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克服单一物探方法解释的局限性,此次地热资源勘查过程中采用了重力测量、广域电磁测深、大地电磁测深与地震测量4种物探方法,以便提高物探成果的可靠性和解释精度,进而达到解释成果的准确性。根据重力测量、广域电磁测深反演、大地电磁测深反演和地震反演处理结果,基本查明了勘查区地层发育状况以及断裂结构特征和热储层埋藏条件、分布特征等。通过对多种物探方法的联合综合地质解译,获得勘查区断裂、地层的热储层空间展布特征。研究为圈定地热富水有利区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作者采用地质测绘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调查方法,调查乌兰哈达地区地热地质条件,推断深部地层结构、热储构造及断裂位置,结合地热钻孔验证,总结地热资源勘查方法在乌兰哈达地区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物探方法对于查明地下地质情况,划分地层,查找地质构造具有明显优势。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具有探测深度大,纵向分辨能力强,穿透高阻屏蔽作用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其特点,选用其他方法对于异常加以验证,结合测区的水文地质资料、地热成因及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就能为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提供地球物理依据。该文介绍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和瞬变电磁法(TEM)两种方法在济宁某地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及验证情况。  相似文献   

4.
该文介绍了大地电磁测深法在保定东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结合地层电性特征,查明了区内断裂破碎带的分布特征及其含水性,确定了热储层部位及深度。经钻探,打出了热水,验证了大地电磁测深推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地热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绿色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以敦煌市城区的地热资源勘查为例,讨论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敦煌城区地热资源的贮集构造和热储空间勘查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对地层电性结构进行划分,推断深部断裂位置,圈定有利热储空间,同时结合磁异常对断裂位置和侵入岩范围做进一步推断,并辅以土壤氡浓度测量确定断裂水平位置。最后利用综合地球物理资料推断解释了与地热有关的两条断裂,并确定了第四系地层底板埋深和第三系地层底板埋深,结合钻井资料,划分了研究区地热形成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6.
李鹏  刘丽丛 《中州煤炭》2021,(6):126-132
内蒙古西部断裂发育,地热资源丰富,由于工区内未开展过系统性的地热资源勘查工作,缺少地热钻孔地质资料积累,为查明工区地层结构、断裂特征、热储类型及埋藏条件,为地热井部署提供依据,研究在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热条件等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内蒙西部某地的地热资源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进行可行性勘查,基本查明了工区地层结构、埋深及厚度、导热通道断裂构造的产状、空间展布、热储层埋深等,根据圈定的地热异常远景区,建议部署2处地热勘探井有利位置。通过在工区内首次开展系统性的地热资源勘查,勘查成果为地热资源钻井的井位、设计井深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铁岭市凡河地区地热钻井技术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热资源是清洁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地热含水的综合性质、施工地层的特点和施工地区区域的复杂情况对地热成井工艺提出了不同要求。针对铁岭市凡河地区地热空白区蓟县系铁岭组或雾迷山组白云岩地层,从设备选型、钻井结构、成井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该地区地热资源进行了评价,为该地区和其它类似的地区进一步勘查开发地热资源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江苏省邳州市铁富地区为研究区,系统收集前人区域地质、钻探、物探的成果资料,在系统总结本地区以往地质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研究区地热成矿条件,结合周边地热勘查开发成功案例,对研究区地热资源勘查开发进行可行性分析与风险预判,提出规避风险措施,为地方政府科学部署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研究区内煤系地层的分布、含煤情况及埋深,分析了才尔贡玛煤矿地球物理特征,主要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电测深物性特征和可控源电测深剖面异常特征,为综合勘查方法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分析了钻探、地球物理测井以及探槽紧密配合的综合勘查方法,得出了研究区成煤规律及特征,可为研究区的远景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质装备》2021,22(1)
