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耿彦昊  戴子婧  张志贤 《包装工程》2023,44(16):265-271
目的 基于叙事设计与文化自信背景,运用包装作为信息载体,探究视觉叙事在“红色”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进而寻找提升红色文化相关产品竞争力的包装设计策略。方法 结合用户调研、文化传播理论及案例分析等,从品牌方、用户以及文化传播3个角度分析叙事视角融入“红色”包装的必要性,进而对视觉叙事介入“红色”包装应遵循的设计指导原则和创新策略进行探讨。结果 依照包装叙事逻辑,从“信”“达”“雅”3方面得出“红色”包装设计的原则要求,从“内容层”“表现层”“交互层”3维度提出“红色”包装可行性设计策略。结论 视觉叙事理论对“红色”包装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叙事要素联结、叙事媒介升维和叙事传达流动,以优化“红色”包装叙事效果,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力。红色文化相关产品包装应深化叙事性表达,以拓宽未来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胡娅娅  江牧 《包装工程》2022,43(8):225-230, 265
目的 对现有儿童药品包装中所出现的问题引入修辞性叙事理论中的叙事交流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以修辞性叙事为设计方法,从具体案例中研究分析文本内修辞性叙事与儿童药品包装设计的关联,挖掘实践可行性。结果 从“人”的角度出发,基于文本叙事到设计叙事的转换,发挥设计语言价值,提升儿童药品包装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注重药品包装情感传达,给使用者留下一个深刻的用户体验。结论 将文本类的修辞性叙事理论与儿童药品包装设计相结合,为儿童药品包装设计提供新的创作思路和方法指导,借鉴叙事交流模式解读人与“物”,产品、设计者、用户之间的关系,从而创作出带有标识性、独特性的儿童类药品包装设计。儿童药品包装作为媒介承载信息向用户输出设计意图和情感,在视觉、行为交互体验中促进各要素间的信息传达,实现叙事的修辞交流。由此,探讨在儿童药品包装设计中运用修辞性叙事的设计方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曹新渝 《包装工程》2018,39(14):252-255
目的探究服饰图案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方法以服装图案的发展为线索,引出少数民族的服饰图案的诸多和谐元素的纹理以及丰富多彩的样式和独特的工艺手法,探索这些经典的服饰图案色彩、造型和工艺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意义及应用方式,然后以苗族、维吾尔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图案特点为基础,探讨不同的服饰图案在酒包装设计、浴巾包装设计和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挖掘民族服饰图案与包装设计理念的契合点。结论在包装设计中恰当应用服饰图案,配合色彩、形式等特点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更富内涵的外在形式改造,能够有效提升包装的审美价值,实现文化层面与外型的深刻表达,在实现包装设计创新的同时,促进地域文化创意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薛艳敏  武优 《包装工程》2020,41(10):193-197
目的研究叙事学在老字号包装设计上的创新应用。方法以老字号的包装设计为研究重点,通过查阅文献法和实地调研等方法,掌握叙事学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研究并总结叙事性在包装设计中所蕴含的共性,包括叙事主题、叙事易读、文化内涵和叙事表现等四个方面。以陕西食品类老字号德懋恭为例,分析其包装设计发展的一贯特性,并与叙事性包装设计的方法相结合对其产品的包装进行创新设计。结论中华老字号品牌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必然要进行品牌的升级转型。通过将叙事学理论延伸到包装设计中,可以改善老字号的包装设计,赋予产品包装更多功能价值,使产品信息和老字号品牌蕴含的文化被消费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为其他老字号包装设计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5.
