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蓝洋 《中国食品》2010,(15):46-48
<正>俗话说,"无点不成席"。如今,点心已经成为餐桌上重要的构成部分。比较而言,广东人对点心有着特殊的感情,去酒楼饮茶,品尝地道的点心已经成为一种典型的粤式饮食文化。广东点心又称为广式点心,以岭南小吃为基础,广泛吸取北方各地,包括六大古都的宫廷面点和西式糕饼技艺发展而  相似文献   

2.
在众多的点心中,有一类的形态较为独特。它色泽金黄,形如橄榄、表皮呈蜂巢状,我们称之为蜂巢类点心,大家比较熟悉的广东点心——蜂巢荔芋角就具有代表性。这类点心表层小眼密布,状若蜂巢,外皮酥脆,内层软滑,馅鲜香浓。  相似文献   

3.
“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春秋时杰出政治家管仲的名言,奠定了饮食的社会地位。历史的不断发展,地理环境和民族饮食习惯的不同,创造了冬有特色的地方风味。素有“南味点心”之称的广东点心,集珠江三角洲及香港、澳门饮食豹特点,近年来锐意改革创新,创出日新月异的流行点心。  相似文献   

4.
广东云吞面     
烧卖和馄饨是上海人自幼熟悉的两道点心,当我在海外遇见他们的同名兄弟时,不禁莞尔失笑,让我失笑的这两道点心都来自广东。虽然广东烧卖和上海烧卖各有千秋,难分上下,但广东馄饨远没有上海馄饨好吃,而且广东人很少把馄饨拿出来单独吃,不是入面作馄饨面,就是当作火锅的材料,形状也与上海馄饨迥异。粤菜通陈梦因在其《粤菜溯源录》里对广东馄饨的外形有很生动的描写,他把广东馄饨比作水浒里面诨号  相似文献   

5.
去年8月,广东烹协清真专业委员会组织经营清真饮食的单位,发掘和研制了一批具有广东风味的清真美食参加“广东名小吃”认定活动。荣获“广东名小吃”称号的品种以其清真饮食特有的选料和口味,融合广式点心和西北小吃的烹饪技法,风味独特,令人眼前一亮,给人以启迪。老字号广州回民饭店的清真羊肉叉烧包及肇庆市清真饭店的回民裹蒸粽、回民鹅油酥,是清真烹饪借鉴广东小吃烹饪技法、改良创新原料配制的代表作。教门油香既是传统清真食品,又是家喻户晓的广东名食,近20年来已极为少见,广州清真美食快餐馆将其发掘改良,清真油塔子原料…  相似文献   

6.
汤是广东人的至爱,广东人每天要饮汤,逢年过节、招待客人煲靓汤。广东人不仅爱饮汤,而且特别会煲汤,广东的汤,不仅要求好饮,而且讲究养生保健。 一、淮山金笋煲大骨  相似文献   

7.
2007年——11.4%,连续多年超过两位数增长的中国GDP,昭示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地如火如荼的中式餐饮业,彰显出中国饮食文化的国际地位。在世人瞩目、万众期待的“北京奥运”进入倒计时的前夕,我们研制创新了几款广东点心,喜迎2008年的世纪盛事。  相似文献   

8.
蛋挞与葡挞     
说到茶点,笔者还是力推广东点心,又称饮茶。尽管广东饮茶不如西式下午茶讲究餐桌礼仪和氛围环境,但仍洋溢着平常生活的自如和轻松。广东茶点中我最心仪蛋挞,特别是刚出炉的蛋挞,香喷喷、热烘烘的,再配一杯奶茶,绝对是价廉物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9.
单尾俏点心     
单尾,相当于西餐中的饭后甜点,在广东,顾客享用完正餐中所有的菜式之后,再单独呈上来的点心,精致,可口。本文作者在传统的点心单尾之上,通过造型、原料的多种组合变化,创作出一组口味别致的点心。  相似文献   

10.
广东人逢年过节上香拜神都会摆上乳猪,电视(电影)开机或公司企业开业庆典时,亦会喜切乳猪,象征身体、事业红当赤壮,以图吉利。而每逢清明时节,必是烤乳猪的畅销季节。皆因广东人喜好在清明节时用烧乳猪来拜祭先人。  相似文献   