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承担的张家口崇礼ZK01-1地热井不久前开钻。该井是“京津冀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与综合开发示范工程”部署的地热探采井,设计井深1500m。主要目的是获取崇礼地区地热资源和与地热相关的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岩性、地温变化、热储特征、地热流体化学特征,取得代表性计算参数,为区域地热资源潜力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该井是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实施陆域清洁低碳能源地质科技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服务京津冀蓝天保卫战、北京冬奥会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包头地热资源钻井技术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也是绿色环保能源和资源。地热含水层的综合性质、施工地层的特点和施工区域的复杂状况对地热成井工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针对内蒙古包头市地热空白区泥岩、砂岩热储地层,从设备选型、钻井结构、成井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单井地热资源进行了评价,为该区域和其它类似区域进一步勘查开发地热资源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银川平原东侧,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为研究对象,通过大地电磁测深勘查和物探成果电性解释,结合研究区周边钻孔资料,分析研究区地热资源的分布特征及赋存规律,圈定研究区热储深度范围及热储类型,经地质钻探,证明了大地电磁测深法在银川平原黄河东岸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地热资源丰富,分析了通许凸起鄢陵段和李口向斜凹陷区地热2个研究区地热地质特征,主要为地温场特征、热储特征以及地热流体特征,得出研究区地温梯度较高区,导水构造多,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并分析了2个研究区的靶区选择和物探工程设计。研究可为实现河南省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治理大气污染、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提供政策与技术支撑,服务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浅析焦作市地热资源开发的地质条件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热作为无污染新能源,是能源开发利用的新领域,焦作市区南部的地层岩性、构造特征对形成地热资源十分有利,其下部为一储热条件较好的凹陷圈闭区,对焦作市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地质条件及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辽宁省某测区首先通过布设重力勘探剖面寻找可能存在的与地热资源有关的断裂构造,然后进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CSAMT)工作,详细了解该区深部构造分布特征,分析其与热储的关系,推断地热资源存在的有利部位,为地热井施工提供物探依据。实践表明:重力勘探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相互验证可有效确定地下水资源的位置与深度。  相似文献   

16.
《地质装备》2021,22(4)
地热资源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以测量地球物理属性为手段,来表征地热系统。以河南范县为例,并针对该区断裂发育,地层横向变化大,地质条件复杂的难点,作者选取了6种常用的地热勘查物探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探索最适宜中深层地热资源勘查的物探综合方法,为今后复杂地质条件的地热勘探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价值和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东莞市为例,利用水文地球化学的方法,对东莞市隐伏型地热的成因进行初步探讨。其采样区为东莞市及周边地区,主要为河源深断裂带和紫金—博罗大断裂带两侧;通过采样区的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分析及比对,东莞市周边分布的热泉具有区别于境内常温地下水的显著的水化学特征;并结合区域地热构造条件推断,东莞市发育中低温对流型带状隐伏地热热储。通过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在隐伏地热勘查中的应用探索,可以为同类勘查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中深层隐伏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尚处于相对空白阶段,中深层隐伏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较好的前景。旨在通过龙海市隆教隐伏地热地质调查和钻探验证,从隐伏地热控热条件及水文地质特征,探讨了龙海市隐伏地热的形成原因,为福建省今后中深层隐伏地热勘查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浙江桐庐地区勘探地热资源时,采用以人工控制场源、抗干扰能力强以及横向分辨能力高为特点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进行地热资源勘查工作。使用进口的GDP-32Ⅱ多功能电磁法勘探系统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室内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等工作,通过对测区内的剖面图和平面图综合对比分析解释,并结合搜集区内已有的水文地质资料,基本查清了测区内的地层电性特征、地质构造分布情况以及富水特征。这表明CSAMT用于该地区地热勘查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柏坊铜矿地处衡阳盆地南缘多构造叠合复合部位,区内褶皱、断裂、不整合面、岩溶等对矿体的形成与空间分布起重要的控制作用,深部勘查难度较大。物性测试表明,区内不同地层岩(矿)石电性差异明显,运用广域电磁法可以有效的分析预测地层岩性发育、构造形态、断层展布、岩体空间分布等地质特征。通过实施7条广域电磁测深剖面,进行系统处理和定量反演计算,推断柏坊铜矿深部地层、构造、岩体等地质体界线,结合矿体的空间定位机制与规律,建立成矿地质体-地球物理找矿标志,预测有利成矿靶区。后期经钻探工程验证,广域电磁法成果与工程揭露地层及构造发育情况较为吻合,为开展边深部勘查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