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生态农业产业链技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成因,认为农业面源污染是造成水体污染的最大问题。为了改善水体环境,从生态农业产业链技术的含义和内容出发,提出以"种—养—加—生"循环一体化的产业链技术体系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环境质量,即以源头无害化、过程资源化、末端生态化和控制规模化为原则,进行控制农田养分流失的生态种植、低污染零排放的生态养殖、无公害的生态饲料生产、以发酵垫料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腐殖酸肥料加工和生态农业产业园区规划与建设等。这些技术的联控应用,能强化养分、食物链的循环延伸,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方法,可以实现农业面源污染的零排放控制,改善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
太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控制途径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导致太湖地区土壤环境质量下降、河流水质变差、湖泊富营养化.当前,要注重对面源污染物质的形成过程及其量化进行研究,通过农田养分投入的减量化技术、地表径流及渗漏的生态拦截技术、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技术和养殖业废物的控制技术等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3.
文中对辽河流域沈阳段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指出氨氮和COD(化学需氧量)为面源污染主要污染指标,确定农村生活源、畜禽养殖及农田径流为主要面源污染源,并核算面源和点源的污染物入河量,得出面源污染占污染的主要方面,其中畜禽养殖所占比重最大,为今后辽河流域污染治理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土流失是导致点污染变成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过度的开垦土地、放牧,不合理的生产以及利用土地,使得土地表皮的土壤被雨水冲刷,还带走了养分。开展加强水土流失、面源污染防控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有利于保持水土更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水利工程效益,从而更好的保障区域流域的生态环境。文章将以遵义市万里水库库区水土流失及农业面源污染来作为例子,说明这方面的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江河面源污染监测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面源污染的成因及特性,提出从监测项目、监测断面、监测时机及频率等方面选定对单断面和河段分别进行面源污染监测的方法,并从理论上提出了用污染负荷评价面源污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市政泵站排江污染造成的城市面源污染已成为上海市水体污染的主要源头,迫切需要制定上海市面源污染防治规划.总结了国内外面源污染防治措施,在阐述分析上海市面源污染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市中心城区面源污染防治规划初步方案,并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了预测.对上海和类似大型城市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长江流域水环境保护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流域水环境保护立法、面源污染防治条例及其配套政策和市场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制定流域性的水环境保护法规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条例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氮稳定同位素识别农业面源污染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识别农业面源污染源是面源污染防治、环境政策落实的前提。不同来源的污染物含有不同的氮同位素,对比受污水体和潜在污染源的同位素组成,可直接识别污染源。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利用氮同位素对面源污染进行定性识别以及污染贡献率定量计算的研究,但缺乏对该技术识别面源污染的全局介绍。对氮同位素识别农业面源污染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简要阐述,重点介绍氮同位素识别农业面源污染源的研究进展,结合研究现状讨论该技术现有的不足,并对未来发展方向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黄河兰州段面源污染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兰州市城市面源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对COD和氨氮的贡献进行分析,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对黄河水质影响重大,2003年仅农田径流中COD负荷就是工业点源污染负荷的5.57倍.提出了防治面源污染的非工程和工程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德旺 《人民长江》2016,46(14):26-30
长江流域河水中的氮、磷污染负荷主要来自面源。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有大量的圩垸,这些圩垸中的面源污染通过圩内地表径流聚集并出圩,久旱后如果突遇暴雨,极易产生冲击负荷,从而对圩外的受纳水体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选择长江流域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圩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次暴雨过程的出圩面源污染负荷进行实时监测,获得了典型圩垸面源产生及排放的定量数据,进而对圩垸面源污染负荷出圩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对长江流域典型圩垸的基本情况以及对典型圩垸面源污染负荷所制定的监测方案及其实施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农业非点源污染地区差异评价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江苏省13个市的水环境农业非点源污染进行了分类调查,并采用等标污染负荷的评价方法对各类污染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京、无锡、镇江、常州以生活污染为主;徐州、宿迁、泰州、盐城、连云港、淮安、南通以化肥污染为主;苏州、扬州两地畜禽粪便污染、生活污染、化肥污染和精养鱼塘污染均占一定的比例。针对不同地区提出了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流溪河非点源污染防治较严峻局面,对流溪河非点源负荷进行了研究。2013—2014年,对流溪河干流温泉、牛心岭、人和、河口断面进行了203 d的水质及水量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结合水文分割法和平均浓度法对各断面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非点源污染的特点。结果表明:流溪河干流典型断面污染物以NH3-N、TN和TP为主;越往下游,监测断面各指标平均浓度越大,水质越差;上游断面洪水期各主要指标浓度大于枯水期,下游断面则是枯水期各主要指标浓度大于洪水期;监测断面各指标非点源污染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为44.22%~96.17%,平均为76.99%;从上游往下游,非点源污染物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在减小;各断面年污染负荷基本上是以洪水期负荷为主,洪水期污染负荷则以非点源污染负荷为主;河口断面污染物年总负荷中,58.74%的TN、67.22%的TP和65.45%的COD来源于非点源污染。