11.
走出广东人的饮食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 《烹调知识》2002,(12):15-15
吃在广东。的确如此,广东人历来讲究吃,也很舍得在饮食方面投入。特别是随着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广东吃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吃的花样也越来越丰富。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和沿海地区一带,人们在饮食方面的花费远远大于全国其他的地区。但值得注意的是,广东人的健康水平却并未与在饮食上的消费水平同步增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事广东点心制作多年,一直坚持“传统方法为基础,西式点心为借鉴”的原则,就拿广东茶市里必不可少的蛋糕仔和马来盏来说吧,好像它们现在已经勾不起顾客的食欲了,于是我不得不对它们来了一次改良。  相似文献   

13.
广东鞋年产量达30亿双,远销六大洲,全世界每3人中就有1人穿广东鞋。广东鞋只要在质量和品牌上下功夫,在国际市场上前景将会十分广阔。若问广东哪种13用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最高?很多人会猜是瓷器,是茶叶……其实都不然。占有率最高的产品就在你的脚下——广东鞋!据报道,全球鞋类年产量约100亿双,中国占60多亿双,广东占近30亿双。我国年出口鞋类35亿双(总值80多亿美元),广东占18.5亿双(总值近50亿美元)。产品远销全世界6大洲共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按全球50多亿人口计算,每3个人就有1人穿广东鞋,广东堪称世界最大的成品鞋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4.
王者嵩 《中国烹饪》2010,(11):10-13
厂式点心在开办茶市的食肆中,占有相当分量的营业额,所谓“有需要就有市场”,在这样强大的市场需要之下,岭南一带的点心师队伍壮大,精英云集,精品辈出,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15.
广东人最爱吃排骨,也擅长烹制排骨菜肴,广东人烹制的排骨菜肴,独具一格,新颖美妙,下面就向广大的读者选介几款颇具特色的广东排骨佳肴。  相似文献   

16.
董剑 《烹调知识》2004,(10):6-7
点心的色是指人通过视觉对点心外观颜色或色泽产生的印象。点心的色泽可诱发人的食欲,没有色泽的点心或是大红大绿的点心,不会取悦于人,更不会有市场卖点。色是鉴定点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黄凌 《烹调知识》2010,(3):70-71
老公是岭南人氏,广东人无鱼不欢,广东菜能以海鲜见长,皆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这在内地是没法比的。老公真是实在喜欢吃海鲜,他告诉我,来到广东,不能不吃海鲜。内地人到广东,大多会挑一间广东本地莱馆大快朵颐,  相似文献   

18.
十年前,我供职于广东的一家传媒,每年有几次去广州总社开会、述职。在下榻的酒店饮早茶,是我的一大享受。自诩不睡懒觉的我,梳洗完毕即去餐厅,却往往已有比我年长的老者在那里,手持报纸,“一盅两件”,惬意地品味生活。他们会自豪地告诉我,广东的点心,皮分四大类,二十三种;馅有三大类,四十七种,若排列组合,可以多达千种以上。这个位子他已经坐了二十年,天天来,还没吃完呢!我当时只觉将他太夸张,后来才知道,粤式点心,至少有:包类(最招牌的有蚝油叉烧包、香菇滑鸡包、罗汉斋包、蟹黄灌汤包、玫瑰豆沙包、酥皮莲蓉包等)、烧卖类(干蒸鲜虾烧卖、“市桥”白烧卖、网油牛肉烧卖、豉汁蒸排骨烧卖等)、饺类(鲜虾饺、“娥姐”粉果、酿肠粉、猪肠粉等)、卷类(金华鸡卷、火鸭  相似文献   

19.
吕田 《中国食品》2014,(8):98-101
广东人喜欢用“仔”来称呼自己比较亲近的朋友,亦或是年纪较轻的人和小巧可爱的事物,美食中亦然。在广东有很多带有“仔”的小吃,—般都是作为修饰词跟在名字的后面或中间,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但却透露着那么点俏皮、可爱。  相似文献   

20.
广东人最爱吃鸡,也最擅长烹制鸡肴,广东厨师烹制出来的鸡肴,独具一格,新颖美妙。以下是当前很流行的广东鸡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