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刚勇  王严 《山西建筑》2007,33(13):25-26
通过对下沉广场城市设计方法的探索,指出城市设计的本质和重要手段是整合,并从使用功能、空间形态,景观空间形态三方面介绍了下沉广场城市设计整合的内容,以实现下沉广场的场所精神,保证其功能空间形态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城市文化中心是当今市民参与城市文化生活的主要建筑类型之一,是充满文化气息、精神活动的公共空间,是城市文化活动的主要载体,与城市脉搏互动,并对未来发展影响颇大,笔者结合亲历的设计实例,从城市设计要素加以展开,力求分析总结简扼,以寻求深化其未来设计方法之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临海市崇和门广场的城市设计为例,阐述了以广场这一重要的城市要素为核心,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段进行城市整合,具体探讨了新老整合、开放空间整合、视廊整合、核心与周边整合、行为与空间整合等.  相似文献   

4.
古镇作为我国文化与艺术的空间载体,对于中华文化传承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古镇的开发设计多关注现代旅游服务功能的提升,缺少从文化复兴角度出发的城市设计实践。文章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在古镇设计实践中融入文化复兴,强调古镇设计应注重空间保护、生态保护、空间复兴和生活复兴,并结合河源市佗城镇详细城市设计实践,从保护和发展两个维度进行设计与控制,提出古镇发展的具体策略,以期为我国其他古镇的城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具备技术性与功能性特征的基础设施,深刻影响了当今城市的功能形态和空间肌理,并越来越多地与城市公共空间相整合,有效提升了空间活力和环境品质。文章阐述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组成要素的慢性交通设施的概念内涵及属性,强调了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载体的形态多样性和功能复合型特征。并以荷兰乌得勒支欧米茄桥为例,通过系统解析其设计理念和空间操作策略,阐述了项目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器,在保证其交通基础设施职能的前提下,如何与不同功能体整合,以强化其作为公共活动和景观空间重要组成要素。将城市基础设施的设计和建造与城市设计思维关联,体现公共性、生态性以及美学性等多重价值,以实现城市空间发展的公共性和多元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讨论了导致当代城市空间环境整体性丧失和标志性建筑失范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指出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城市要素整合与公共空间营造的手段,应当为城市建筑的决策制订一种基于城市整体性的规范,从而让标志性建筑以一种更为积极的姿态去回应城市空间环境整体性的要求,发挥其对于城市整体性建构的结构性作用,而对城市风貌的过度关注,亦会弱化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整合与公共空间塑造机制的作用,从而使之面临失效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节事活动在城市经济与旅游业发展中愈来愈受到重视,城市空间作为节事活动举办的载体,对节事活动的举办效果影响甚大。以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为例,从城市空间角度出发,探析桂林市城市空间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新建、修补城市公共空间;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交通管理;彰显地域特色设计,突出城市主题空间三点规划更新改造策略,促进城市空间的规划整合和更新改造,为节事活动举办提供更好的空间载体。  相似文献   

8.
正城市设计横跨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市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以多维空间环境设计为手段,研究包括人、自然和社会要素在内的城市空间形态建构机理和场所空间营造,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是引领绿色发展、推进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延续发扬中国传统文脉、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是描绘"美丽中国""美丽城市""美  相似文献   

9.
汪蓉  王磊 《规划师》2009,25(7):57-62
类型学在建筑、规划设计领域已有诸多运用,而将类型学思维引入道路城市设计中,可视为规划方法上的一项突破,如在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形态设计和城市活力塑造等方面运用类型学思维方式,使城市设计的形态控制要求有效的融入城市规划控制管理体系中,从而在道路建设中创造城市文化与生活记忆的新空间载体.清远市的清远大道城市设计即充分运用了类型学的思维与类型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城市景观是城市风貌的重要载体,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空间进行设计,二者相辅相成。通过对纽约中央公园及波士顿城市公园景观系统的分析,阐述城市景观推动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对营造美好空间、承载城市文明、体现人文关怀及改变生态气候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城市设计可以通过物质形态设计优化城市空间环境,减少城市开发对自然水循环的影响,促进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澳大利亚水敏性城市设计将城市设计与城市水文管理相整合,在设计对策、规划实施、项目实践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为城市设计相关研究提供了富有价值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台湾高雄捷运车站通过建筑设计创新和引入公共艺术,突破车站刻板印象,成就城市地标,赢得各界肯定。该文通过对高雄捷运车站设计的分析,总结出以文化提升城市竞争力、以设计展现城市特质、以人为本塑造公共空间等重要启示。我国内地城市应以文化艺术为导向、公共空间为载体,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创新,体现地域特色和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丰富城市轨道交通文化。  相似文献   

