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酪素胶液又叫生物手套,还有人称它为液体手套。这种胶液是以干酪素为成膜剂,添加其它一些物质,并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配制而成的。把这种胶液涂沫于手上后,很快就会形成一层透明薄膜,象戴上手套一样。它能使操作者的手与所接触的材料或产品零部件隔离。并且能防止手汗对产品零部件的锈蚀。由于酪素手套不溶解于煤油、柴油、甲苯和丙酮,以及香焦水等有机溶剂中,所以戴上它后可防止上述溶剂对操作者皮肤的刺激。现介绍其配制过程、使用方法和用途。  相似文献   

2.
在机床上操作,常常要戴口罩和眼镜。但是当你戴上口罩又戴眼镜时,眼镜上上常常附有水蒸汽,使你看不清物件。现在有一个好办法:拿一块干布抹上一点肥皂粉,然后用它来擦眼镜,擦好后先带上口罩,然后再把眼镜戴上,这样眼镜上就  相似文献   

3.
氰化方法还是目前大多数工厂采用的化学热处理之一。但这种方法有很多缺点,例如氰化盐价格高,消耗量大;氰化盐有毒,在工作期間揮发性大,对工人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氰化盐質量不一致(有国产的和国外的),因而使处理工艺不稳定;等等。近一年来,我們对碳化硅(矽)无毒液体渗碳进行过几次試驗,并且已經用在生产上。現在把我們在試驗过程中取得的一些經驗介紹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于有冲击、振动的机械手柄或工具手柄,设置何种套筒或操作者戴上特种手套,可以明显实现人的手腕和手臂避振抗冲击的作用。文中提出了其建模方案,静、动态的特性试验,戴避振手套后手上的响应计算等。这样,对于认识避振抗冲击手套的机理和使用这类劳保用品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速鋼工具的表面在淬火后往往局部有麻点。这些麻点使得工具的質量达不到技术条件的要求,給国家造成了损失和浪费。为什么会产生局部麻点呢?怎样防止产生表面麻点呢?为了寻找答案,我們做了研究和試驗。我們發現有六种原因使工件产生表面麻点,也找出六种相应的防止方法。现在把它們介紹在下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铆工在冬季露天使用风枪进行工作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一个头痛的问题,就是风带堵塞。这是压缩空气从压气机风包内出来带有5%的水,在严寒的气候〔零下20℃)下,在风带内冻住的结果。另外,为了安全起见,在使用风枪进行操作时,不能戴比较厚的手套,只能戴一两付线手套,老握着风枪十分冻手。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响应增产节約号召,我們最近利用庫存的廢鋼板,制造一批鋸条,来代替外購的鋸条。鋸条的热处理經过几次試驗,最后決定采用固体氰化;氰化处理后鋸条的質量很好,同外購鋸条質量相同。现在把具体工艺介紹如下。  相似文献   

8.
液体手套     
油漆工作者在工作完毕后清洗手上油漆一般采用有机溶剂清洗,由于有机溶剂对赤手有刺激作用,而且对手指甲缝难于清洗干净,长年使用有机溶剂清洗手还影响手的美观。现介绍一种液体手套,戴上此种手套工作自如,工作完毕只要用自来水冲洗即可洗去。其配方如下; 干酪素 100克无水碳酸钠 8~10克甘油 400毫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70克  相似文献   

9.
高速鋼工具經过氰化后,可以大大提高耐磨能力和使用寿命。目前一般工厂都是采用液体氰化法,但这种氰化法有很多缺点。例如刀具氰化后表面会生成黑点;氰化后需要經过中和、清洗和拋光等工序;液体氰化用的氰化盐有毒,而且价格高;等等。所有这些影响了氰化工艺的广泛采用。我厂工具分厂张安民同志最近試驗气体氰化获得初步成功。現在就把气体氰化的試驗經过介紹如下,供大家参考。 1.設备——我們是用带有馬弗鑵的Ц—60型爐来作試驗的;实际上,任何形式  相似文献   

10.
防止退火件脱皮的介質,常用的有保护性爐气、生鉄屑等。我厂由于設备限制和生鉄加工件不多的緣故,无法采用这些介質。在低温退火0.1公厘的C20A冷拉鋼絲的时候,为了防止鋼絲脱皮,我們用黄砂和木炭粉配制了一种介質。我們用的黄砂是工业建筑用的黃砂,配制前用12孔/寸~2的篩子篩过,并在100~200℃的温度加以烘干。黄砂和木炭粉的体积比为2:1。退火的时候,把介質和經过清洗去油的鋼絲如图1那样装箱。装箱后按图2所示的工艺  相似文献   

