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最近拜读了殷建华先生<土工布加筋基础的一维非线性模 型>(以下简称"原文”)一文,该文发表于贵刊20卷第1期(1998 年1月).笔者对"原文”中公式进行一番推导之后,发现与"原 文”中公式有些不同,现将推导过程写于下面,希望能指正. 对于"原文”图2中的单元1,竖向力的平衡有 式中 代入式(1)得 对于单元体3,同理可推导出 此处与"原文”中式(4)有正负号的区别. 对于"原文”图2中的单元2土工布,竖直方向上有 由于 很小, 故 ,代入上式整理得 此处与"原文”中式(5)有正负号区别. 水平方向上,同理可推导出 变形相容条件: 式中 由 .由式(2)-式(3)得 由式(4)可得 代入上式,得 由式(4)×tanθ+式(5),整理得 两边关于x求导,整理得 由"原文”式(13)得 代入上式整理得 此处公式与"原文”中式(15)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笔者学习了发表于《岩土工程学报》2 0 0 1年第 2期 (第 2 3卷 )的论文“颗粒分析中密度计法土粒粒径计算公式研究”(作者 :赵忠义 ,王 健等 ,以下简称原文 )后 ,深有感触 ,觉得作为岩土工程学科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土工试验机理和方法 ,应该受到进一步重视和关注。原文对密度计法颗粒分析试验所采用的用于计算土颗粒直径的计算公式 (Stokes公式 ) ,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提出了修正和改进意见 ,并对Stokes公式的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 ,这对进一步了解土工试验机理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笔者认为原文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值得商榷。(1)期托克斯 (Stokes)公式是一定假设条件下  相似文献   

3.
感谢梁旭对"土工布加筋基础的一维非线性模型”(以下简 称"原文”)一文的兴趣和讨论.梁旭对"原文”中所有的公式作 了细心推导和并与"原文”中的公式对比,梁旭推出的公式都是 正确的,希望贵刊能给予发表. "原文”中一些公式的错误基本上都是笔者的打印错误,举 一例来说明这一点.梁旭指出了"原文”中式(4)和式(5)的错 误,但其推出的式(6)等与"原文”中的相同,笔者要特别指出, "原文”式(15),(20),(23),(28),(29)中的 笔者认为在"原文”中发表的模型是对以前同类模型的改 进,但并不是一个好的模型.笔者希望"原文”起一个抛砖引玉 的作用,希望其他作者提出更好和实用的模型. 讨论稿到稿日期:2000-06-08 答复稿到稿日期:2000-06-26  相似文献   

4.
感谢梁旭对“土工布加筋基础的一维非线性模型”(以下简称“原文”)一文的兴趣和讨论。梁旭对“原文”中所有的公式作了细心推导和并与“原文”中的公式对比 ,梁旭推出的公式都是正确的 ,希望贵刊能给予发表。“原文”中一些公式的错误基本上都是笔者的打印错误 ,举一例来说明这一点。梁旭指出了“原文”中式 ( 4 )和式 ( 5)的错误 ,但其推出的式 ( 6)等与“原文”中的相同 ,笔者要特别指出 ,“原文”式 ( 15) ,( 2 0 ) ,( 2 3) ,( 2 8) ,( 2 9)中的( TEg) 2 1- ( dwdx) 2 - 1应是 ( TEg 1) 2 - ( dwdx) 2 - 1,( T E g) 2…  相似文献   

5.
贵刊2006年3期刊登了肖盛燮等先生等题为"二维高速滑坡力学模型"的文章[1](以下称为原文).原文从式(4)~(23)为重复熊传祥等[2]的研究中式(1)~(20)的内容,且在式(4),(5),(22)中有几处符号错误,笔者后文中按顺序予以指正.以下仅对原文的式(4)~(23)提出商榷,公式序号按照原文.  相似文献   

6.
首先感谢程晔先生对“岩溶区含溶洞岩石地基稳定性分析”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提出的讨论 ,原文能得到同行的关注 ,感到十分高兴。下面对原文的讨论作出以下答复。( 1)关于弹性力学解适用范围应用弹性力学求解圆形洞室的应力分布 ,当洞室高度 2a(a为洞室半径 )远小于其埋深时 ,可直接采用弹性力学公式求解圆形洞室的应力重分布 (应力集中 )问题。随着距洞室中心距离r的逐渐增大 ,则径向应力 σr 趋于加大 ,环向应力 σθ 将不断减小 ,最终将恢复到初始应力状态 ,例如在 r =5a 处的应力与原始应力相差仅约 4% ,从误差角度来说 ,满足工程要求 ,因此原文2 .1( 3 )中已指出 :“  相似文献   

7.
尉学勇博士在斜坡地基承载力上限解计算与分析[1]一文中(以下简称原文),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极限分析理论,建立了考虑坡度影响的斜坡地基承载力计算模式、推导出公式系数并进行数值验证。原文的突出意义在于:①采用了与极  相似文献   

8.
 <正>感谢迟明杰,王子辉同志对拙文"移动荷载引起的土变形计算"进行讨论,现按问题顺序答复如下:(1)问题(1)的答复原文的计算结果及结论是正确的。如问题(3)所指出,原文中将土简化为粘弹性体(从Navier方程可见),原文2.4节明确指出在刚性层设位移为0,因此,刚性层上的粘弹性层越薄则位移越小,当层厚度趋于0时,位移趋于0。(2)问题(2)的答复论文中的荷载模型为移动荷载,作用敬意为x∈(-∞,+∞),讨论中"接收点的振动频率不应高于动荷载作用点的振动频率",这一概念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9.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1年第 1期发表了“非饱和土的应力传递机理与有效应力原理”(作者邢义川 ,谢定义 ,李振。以下简称“原文”)一文 ,将Bishop的单参数有效应力原理 ,扩展为双参数有效应力原理 (见原文式 ( 4) )。这一观点很有新意 ,笔者拜读后亦受益非浅 ,很受启发。然而 ,原文在进行理论推导时 (原文式( 5 )~ ( 9) ) ,采取了一些假定 ,似不太合理 ,现作讨论如下。1 原文理论推导采用的假定 ( 1)出发点 原文在给出“平面表面张力表达式”(原文语 ,相当于吸力 ) :(ua-uw) =2Ts/Rs ,及其孔隙气压、孔隙水压平衡关系图后 (原文图 1) ,直  相似文献   