漆质在包装设计中的美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蒲江 《包装工程》2008,29(6):133-135
从漆的发展历史背景和现状入手,通过质材美、工艺美、精神美几个角度来阐释漆质在包装设计中的美学表现,以实现漆质在包装设计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何蕊蕊  曹昊 《中国包装》2023,(12):60-63
为了改善农特产品当前包装过于简陋以及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促进农特产品更好的走入市场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本文采用个案分析法与设计案例实践法,将图像叙事理论引入农特产品包装设计,对其进行设计路径探讨。提出基于图像叙事下的农特产品包装设计策略,提升农特产品商品竞争力,促进农村产业不断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当前,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方式越来越多元,对于产品的包装视觉设计而言,确保产品的信息能够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成为关键。在既往的产品包装视觉设计过程中,人们往往会采取更为丰富的色彩搭配来实现目标,但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基于此,充分利用图像叙事手段来增强产品包装视觉设计效果,针对现阶段的产品设计需求和特征,对图像叙事角度下的包装视觉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确保包装视觉设计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朱立  皮永生 《包装工程》2018,39(10):231-236
目的本研究以符号学为视角,分析了包装图文设计的3个层面,也即是作为功能的表达层面、图文编排的审美层面以及图文的叙事互动层面,而这3个层面的划分是为了研究的方便,在设计实践中3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可分割和切分。方法产品包装需要向消费者传达产品的准确信息,一是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目的,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产品商标、品名、图像、生产日期、安全信息等;二是以图案的形式对企业和产品进行推广。结论包装上的图案以一种形象直观化的视觉语言来告知包装内的产品以及强化产品形象,而文字则是包装传达产品信息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两者的结合是包装设计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在此基础上,应用符号学解决问题的相关方式与方法提出了进行包装图文设计的具体过程,为包装图文设计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手工纸这种工艺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相对来说比较普遍,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价值.本文主要针对现代包装设计中手工纸的应用进行相应的分析,了解这种工艺的发展情况,对其具体的工艺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手工纸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应用的创新价值,希望能够为手工纸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有效应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全福 《包装工程》2021,42(20):252-259
目的 图像是一种交流沟通的媒介,无论是原始图像符号还是当代数字图像,都在特定场域中承担了传情达意的叙事功能.通过对图像叙事的全面分析研究,系统总结了图像的叙事特征及设计策略.方法 采取历时性的研究方法分析图像叙事的发展流变历程,并揭示了其发展脉络与特征.同时采取共时性的研究方法研究不同类型图像的内在叙事机制,分析图像视觉表征与其文本意义之间的深度关联,进一步研究各类型图像的叙事特征与设计策略.结论 图像参与人类叙事活动的历史悠久,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分单幅图像和组合图像2个方面进行叙事设计研究.采用象征、隐喻、顷刻及情节并置4种策略进行单幅图像的叙事设计;根据主题情节的不同,组合图像有2种叙事策略:一是情节片段的序列组合,对相同叙事不同情节片段的图像进行编排组合来完成叙事;二是主题叙事的系列组合,对同一主题不同事件的多元叙事情节进行组合来完成多维叙事.  相似文献   

11.
视频包装是动态图像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在以信息传达为目的的动态图像设计中,叙事设计是能否完整、准确和迅速传达信息的关键。动态图像将主题的阐发沿时间轴展开,如果将事件作为线索,将呈现事件的镜头作为时间片段,依据时间片段在空间和时间轴上的组织形式,可以归纳出几种常见的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包装设计不仅要实现包装的基本功能,更要有效传承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产品价值。本文通过分析柳编工艺及其特征,结合现代包装发展趋势,将柳编工艺与包装相结合,探究柳编在包装设计中的美学价值,基于传统柳编工艺的研究基础,提出柳编工艺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方法,为推动柳编工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创造性转化,实现柳编产品的创新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论语哲学思想在包装设计中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淑霞 《包装工程》2011,32(8):9-12
以论语的部分哲学思想为启示,分析了论语思想在激烈竞争环境下的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论述了包装设计的本质及其设计的真与善和包装设计的善与仁及其人性化的设计,进而分析了包装设计表达的自然性和积极性。提出了以朴素的、客观的、积极的思想立足人与商品二者的互动关系,解析现代包装设计定位、个性、格调等,探讨获取展现包装设计的本质目标,对中国现代包装设计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引导。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科技的进步推动着包装设计的发展,为包装设计带来更丰富的表现空间和叙事语言。本文在现代科技与包装设计相交融的状态下,分析和探讨两者的融合所形成的新视域,及对人所产生的多觉性审美体验和不同层面的心理指向,从而界定在融合新境界下不同层次的审视规则。现代技术在包装中的运用为包装设计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方式,促进了产品与消费者的有效沟通,为未来包装发展创造新形势。  相似文献   

15.