11.
氰化分固体的、液体的和气体的三种,而以气体氰化为最好。但目前采用比較多的,还是固体氰化。这种氰化方法能够提高高速鋼刀具的使用寿命一般在1~2倍,高的可达5~10倍,同时还能够改善加工工件的表面光洁度。它不要求有特殊的设备,而且操作也简便。低温固体氰化法所用的氰化剂有两种成分,一种是含有促进剂的,一种是没有促进剂的。我們就是采用后面一种氰化剂,具体成分是:木炭  相似文献   

12.
液体氰化是化学热处理方法之一,液体氰化操作法的特点包括如下:将零件放入800-850℃的含活性氰化物的熔盐内,根据对氰化层深度的要求在盐槽中保温10至60分钟,然候从盐槽内将零件取出,投入池中或盐水溶液中淬硬之。 在氰化处理过程中,氰化盐分解而析出了活性的碳和氮,它们被零件的表面所吸收,因此,零件的表面同时进行着渗碳和氮化的作用。 在表面层内,由于氯化铁的存在,保证了氰化层的高耐磨性(比渗碳层的耐磨性高)。 低碳钢和中碳钢制造的零件可给以氰化处理。 氰化层的深度是在0.05-0.25公厘范围内。 氰化槽内熔盐有中性盐和氰化盐,在以莫…  相似文献   

13.
在液体氰化的时候,可以用亞铁氰化鈉(Na_4Fe(CN)_6·10H_2O)来代替氰化钠(NaCN)。亞鉄氰化鈉熔化后,会按如下的兩种方式分解出氰化鈉来:1)Na_4Fe(CN)_6(亞铁氰化鈉)→4NaCN(氰化钠)+Fe(CN)_2;2)Na_4Fe(CN)_6(亞铁氰化鈉)→4NaCN(氰化鈉)+Fe↓+2C+2N↑。如果鹽浴中含有碳酸钠,亞铁氰化鈉就会依照下式分解出氰化鈉:Na_4Fe(CN)_6(亞铁氰化鈉)+Na_2CO_3(碳酸纳)→5NaCN(氰化纳)+NaCNO+Fe↓+CO_2↑。  相似文献   

14.
高洪 《机电安全》2009,(9):25-25
以下为机械加工作业中员工容易发生的不安全行为50例,望能以此为戒,坚决杜绝之:1.戴手套操作旋转加工机床;2.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3.高空作业未采取防护、监护措施;4.带小孩、儿童进入生产场所;5.穿拖鞋、凉鞋、赤脚进入生产场所或劳动作业;6.上衣敞开、戴围巾、领带、系小围裙操作机床或劳动作业;  相似文献   

15.
在固体渗碳的时候,渗碳箱的密封对渗碳的質量有很大的影响。一般用的渗碳箱用耐火泥封口后送去加热,在加热过程,封口部分难免会发生裂縫。我最近想把固体渗碳用的渗碳箱政成附图的形状,也許会把箱口封得更严密一些;但这样要多費一些材料。  相似文献   

16.
遥控手套     
美国一家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新近研制开发出一种遥控手套。这种遥控手套分“输入手套”和“输出手套” ,两只手套配合一起使用。戴上“输入手套” ,便可以完全感觉到“输出手套”那只手的动作 ,它适用于学生跟老师学习乐器演奏。遥控手套  相似文献   

17.
我們南京机床厂一直采用10%氰化鈉和90%氯化鋇配成的混合鹽进行高溫液体氰化。采用这种氰化鹽有許多好处,例如氰化速度高、零件变形小等等;但是也有缺点,那就是必須不断地以新鹽代替旧鹽,否则碳酸鋇的含量百分比大了,就会使鹽液变稠,使渣滓增加,因而会影响氰化的速度。这些旧鹽一般不能再用,而且有毒,得加上大量的硫酸亞铁来消毒。其实这旧鹽經过处理是可以再用的,我們厂里做  相似文献   

18.
以前我們在小型工件和鐵皮活上攻絲時,都是用人力操作,效率很低,質量又不好。後來經過大家研究,改進了一套工具,使工作時便當,活的質量又很好。 這套工具的構造如附圖所示。操作時,先把絲錐1夾牢在鑽帽2上。用手把工件靠在靠板3  相似文献   

19.
为防止铸铁件产生腐蝕和生锈,要在其表面涂刷一层底漆。铸件底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質量和寿命。过去,我厂采用铁紅醇酸作铸件的底漆,用刷子手工刷漆或用喷枪手工喷漆。但漆膜不均,常有“花脸”出现,而且生产率低,劳动条件恶劣,特别是漆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質一苯,使工人易得职业病。  相似文献   

20.
戴手套钻削工件易发生事故,不戴手套接触工件有不适之感。为此,我们自制了钻床安全保护装置,现介绍如下: 一、结构原理 钻床安全保护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主体1、挂钩架3、限位螺钉6、弹性挂钩7、多节套筒8及调节杆12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