10.
程晔 《岩土工程学报》2004,26(5):723-724
岩土工程学报 2 0 0 3年第 5期发表的“岩溶区含溶洞岩石地基稳定性分析”(以下简称“原文”) [1 ] ,利用弹性理论 ,推导岩石地基中溶洞周围的应力状态 ,对含溶洞岩石地基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计算判别。但笔者认为其推导前提和过程似可进一步完善 ,特提出与作者商榷。 ( 1)原文中将地基中溶洞围岩应力分布视作一双向受压无限孔板的应力分布问题 (见原文图 1) ,采用弹性力学解分析其应力分布。该方法在岩石力学教材中多有介绍 ,但一般都注明适用于深埋圆形洞室的计算[2 ] ,而不是对所有情况均适用 ,原文直接应用该公式 ,而没有指明其应用于溶洞围岩应力分布计算的条件 ,考虑到溶洞发育的空间复杂  相似文献   

11.
12.
进行了铰接柱脚变截面门式刚架的滞回加载试验,刚架构件腹板的最大高厚比为94.05,超过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限值。试验中刚架变形集中于梁柱连接节点和梁梁连接节点附近的梁段,刚架最终破坏模式也为此处的屈曲破坏。试验得到了完整的荷载位移曲线,并通过其骨架曲线得到了刚架的延性系数,均值为3.09,表明刚架延性较好。进行了单调和滞回加载的有限元分析,通过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在试验和有限元结果的基础上,对此类刚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刚架因形成多个屈曲段而成为“机构”,形成机构前有一定耗能能力,地震作用下承受较小重力荷载的刚架水平位移限值可适当放宽。提出了单位能效比的概念,定义为刚架耗能与刚架构件总用钢量的比值,用于综合评价门式刚架钢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设计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张旷成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12):2172-2173
本人怀着很高的兴致较详细地阅读了“水下土石混合体的原位大型水平推剪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第7期)一文。岩土工程中的各种计算固然重要,但其中的计算参数合理选取则更为重要,尤其是“土石混合体”强度的原位实测资料见之甚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作者们花了很大精力、物力作了这方面的原位试验工作,所得资料是非常宝贵的,值得敬佩。但文中有些问题未交待清楚,且有些数据明显有矛盾或错误,现提出来,请原文作者释疑和解答。(1)关于试验点的“土石混合体”是属于何种地质成因?文中只笼统地提出“土石混合体在金沙江流域也有着广泛分布,其成因主要有坡积和冰积等[7]”,本试验点属于哪一种?(2)本试验的“  相似文献   

14.
<正>"海绵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2月19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召开,该会议由《中国园林》杂志社、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和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联合主办,旨在召集国内外学者和相关从业者共同探讨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中面临的学术与现实问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 of the volume of carbon dioxide gas released from aqueous solution on the reduction of the number of vegetative microorganisms per unit volume of the system has been investigated.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vegetative microorganisms and the volume of released carbon dioxide is observed, when the volume of the released gas does not exceed the level of 0.5 dm3/dm3 of solution. The increasing ratio of the amount of spores to the number of vegetative bacteria of Bacillus genus results in a largely reduced impact of the volume of released carbon dioxide on the microbial viability.  相似文献   

16.
17.
自DOCOMOMO组织提出“现代建筑遗产”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保护后,在国外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将DOCOMOMO“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理念与国内“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体系结合研究,分析“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理念的启示,并结合昆明地区的保护实例,指出《文物保护法》在保护“现代建筑遗产”中的局限性,最后从“完整性”、“可读性”、武汉保护法规的启示与马德里文件中的相关规定等方面探讨了中国“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8.
19.
The two large‐scale shaking table tests of tall buildings on soft soils in pile group foundations are performed to capture the effect of the seismic pile‐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PSSI) on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pile, soil, and structure. The two different model conditions are observed, including a fixed‐base structure and a structure supported by 3‐by‐3 pile group foundation in soft soil, representing the situations excluding the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SSI) and considering the SSI, respectively. In the tests, the superstructure is a tall building with 12‐story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The pile‐soil‐structure system rests in a shear laminar soil container, which is designed to minimize the boundary effects during shaking table tests. The two models are subjected to various intensity seismic excitations of Shanghai bedrock waves, 1995 Kobe earthquake, and 1999 Chi‐Chi earthquake events.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results, SSI systems have longer natural periods than the fixed‐base structure. In addition, soft soil has amplification effect under smaller seismic excitations and isolation effects under larger earthquake intensities. The strain amplitude at the top of pile is large, and the strain at the middle and tip is relatively small. Whereas the contact pressure is small at the top of pile and large at the middle and tip. From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superstructure, it is found that the PSSI amplifies the peak displacements and interstory drifts of the structures supported by pile group foundations by comparing with the fixed‐base structure. Whereas the peak acceleration and interstory shear force of the structure are reduced considering seismic PSSI.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ismic SSI is not always favorable, however, it may increase certain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structure. Consequently, the seismic SSI should be considered reasonably, providing insight towards the rational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rested on soft soil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