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微机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有多种因素决定,其中微机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力是其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但由于微机系统软、硬件主要受电磁干扰,故通过消除和抑制干扰源、破坏干扰的耦合途径、消弱接收电路对干扰的敏感性可以很好地提高微机保护装置的抗干扰能力,从而提高微机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另外通过软件的故障自检、硬件的过电压保护及冗余配置也可以提高微机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微机保护中的抗干扰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干扰的三要素以及干扰对微机保护装置可能造成的危害,微机保护中硬件、软件方面的抗干扰措施和程序出格的自恢复电路。要提高微机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就要从干扰三要素的分析着手,综合运用各种抗干扰措施,消除或降低干扰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江海洋 《黑龙江电力》2009,31(3):237-240
探讨了电子式互感器的应用对继电保护产生的影响,以及与电子互感器适配的微机保护装置的标准化和模块化发展方向。电子式互感器和电子技术可以更好地支持基于行波保护原理的装置,通过软、硬件升级设计可提高保护装置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电磁兼容一直以来都是微机保护装置开发研究的重点.丈中分析了干扰的主要来源及其对微机保护装置的影响.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是各种电磁干扰在微机保护装置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减弱干扰源的辐射,阻塞干扰的耦合通道,增强敏感回路的抗干扰能力和合理设计泄放通道进行抑制.提出的措施包括对电源进行滤波,合理布局元器件和合理设计电路接地,对开关量榆入输出、通信接口良好隔离等.这些措施应用于一套微机保护装置中并使其顺利通过Ⅳ级电磁兼容试验.  相似文献   

5.
随着微机技术的日臻完善,微机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微机保护装置在动作速度、动作正确性以及运行可靠性和易用性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目前110kV及以下电力系统中运行的一些微机保护装置只注意了装置硬件回路和软件的抗干扰措施,而对辐射磁场等的干扰,微机保护装置本身却存在着结构方面的不足。由于短路接地故障、一、二次回路操作、雷击以及高能辐射等原因,在变电站的二次回路上将产生电磁干扰,干扰电压可通过交流电压及电流测量回路、控制回路、信号回路或直接高能辐射等多种途径窜入设备中,使二次回路…  相似文献   

6.
微机保护装置抗干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进一步提高微机保护的抗干扰能力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介绍了微机保护装置干扰的主要来源及其对微机保护装置的影响,以及微机保护装置抗干扰试验的方法。在对微机保护装置的硬件设计(包括电源端口、开关量端口、模拟量输入端口、通信端口、数字电路设计和整体结构设计等)和软件设计等方面的抗干扰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提高微机保护装置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了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提出的抗干扰措施已应用于实际的微机保护装置中并且顺利通过了相关部门IV级电磁干扰试验,对微机保护开发设计人员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归纳了微机保护装置常见的干扰源,主要有供电系统、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及信号通道等干扰,分析了干扰对装置正常工作的影响。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总结了抗干扰措施:硬件方面主要有电源滤波、屏蔽、隔离、接地等技术;软件方面主要有WATCHDOG、空指令、数字滤波及软件陷阱等技术。并针对微机保护装置开入/开出信号给出了抗干扰措施。对提高微机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性能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微机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微机保护装置的运行条件和实践经验,论述了微机保护装置抗干扰的基本要求、抗干扰的指标;并从装置的硬件、软件以及插箱的材料选用、接地设计、插件的位置摆放、屏蔽等方面,就如何提高微机保护装置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吕雄飞  韩龙 《黑龙江电力》2009,31(3):178-180,184
WBZ-1D型微机式低频率保护装置是根据中、小型汽轮发电机组低频率保护的要求而设计研制的。在研究设计过程中,硬件电路采用了DSP构成硬件系统,软件采用C++语言编程。软、硬件设计过程中采用了~系列可靠性措施,因此保护装置具有较高的性能指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内部基于CAN总线的网络化微机保护硬件平台的设计方案。在微机保护装置内部,将各功能模块设计为智能模块,具有独立的CPU,各模块之间通过内部CAN网进行通讯。模块的网络化设计大大缩短了硬件开发周期,使基于此平台发计的微机保护装置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同时,硬件平台的网络化提高了软件的可移植性,由于各模块没有直接的电气联系,网络化的硬件平台使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为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平台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在其基础上开发的高压微机线路保护装置证明了该平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