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高矿化度矿井水是矿区废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北方地区,矿井涌水量的1/3是高矿化度矿井水.为了解决高矿化度矿井水生态利用和矿区水资源短缺问题,采用深度除盐技术势在必行.以神东矿区活鸡兔矿矿井水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级反渗透装置对常规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处理水量为1 m3/h.经反渗透系统处理的矿井水水质完全满足绿化要求,采用按比例与原水混合的方法可以解决神东矿区的灌溉用水问题.  相似文献   

2.
矿井水也是不可多得的水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煤矿年排矿井水约42亿 m3,而利用率仅为26%[1]。对矿井水进行处理并资源化利用,不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而且是防止水资源流失和水环境污染、缓解地区水资源紧张、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本文以陕西澄合百良旭升煤矿为例,从水量、水质及环境相容性角度分析该项目矿井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排放途径的合理性,以期为合理制定同类项目相关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矿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煤矿区水资源的水质进行了分析,根据水质特点,对矿区水赋存优势方位作了论述,研究了矿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方向、利用方法及其利用意义,指出实现矿区水的资源化,可大大减轻矿区缺水的难题,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有效缓解矿区排水与水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砖瓦》2015,(6)
针对神东矿区煤矸石量大且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对矿区11个排矸场进行采样,在分析煤矸石的理化特征基础上对其利用途径进行分析。神东矿区煤矸石近期综合利用方向研究结果:重点建设一定规模的烧结砖、骨料、陶粒和脱碳后煤矸石建材化综合利用等生产线;依据电力资源要求合理建设发电厂;利用煤矸石做筑路和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5.
针对开滦矿区矿井水的水质特征进行水质分析,结合国内外矿井水的处理方法和工艺,进行矿井水混凝试验研究,提出了矿井水净化的工艺及矿井水净化后的用途,阐述了矿井水资源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涛 《城市建筑》2014,(9):386-386
煤炭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矿井水,而我国西北煤炭矿区水资源匮乏,因此对矿井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是解决矿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对矿井水进行反渗透处理,是未来矿井水深度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陈风琴  李玉国 《安徽建筑》2010,17(3):129-130
为了充分利用矿井水资源,单县矿井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工艺对矿井水进行利用,年利用矿井水55.53×104m3,可节省水费和排污费共93.85万元。但总体来看矿井水利用率仍然很低,应与附近工业园区结合,提高矿井水利用率,并通过分质供水来降低净化成本,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殷丹  许春东  张平  王志坤 《山西建筑》2014,(21):130-131
以抚顺西露天矿为研究背景,分析了矿井疏干排水的水量水质情况,探讨了矿坑排水综合利用的意义,并通过对该矿排水的资源化利用,缓解了矿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降低了产煤成本,保护了环境。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煤矿区中长期需水量预测过程中,针对常规GM(1,1)模型存在的不足,选用等维灰数递补动态GM(1,1)模型来进行矿区需水量预测,运用此模型对神东矿区自来水需水量进行了拟合和预测,结果表明此模型拟合精度高,适合于矿区中长期需水量预测使用,可为矿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干旱半干旱矿区水资源保护性采煤基础 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干旱半干旱矿区水资源保护性采煤既是一项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重要的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内容之一。结合神东矿区具体地质采矿条件,从矿区水文地质结构分析、采动覆岩导水裂隙通道发育规律与隔水关键层稳定性、有隔水层区上覆含水层保水采煤方法、无隔水层区上覆含水层预疏放转移存贮等多个方面,系统地展开了对干旱半干旱矿区水资源保护性采煤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工作。通过水文地质分析,将浅层含水区域分为4种水文地质结构类型,又把有隔水层区结构细分为5种隔水层结构,进而提出了5种保水采煤分区。通过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揭示了采动覆岩裂隙演化、渗流通道发育与渗流规律,并给出了隔水关键层稳定性判别条件。根据不同的地质采矿条件,提出了针对有隔水层区上覆含水层的控制隔水关键层结构稳定保水开采方法、控制采动导水裂隙闭合保水开采方法、局部支撑区域充填保水开采方法,提出了针对无隔水层区上覆含水层预疏放向采空区转移存贮水方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查明吉林靖宇煤矿涌水条件,对该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靖宇煤矿属于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孔洞、裂隙充水矿床,并基于裂隙发育情况、玄武岩厚度、单位涌水量,将矿区整体划分为强富水区和一般富水区,提出了矿井主要的充水因素及矿山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邱岳  耿谏 《矿产勘查》2019,(11):2792-2798
新邱露天煤矿矿区环境治理是阜新市目前最大的民生工程,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改变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恶劣的现状,同时因地制宜地构建和恢复宜人宜居的生态环境。其中,浮煤、残煤自燃治理是矿山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矿区地形地貌,进行勘察规划设计,利用三维模型以及采矿技术手段掌握矿区浮煤、残煤分布情况,进而利用3D模型通过3D-MINE软件估算浮煤、残煤保有储量。探讨研究应用单斗卡车采掘工艺清理浮煤、削坡清理边坡残煤自燃煤层,既消除了浮煤、残煤自燃产生的火灾,又有效地回采浮煤、残煤。新邱露天煤矿矿区环境治理中浮煤、残煤的回采利用对其他露天煤矿环境治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建华  张超  蔡贝珊 《山西建筑》2014,(29):160-161
阐述了矿井废水处理及利用的现状,针对煤矿废水的水质特征,介绍了高悬浮物、高矿化度、酸性废水、含重金属、含微有机物这五类煤矿废水的处理工艺技术,以期为煤矿废水的处理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丁向勇  王燕妮  马振宇 《矿产勘查》2022,13(10):1511-1516
为了进一步加强煤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进煤矿行业的自动化进程,本文首先介绍了智慧矿山的内涵及主要生产系统;其次对我国智慧矿山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接着阐述了智慧矿山的框架设计及关键技术,其中包括空间信息技术、智慧采煤技术及矿用传感器技术等;然后在BIM和GIS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智慧矿山的建设框架;最后利用BIM和GIS智慧矿山模型对蒋家河煤矿的地下通风系统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蒋家河地下通风系统的设计较为合理,各巷道的通风量和风速及风窗风压控制效果比较明显。BIM和GIS技术对于智慧矿山建设提供了理论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董士珍 《山西建筑》2010,36(14):181-182
针对宁夏石槽村煤矿矿井水回收利用工程(一期),介绍了一套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通过运行实践证明,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较高的可靠性,为类似的矿井水处理项目中应用PLC控制提供了案例。  相似文献   