13.
从城市文化特征着手,阐述了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关系。从人文关怀与接近自然两个方面对基于城市文化视角的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具体方式进行了分析,使得城市空间环境设计能够体现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应用“整合”的城市设计手法,结合福州市茶亭街城市设计,分析与探讨了城市传统商业街区的空间形态构成要素,从功能、交通、建筑、传统与现代、人工与自然五个方面探讨了城市空间形态的整合方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空间织补的城市设计理念,从场地环境资源、空间体系整合和关键节点设计三个层面,对杭州市钱江世纪城奥博中心片区展开城市设计研究。通过拓展城市空间主轴、组织城市水绿网络、建构站区步行网络、优化街区空间形态与打造社区生活主街等设计策略,修复新城区的空间结构,并对重点区域的步行活动联系重新梳理与整合,营造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场所。  相似文献   

16.
丁磊  韩栋 《江西建材》2012,(2):26-27
高层建筑的建设已经进入热潮,已经作为城市空间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随之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最显见的是城市空间形态遭到破坏,高层建筑自身也缺乏美感。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协调以及城市空间的营造是通过多方面考虑的。考虑城市空间形态,在高层体形设计时注重:建筑后退形成城市广场;把握外部尺度关系,寻找城市的尺度;对建筑体量进行控制;高层建筑顶部处理与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关系。本文从研究高层建筑体形设计为出发点来谈其与城市空间的整合,试图找出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整合城市空间的创伤。  相似文献   

17.
问题导向型总体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中国城市发展的转型,总体城市设计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技术路线偏差、成果内容泛化、难以管理与落实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问题导向型的总体城市设计思路与技术方法:基于城市空间总体层面的主要问题,以可操作性为目标,筛选关键要素,强化空间特色等针对性的专项研究;整合多维度系统,建立整体框架目标;落实控导空间载体,搭建可衔接管理的分级控导体系;制定适应动静管理需求的成果与行动计划。依据此思路与方法,在常州的案例中进行了具体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孟凡浩  闵天怡 《华中建筑》2006,24(12):69-77
下关老域概念性城市设计基于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分析,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从文化、生态、空间等角度提出设计概念,通过高度、密度、界面、视廓的控制来要现城市空间形态的整合.进而推动下关老城的更新进程。  相似文献   

19.
金丝雀码头为典型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组合型城市设计,它实现了公共空间的高度整合和滨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其精简而适度自由的总体规划为开发奠定基础,通过城市设计指导方针进行约束,凭自由市场因素吸引国际型投资,又有重要基础设施作为依托。同时,城市设计以轨交与城市空间整合、历史重塑与功能植入、空间组合与美学构成等为指导原则和特征,虽有缺陷,但仍使其成为较为成功的城市整体开发项目。它最大的特点是依托轨交站点,实现三维空间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形成了具有场所特征的整体空间。  相似文献   

20.
文章应用格式塔相似原理,以城市商业综合体临街界面空间为研究对象,从视觉、功能和几何等方面入手,分析城市商业综合体临街界面空间对城市形态及使用人群的影响,对城市商业综合体临街界面空间的整合设计的方法和原则进行研究,总结出格式塔相似原理对于城市商业综合体临街界面空间整合设计的重要意义以及在设计中的体现,并对未来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临街界面空间提出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