(Ⅲ)  相似文献   

3.
采用以废治废的思路,以砷碱渣为碱源加入到高砷锑氧粉中共焙烧,通过研究挥发气氛、烟尘及焙烧渣中组成成分和As、Sb含量,分析As、Sb转化迁移机理。研究表明,高砷锑氧粉和砷碱渣的共焙烧,能显著减少砷、锑的挥发;当高砷锑氧粉和砷碱渣的质量配比为1︰1时,砷的固化率由10%提高到85%;砷主要以Na3AsO4、NaAsO2、As2O5的形式固定在焙烧渣中,锑主要以NaSbO3、NaSbO2的形式固定在焙烧渣中。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铜电解液中砷锑铋之间复杂化学反应所引起的砷锑分析误差大的问题,在含砷锑矿石的砷锑连续滴定方法基础上,模拟了铜电解液中砷锑的存在环境,开发出适合于铜电解液砷锑测定的双氧水预处理 连续滴定法。首先采用适量双氧水消除As,Sb对砷锑分析结果的影响,再依次加入硫酸和硫酸肼两次冒浓烟至瓶颈,冷却后于盐酸介质中,以次甲基兰 甲基橙为指示剂,先用硫酸铈标准溶液滴定Sb,再用溴酸钾标准溶液滴定As。实验表明,连续滴定法中,适宜的硫酸加入量为20 mL,发烟时间为5 min,滴定锑时的盐酸浓度为43 mol/L,温度为70 ℃,滴定砷时的盐酸浓度为18 mol/L,温度为80 ℃。采用本方法分析合成铜电解液,砷、锑的回收率分别为96 %和104 %。采用该方法分析铜电解生产线上铜电解液,测得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吻合,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12%。  相似文献   

5.
铜电解液中的As、Sb、Bi离子含量是影响阴极铜质量的重要因素,现有的电解沉积法电耗高、铜损失量大,萃取方法和离子交换法存在液量大的缺陷。本文利用SO_2还原As~(5+)和Sb~(5+)、H_2O_2氧化As~(3+)和Sb~(3+)调整化合价,促使砷锑铋形成沉淀阳极泥的原理,进行了二氧化硫和双氧水并流沉淀方法降低铜电解液中砷锑铋杂质离子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单独向铜电解液中通入SO_2可以降低Sb离子浓度,但As、Bi离子浓度的变化幅度不大;单独向铜电解液中通入H_2O_2可以降低As、Sb离子浓度,但也会降低Cu、Bi离子浓度,严重时导致阳极钝化;在最佳条件下,H_2O_2采用滴加方式、加入量为4 m L/L、SO_2进气浓度为0.125 g/L、搅拌速度为250 r/min、反应温度为50℃,并流沉淀技术可以实现降低铜电解液中砷锑铋杂质离子的目的,且不会出现阳极钝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铜电解液高As自净化工业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砷电解液生产高纯阴极铜,两年的生产实践表明,当铜电解系统电解液中As控制在11~12 g/L时,Sb和Bi分别稳定在0.8~0.9 g/L、0.15~0.2g/L之间,As、Sb、Bi自净化脱除率分别为78.75%、94.77%、95.98%。同时,高砷电解对阴极铜质量、A级铜产出率、电解直流电单耗、添加剂单耗均无显著影响。电解液高As电解,大部分杂质锑铋以自净化形式进入阳极泥和过滤渣,电解液中积累的杂质量大量减少,计算表明原电积净化系统处理能力提高30%,净液量减少61.54%,直流电单耗下降15%,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在含砷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氧化剂,35℃~60℃反应后,有效分离其中的锑;再加入石灰乳,常温下反应,将其中的碳酸盐、硫酸盐等除去,并且除去其中0%以上的砷;在加热至0℃~100℃,加入相当于砷重量30~50倍的脱砷剂,反应后冷却,静置,过滤,又能将其中的砷除去%以上;再加入硫酸铁,室温下反应,冷却,澄清,得净化的氢氧化钠溶液,其氢氧化钠含量为60g/L~100g/L,砷含量1.0mg/L。将净化后的氢氧化钠溶液浓缩为氢氧化钠含量2%~6%的固体氢氧化钠,砷含量≤0.05%。该技术流程短,操作简单,实现了对含砷1g/L~5g/L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净化提纯和再利用。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研究了聚合硫酸铁(PFS)对北区地下渗水含锑砷废水的处理效果,探讨了不同铁盐除锑砷效果对照、PFS用量对除锑砷效果的影响、不同碱中和的影响、铁渣中锑砷杂质在水溶液的返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PFS的混凝作用,协同沉淀的吸附作用,可以有效的对含锑砷废水进行处理,处理过程简单,一步到位。小试中,在常温时,PFS用量0.6‰,处理时间30min,pH=7的条件下,废水中锑浓度可以降至0.30mg/L以下,砷浓度降至0.10mg/L以下,达到了《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770-2014)中相关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9.
我国锑矿区土壤锑与砷污染严重,化学稳定化是修复锑砷污染土壤的重要方法。以水稻秸秆为原材料,采用水热法制得比表面积高达33.11 m2/g的铁负载生物炭稳定材料,Fe3+的负载明显促进碳化过程,改善了生物炭的性能。铁负载生物炭对土壤中五价态锑、砷的稳定化效果明显高于三价态。水溶态As(Ⅴ)和Sb(Ⅴ)的稳定率分别为51.22%和58.33%,有效态As(Ⅴ)和Sb(Ⅴ)的稳定率分别为53.67%和52.33%。修复后土壤中非专性吸附态和专性吸附态锑、砷向弱结晶和结晶型铁铝氧化物结合态转化,从而实现锑砷稳定。  相似文献   