16.
煤矸石在建筑中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鸣军  叶海军 《山西建筑》2007,33(30):188-189
综述了煤矸石在建筑中用于生产煤矸石水泥、煤矸石制砖、煤矸石生产混凝土轻骨料、煤矸石微晶玻璃等方面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对煤矸石在建筑中的应用前景做了分析与展望,指出应大力提倡建筑中对煤矸石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7.
孟德军  薛华俊  陈骏 《山西建筑》2012,38(27):94-95
针对杨庄煤矿拟开采区域3642工作面的复杂地质条件,采用巷道充填开采方法,将附近岩巷掘进所产生的矸石充填到煤层巷道中,利用矸石置换出煤炭资源,从而达到既开采出煤炭资源,又实现综合治理煤矿矸石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8.
区域地下水流对王河煤矿水害影响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河煤矿位于荥巩矿区中部,为荥巩矿区水害最为严重的矿井之一.为了分析区域地下水流对王河煤矿水害的影响,本文在分析荥巩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利用GMS建立了荥巩矿区地下水流三维数值模拟模型,确定了水文地质参数和渗流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荥巩矿区地下水补给量为1831.12×104m3/a,排泄量为4862.88...  相似文献   

19.
卢朝晖 《山西建筑》2009,35(2):180-181
首先明确了中水的概念及其利用范围,然后分析了煤炭行业中水利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重要意义,最后指出由于我国煤矿水资源严重紧缺,中水利用势在必行,且具有重大意义及多重效益。  相似文献   

20.
刘燕 《山西建筑》2014,(25):81-82
介绍了盂县恒泰皇后煤矿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对井田的地层、构造进行了阐述,并对主要的含煤地层与可采煤层煤质进行了分析,以期在充分了解该煤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