非点源污染在流溪河水体污染中占较大比重,对水质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辽河源头区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又以农业非点源贡献最大。为探究辽河源头区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程度,运用排污系数法估算1999-2009年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估算,对COD、TN、TP和氨氮的污染负荷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应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99-2009年辽河源头区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COD,TN,TP,NH3-N平均入河总量分别为35 899.67,10 402.40,1 258.56,4 306.22t/a。从不同污染物看,TN是辽河源头区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占污染物比重的47.21%。从不同污染源分析,畜禽养殖的污染负荷比为70.56%,远远超过另外三种类型的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总和,畜禽养殖污染是辽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农村生活源的污染负荷比为19.33%,高于种植业及水产养殖业。从流域不同地区看,梨树、公主岭、东辽、双辽4市县对流域污染贡献较大,是辽河源头区流域的主要污染区域。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管理新立城水库水环境,确保长春市饮用水源安全,耦合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因素,建立了水库总磷优化管理模型,设计了3个总磷优化管理方案,以实现总磷的优化管理。结果表明:水库现状入库总磷超过允许入库总磷约6倍,点源和非点源的共同作用导致水库总磷污染严重;非点源总磷是水库最大污染源,占总磷污染的92%;其中养殖总磷污染是非点源总磷最大污染源,占总磷污染的79%;水库总磷优化管理方案是点源入库总磷为零,农田非点源实施无污染施肥管理,非点源入库总磷为15.10 kg/d,最大养殖规模为25 416头猪。指出重点治理总磷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源,加强库尾人工湿地建设,加大湖域管理力度,是实现新立城水库总磷优化管理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5.
孟令广  徐森  朱明远  胡圣 《人民长江》2017,48(20):10-15
近几十年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选取丹江口库区代表性监测断面进行水质和富营养化分析,并利用输出系数法计算分析水源区面源污染情况。分析结论为:丹江口库区水质基本良好,但总氮浓度超标,目前富营养化程度不高,尚处于中营养状态;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总氮年输出量为13.53万t,总磷年输出量为0.63万t,其中畜禽养殖业对总氮年输出量的贡献率最高,农村生活对总磷年输出量的贡献率最高;按照行政区划分析,总氮年输出量最高的市为十堰市,总磷年输出量最高的市为汉中市;南阳市是水源区单位面积污染负荷强度最高的市;平原丘陵区单位面积面源污染负荷强度最高,面源污染负荷强度随着海拔的上升明显降低。通过计算水源区不同区域面源污染情况,可以摸清中线水源区面源污染总量及分布特征,为水源区的水质保护和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黄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定量化与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黄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定量化与污染控制两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黄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即农业、城市非点源污染研究总体不多,自主研发模型少见、控制管理措施单一、新型污染物研究不足等。未来黄河流域地区需加大基础数据的监测,加强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建立非点源污染数据库;进一步对非点源污染机理进行探究,研发适合该流域的水文-水质-水动力非点源污染和水库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深入非点源污染防控研究,制定全过程综合控制模式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The land area in a river network is divided into certain-scale square cells for the sake of precision, and, based on the physical mechanisms of rainfall-runoff processes and runoff pollution,the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from cells is estimated using the export coefficients of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The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from a land cell should all go into the closest river reach,so it is distributed according to the terrain of the plain fiver network area and the positions of land cells and river network reache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a single land cell and its pollution-receiving reach can be determined using this system. In view of the above, a spatial distribution model of the rainfall runoff and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reaches of a plain river network area was established. This model can provide technological support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dynamic effects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on water quality.  相似文献   

18.
城市河流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点源污染得到逐步治理,面源污染已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有逐渐恶化的趋势.主要讨论城市河流流域范围内的面源污染控制问题,从污染物输送入河前的源头控制和污染物集中入河的末端控制两方面,分别阐述了目前城市河流面源污染控制的技术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水土保持监测部门关于水土流失成的面源污染监测尚没有具体规定.本文以径流小区为基础,对面源污染监测从监测装置、监测过程及监测结果的数据处理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设计.可为今后我国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监测有关规定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