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二灰钢渣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珍芳 《山西建筑》2006,32(15):300-301
根据钢渣的应用优点,通过两个试验段做室内和现场大量施工试验,研究了二灰钢渣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并总结了二灰钢渣的应用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张舒畅  杨书利 《山西建筑》2005,31(17):129-130
主要介绍了钢渣的产生过程,分析了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以及二灰钢渣的强度机理,阐述了二灰钢渣对钢渣的品质要求和对策,提出二灰钢渣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苏明 《山西建筑》2007,33(5):165-166
对钢渣作为道路基层材料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阐述了二灰钢渣混合料的合理配比,通过大量的试验对二灰钢渣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二灰钢渣基层的抗裂性措施,为二灰钢渣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二灰电炉钢渣的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陕钢厂的电炉钢渣组成的二灰钢渣 ,结合西安市的实际情况 ,进行了强度、模量、温缩、干缩等一系列室内试验研究。重点评价了二灰电炉钢渣的抗裂性能 ,通过室外试验路的铺筑 ,综合验证了二灰电炉钢渣的路面性能。  相似文献   

5.
李艳燕  刘景良  吴军 《山西建筑》2008,34(4):286-287
通过对二灰稳定钢渣和二灰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中强度的比较以及用二灰稳定钢渣做道路基层的试验,阐述了粉煤灰和钢渣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二灰稳定钢渣道路基层在唐山市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军  杨大成 《市政技术》2003,21(4):253-254
通过对二灰稳定钢渣和二灰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中强度的比较以及用二灰稳定钢渣做道路基层的试验,阐述了粉煤灰和钢渣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施工过程中的最佳混凝土配合比,分别以改变硅灰和钢渣掺量为例,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得出: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碳化能力缓慢增加;在掺入硅灰的情况下,随着钢渣的增加混凝土的碳化深度迅速减小,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当钢渣和硅灰掺量都一定时,水胶比越大,氯离子扩散电通量也越大。根据试验结果,建议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同时掺入硅灰和钢渣,并在满足工程质量的情况下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  相似文献   

8.
李明华 《山西建筑》2007,33(36):284-285
对二灰碎石基层进行了简单介绍,从路基底基层的处理、材料的准备及拌和现场施工控制三方面深入地探讨了二灰碎石基层的施工以解决二灰碎石的质量通病,保证二灰碎石基层的质量,从而推广该基层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吴鹏程 《云南建材》2011,(13):401-402
本文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于公路施工中二灰碎石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通过二灰碎石在公路中的施工,总结了材料选择、施工质量各项指标控制,简单阐述了二灰碎石基层的应用效果。从而在公路的建设中能够更好的运用着一技术,建设更合理和实用的公路工程。  相似文献   

10.
重庆地区二灰碎石基层的设计和施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征 《山西建筑》2009,35(28):262-264
就二灰碎石基层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在设计和施工中各种常见影响质量因素及解决方法,以提高二灰碎石基层的设计和施工水平,保证道路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李友  佟樱 《山西建筑》2009,35(8):163-164
对北京华能大厦基础阀板工程采用钢渣重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控制两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调整配合技术措施、优化配合比、降低钢渣混凝土出站和入模温度、控制钢渣混凝土的表面最低温度等方法,从而避免了钢渣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的质量通病。  相似文献   

12.
钢渣作为路用材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钢渣的化学矿物组成、工程性质、应用以及质量控制。主要分析了钢渣作为路用材料时体积稳定性和对环境的影响问题 ,其中介绍了德国的蒸汽试验和瑞典野外滤出试验 ,最后指出钢渣是一种理想的路用材料  相似文献   

13.
王群星 《山西建筑》2010,36(23):296-297
以上海世博园区世博中心透水生态钢渣混凝土路面施工为例,提出了透水生态钢渣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措施,总结了该路面较普通混凝土路面的优越性,从而为同类型工程的施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Steel slag is a waste by-product of the steel industry. The recycling usage of steel slag is limited due to the mutative chemical compositions it contains and its low cementation. In this investigation, the composition adjustment and activation of steel slag were studied to produce an optimal slag-based composite with improved cementation efficiency. The controlling moduli of cement clinker were introduced to standardise the composite. Subsequently, the composite was used to modify Hefei expansive soil (a kind of engineering waste for swelling properties) in embankment construction. The basic physical properties including free swelling ratio, California bearing ratio,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microstructure, and mineral evolution were evaluated to understand the engineering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of modified expansive soi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ementation of the slag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he composition adjustment and activation. Furthermore, the treated soil can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hinese standard for first-class road/highway when the composite incorporation ratio is more than 5%. The microstructural and mineralog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omponent adjustment and activation enrich the cementation of the slag, resulting in the suppression of the swelling potential and improved strength. The above findings improve the reuse efficiency of steel slag, especially in expansive soil modifications.  相似文献   

15.
结合厦门至昆明国家重点公路干线的建设,配制了一批C40普通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进行全面系统的试验研究与对比分析。研究了钢纤维掺量、粉煤灰和矿渣对钢纤维混凝土强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40钢纤维混凝土的钢纤维最佳掺量为1.0%~1.4%;掺入粉煤灰、矿渣后,使混凝土的孔隙率减小、界面改善、泌水性降低并易于施工;同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热闷余热自解法处理钢渣过程中,闷渣池的工作环境恶劣,长期处于高温、高压、高湿状态,因此闷渣池的使用寿命较短,闷渣处理效果也逐渐下降。根据闷渣池工作特点,详细介绍闷渣池的设计和构造方法,以提高闷渣池处理效果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钢渣桩加固软土地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钢渣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机理、设计与施工 ,并对设计方法进行了简要探讨 ,指出钢渣桩加固地基很有开发利用价值和发展潜力 ,应加大研究 ,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钢渣粉双掺体系与矿渣粉双掺体系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异同点,钢渣粉与不同品种水泥配合使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不同掺量的对比试验确定钢渣粉双掺体系的适宜掺量,并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19.
钢渣用作集料制备沥青混凝土是处理冶炼废弃物和弥补天然集料不足的很好选择,但是钢渣掺量过高会引起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下降。本研究采用有机硅树脂表面改性技术对钢渣进行处理,研究不同钢渣掺量下沥青混凝土高温、低温及水稳定性变化。通过车辙试验、小梁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对路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钢渣的掺入对沥青混凝土高温性能有所提高,但钢渣掺量超过60%时开始下降。水稳定性和低温性能随钢渣掺量的增加而下降,但在钢渣集料表面经改性处理后,水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高温性能也有所改善。根据主要路用性能指标变化情况及规范要求,建议将钢渣掺量控制在60%,对于水稳定要求较高的路面采用有机硅树脂对钢渣进行改性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