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滨州市地处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地区,由于建市较晚,城区范围小、基础设施薄弱,没有发挥出城市对全市经济应有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自2000年以来,新一届滨州市委、市政府立足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并重的方针,吸取生态水利的先进理念,对城市规划以“大手笔、大水面、大绿地”为特点,突出了“生态水利、景观水利”的特色,提出建设“四环五海”型生态水利工程,凸显城市水优势,打造碧水绿荫生态园林型现代城市,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1城市水利现状滨州市于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  相似文献   

2.
水利工程设计是水利工程建设前期的关键环节,也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生态水利是21世纪人类文明进步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利提出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较之前有很大发展,但仍存在着不足之处,文章从生态水利的角度出发提出提高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近代工农业的发展,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尤其是对河流生态环境的破坏。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状,就要从源头出发,积极开展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在保持水利工程原有的功能前提下,有效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性和科学性,实现生态环境和现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指人类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前提下,实施水利工程行为对大自然进行积极改造.它是水利工程建设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与生态环境相互依存,在遵循整体性、尊重性和不伤害原则的前提下,按照综合规划、科学布局,全程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标准,加强科技创新的路径进行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在经济、生态和审美方面彰显了水利的外在价值.  相似文献   

5.
生态型山地城区的水利建设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以沈阳农业高新区水利工程建设为例,通过分析提出现代水利、生态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等先进理念,进一步明确水利建设在生态型山地城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农业高新区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建设,最终达到提升生态型山地城区竞争实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将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相结合,以水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有效保护水利风景资源,积极营造蓝天、绿地、清水的和谐生态环境,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工程效益、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是发展民生水利、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1.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基本情况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河北省惟一的海滨城市,背山面海,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较为充沛,并以拥有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发展是社会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和基础。基于生态水利工程学的河道治理能够大幅度提升水环境质量,改善当地周边生态环境。文章论述了现代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模式以及生态水利工程学在漭河治理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而水利则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水利工程在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要认识到:水利工程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后所表现出的弊端也逐步显现,并随着建设规模的增大而逐步增多。随着十八大对生态文明的重视,水利工程从设计、施工、管理等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破坏和生态污染。因此,在建设中需要走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保障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合理进行生态水利规划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进行生态水利规划,不但可以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同时也会对水文环境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水利工程与其它工程不同,在开工建设时必须要对周边的水文环境进行足够的了解,作出详细的水利规划,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文章主要探讨了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的关系,讨论如何进行生态水利规划,最后简要叙述了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袁晓平 《吉林水利》2015,(1):8-10,14
城市中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保证生态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性,并将水利工程要和河道的生态性相互融合,能够起到还原水面滤化河道的作用。使城市中的河道风貌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发。目前在城市中任何工程项目建筑都要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为基础,所以进行水利工程将生态、景观因素相互融合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提升城市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