10.
巴彦淖尔紫金锌冶炼厂二期改扩建后,中性浸出液采用两段高温除钴三段净化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75~90℃、锌粉添加量0.5~5.5kg/m3、锑盐添加量2~6g/m3,深度除杂效果显著,其中Cu≤0.20mg/L、Cd≤0.3mg/L、Co≤0.2mg/L、Sb≤0.02mg/L,满足48h电积要求。  相似文献   

11.
高砷硫酸铜结晶母液脱砷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硫酸铜生产工艺中砷的富集问题,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砷母液含有约60g/L的As、50g/L的H2SO4和70g/L的铜,实验将高砷母液配酸至100g/L,液固比为4:1,在85℃温度下循环浸出隔膜铜渣,加入试剂A沉淀溶液中的砷,砷与试剂A中的M元素相互作用生成MAsO4沉淀,控制返回浸出液中M的浓度为2.5g/L时,可使浸出液中的砷降低为30g/L,使砷不会在酸浸液中富集,为实现利用高砷母液生产硫酸铜寻找到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无机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山  刘丹 《冶金分析》2006,26(3):1-1
一种新的硫酸亚铁铵-果糖混合还原剂用于钼蓝光度法测定磷。在0.6 mol/LH2SO4介质中,硫酸亚铁铵-果糖将磷钼杂多酸还原成杂多蓝,其最大吸收波长为824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56×104L.mol-1.cm-1,PO34-质量浓度在0~2.4 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除砷和硅外,水样中共存元素对测定没有干扰;加入1 mL 50 g/L酒石酸钾钠溶液可分别消除0.01 mg As(,Si(干扰。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无机磷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铜熔炼渣是火法造锍捕金过程中产生的冶炼废渣,建立渣中铅、锌、镍等杂质元素的测定方法对底吹炉熔炼工艺控制极为重要。实验采用硝酸、盐酸、氢氟酸、高氯酸溶解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铅、锌、镍、锑、铋、砷,选择Pb 220.353 nm、Zn 213.856 nm、Ni 231.604 nm、Sb 206.833 nm、Bi 190.241 nm、As 193.759 nm作为分析谱线。实验结果表明:当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100 mg/L时,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铅、锌、镍、锑、铋、砷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27 mg/L、0.0006 mg/L、0.0009 mg/L、0.0084 mg/L、0.0063 mg/L、0.0144 m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5%~4.45%,加标回收率为98.48%~104.44%。该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4.
以矿渣、钢渣、脱硫石膏和氢氧化钙为主要原料,复配硫酸铁盐制备含铁复配药剂,考察其对土壤中砷和锑的钝化效果,研究土壤中砷、锑和铁的形态分布,土壤物相组成及砷、锑价态的变化,探究砷和锑的钝化机理。结果表明,当含铁复配药剂掺加15%(质量分数)的硫酸亚铁,使用量为20%,搭配质量浓度为2%的过氧化氢使用,砷和锑的浸出浓度分别从69.72和172.67 μg/L下降到6.95和1.61 μg/L。钝化处理后,土壤中砷和锑的非特异性吸附态(F1)分别降低了7.3%和11.7%,特异性吸附态(F2)分别降低了2.7%和0.9%,有效态砷、锑转变成铁/铝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土壤中无定形和结晶态铁氧化物含量显著增加,出现针铁矿和水铁矿相,部分砷由As(Ⅲ)转变成As(Ⅴ),钝化修复后土壤中砷、锑生成Fe-As、Fe-Sb和Ca-Sb沉淀。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两段高温锑盐净化工艺的基本原理,操作条件及生产实践。该工艺可将高钴硫酸锌溶液中的钴从60~90mg/L除至1mg/L以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两段高温锑盐净化工艺的基本原理,操作条件及生产实践。该工艺可将高钴硫酸锌溶液中的钴从60~90mg/L除至1mg/L以下。  相似文献   