路玲娟 《湖南包装》2023,(2):166-170
在消费者需求层次不断提升的状况下,分析传统漆盒蕴含的造物哲学理念、美学思想,探索其应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中的策略,以促进现代包装设计的可持续、多元化发展。通过对漆盒材料与技术、造型与结构、髹饰工艺、装饰纹样与色彩的解析,归纳其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物尽其用”的自然观、“因需造物,物以适人”的物用观、“美用一体”的传统造物观、“温润含蓄、华美隽永”的传统审美观,及其对现代包装设计产生的影响。把传统漆盒蕴含的抽象哲学自然观、造物观、物用观、审美观通过具体的材料、造型结构、装饰纹样与肌理、漆饰工艺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创新转化应用,为解决当下包装同质化严重、造成的环境问题,提出可持续、多元化包装设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杨潇潇 《包装工程》2017,38(4):205-207
目的探究交互式理念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方法以可用性、易用性、情感性等基本应用原则为基础,结合充分的实例从食品、茶叶、玩具、药品4个方面探讨交互式理念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结论交互式包装设计为人与产品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沟通渠道,超越了以往单纯以文字或图像的模式来传递产品信息的模式,使产品包装实现了视觉、功能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7.
汉字字体设计中叙事思维的导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海平 《包装工程》2015,36(8):30-33
目的研究汉字字体设计中叙事思维的导入。方法探讨了汉字字体设计中导入叙事思维的可能性、汉字字体设计叙事思维的定义及其在设计中的表达。结论汉字的叙事性特征使汉字字体设计中叙事思维的导入具有先天的优势,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空间叙事也为汉字字体设计中叙事思维的导入提供了手法和理论上的参考与借鉴。汉字字体设计既应考虑到设计中基本问题的解决,还要考虑到深刻含义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从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中式包装出发,指出中式卷烟包装的特点和特征,并基于中国的社会文化和环境,探讨中式卷烟包装的价值,进一步验证了持续性满足中国卷烟消费者需求对于中式卷烟包装发展的必要性。通过分析目前中式卷烟包装在设计题材上的选择、材质和印刷工艺的选用以及及防伪技术应用上的特点,探讨中式卷烟包装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9.
李明星 《包装工程》2022,(S1):289-293
目的 旨在探索中国现代包装设计的起点发展特征,以及民国时期包装设计中传统内涵的现代性的表达和现代性的发展过程。方法 通过整理民国时期包装设计的设计要素、内容题材、设计理念以及设计风格,分析了影响包装发展的主要因素,论述了民国包装设计的表现特征和产生的原因。结论 民国时期的包装设计应用现代生产方式和现代设计表达手法,引进西方现代设计思想,将蕴含上至远古文明,近至习俗民生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题材,与商品属性进行结合,中国传统包装在此时期,逐渐从国外设计风格中吸取更加符合时代诉求的视觉表达形式。同时为迎合中国市场,保留了中国传统设计元素。这种中西合璧风格的出现,既是中国现代包装设计发展的见证,也是最宝贵的经验成果。  相似文献   

20.
包天添 《上海包装》2023,(10):163-165
作为包装设计中重要的图像元素,图形可以通过视觉效果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传达出品牌的独特个性和价值。基于现代图形图像元素,概述了图形图像的定义、特点与意义,重点探讨了现代图形图像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与表现形式,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不同图形图像元素在包装设计上的应用效果,旨在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些元素创造出吸引人的包装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