17.
高砷锑烟灰的碱性氧压浸出液中,砷质量浓度在25 g/L以上,研究了采用硫酸-铁盐法去除砷。结果表明:铁盐用量为n(Fe)/n(As)=1.75,用硫酸调溶液pH=6,在60℃下反应1.5 h,砷脱除率在99.5%以上,除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基于砷、锑在酸性溶液中的溶解差异性,结合砷锑烟尘和冶炼污酸的成分特征,提出氧化酸浸分砷—湿法还原固砷的砷锑烟尘与冶炼污酸的联合处置工艺。结果表明,在过氧化氢加料系数1、过氧化氢质量分数30%、液固比5、温度30 ℃、浸出时间4 h、污酸酸度1 mol/L条件下,砷的浸出率可达99%以上,所得浸出渣锑含量高达90%,砷含量仅为0.2%,实现了高砷锑烟尘中砷和锑的初步分离;采用氯化亚锡二段还原工艺,在酸度12 mol/L,温度90 ℃,n(NaCl)/n(As)=3,还原剂系数1,反应时间4 h的条件下,砷还原率可达99.75%,反应后液中锑浓度为6.72 g/L,砷浓度仅为0.17 g/L,实现砷和锑的二次分离。  相似文献   

19.
以含H2SO4、As、Sb、Bi的酸性溶液为研究体系,采用化学分析及电化学测试,研究了电解液中锑的氧化还原规律及价态转化途径。实验表明,在铜电解液中,溶解的氧气在一定温度下将Sb(III)氧化,其中砷可显著促进Sb(III)的氧化。通过向电解液中加入适量双氧水可实现电解液中锑的氧化,促进砷锑铋的共沉淀反应。电化学测试表明,加入Sb(III)后,阴极过程在-0.13 V出现还原峰,阳极过程在0.03 V出现氧化峰,随着三价锑浓度增加,阳极过程氧化峰电流先增大再减小。加入Sb(V)后,阴极过程在-0.1 V出现还原峰,阳极过程在0.05 V出现氧化峰,随着五价锑浓度的增加,阳极过程峰电流逐渐增大。采用H2O2氧化方法调节电解液中nSb(III)/nSb(V)至1∶4附近,Sb、Bi在一定条件下脱除率分别达到68.2%和83.7%。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从磷资源回收的碘产品中除氟去杂的工艺机理,设计正交实验得出了富碘溶液脱氟除砷的最优工艺条件及有效方法:在pH为7左右、铝盐量为50 g/L、钙盐量为5 g/L条件下,脱氟率能达到99%,精碘含I2≥99.5%,Pb、Hg、As杂质元素含量均低于1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