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城市高速公路交通的神经网络建模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市高速公路交通流的宏观、动态特性出发 ,分析了交通流控制中常用的宏观、动态、确定性模型 在此基础上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城市高速公路的神经网络模型 ,并提出了入口匝道放行和路段速度相结合的多变量神经网络控制策略 利用该控制策略建立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器 ,可以使高速公路上的交通密度维持在理想的密度值附近 .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 ,该控制器是一个状态和控制作用均可跟踪的伺服系统 .以杭州某高架高速公路为背景的仿真结果表明 :该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帮性 ,控制效果令人满意 .  相似文献   

2.
张木兰 《A&S》2005,(2):106-109
当今世界各国的大城市无不存在着交通拥挤问题。以美国为例,1976年至1997年期间,年车辆公里数以77%的速度上升,可是同期道路建设里程的增长数却仅为2%,在城市交通中的高峰时期.54%的车处于拥挤状态。由于交通拥挤,人们每天消耗在上下班的时间比平时平均多了1.5h。同时导致商业车辆在交通运输中延误,增加了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3.
城市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引言 交叉口是道路网中道路通行能力的“咽喉”,交通阻塞和事故的多发地。如日本大城市中的机动车在市中心的旅行时间约1/3发生在交叉口,美国的交通事故约有一半以上发生在交叉口。所以,对交叉口实施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是交通控制工程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保障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和充分发挥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的重要措施。对交叉口实施信号控制的优点是保证安全,缺点是增加延误和停车。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所有的路口都必须采用信号灯控制,一般当交通量发展到接近停车或让路标志所能处理的能力时,才在这种路口加设交通信号控制。无信号控制交叉…  相似文献   

4.
入口匝道控制是缓解城市快速路交通拥挤的有效方法之一。基于可拓控制理论,建立了快速路主线交通流密度与入口匝道排队长度的物元模型,并通过计算关联度来观察输出控制指标与测度模式的关系,进而对入口匝道调节率的确定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应用Vissim微观仿真软件对所提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定时控制相比,所提控制方法能够根据匝道交通需求来进行入口匝道放行调节,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定时控制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Multi-agent的城市高速公路交通流控制的集成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振龙  陈为雄 《信息与控制》2004,33(2):218-222,248
本文指出要有效解决高速公路的交通拥挤与堵塞问题,必须研究入口匝道控制、主线控制、通道控制等的集成问题.文章通过分折Multi-agent的技术特点和高速公路的交通流过程,提出了基于Multi-agent的入口匝道控制、主线控制、通道控制等的集成控制框架,并对其中的关键问题---短时交通流预测和Agent间的通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道路交通流量优预测与交叉口量优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空中交通监测系统高速数据传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串口利用抢占任务调度算法和时间片轮转及缓冲池实现大容量数据可靠传输的方法,保证了空中视频图像下载的流畅性、同步性和数据通信的实时性。该方法已应用于空中飞行物对地面的数据通信,对于大范围道路交通形势监测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入口匝道调节是快速路交通控制中较有效的一种方式,现基于快速路交通系统的常微分模型,设计了一种新的入口匝道的模糊自整定PI 控制方法,充分利用了上游路段流入的交通流量和向下游路段流出的交通流量信息进行控制律更新,有效抑制了系统扰动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设计了相应的模糊控制逻辑,实现了复杂交通系统实际控制过程中的PI控制器参数的模糊自整定。仿真研究中,与传统PID 和ALINEA 方法进行了充分比较,说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数据融合的交通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解决交通控制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交通控制模式.针对交通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采用数据融合技术来提高交通参数提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通过构造一个多级控制模型来解决不同路口之间的交通控制信号的区域协调问题.通过大量的仿真研究,初步实现了一个基于数据融合的交通控制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数据融合方法和多级交通控制结构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城市快速路交通诱导和匝道控制集成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缓解城市快速道路网络交通网络拥挤问题,将网络交通流模型、匝道控制模型、基于可变信息标志(VMS)的路径选择模型等整合为一体,建立了城市快速路交通诱导和匝道控制集成仿真模型。与各种边界条件相结合,测试了匝道控制和路径诱导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城市快速路集成控制方法有助于在空间和时间上均衡交通负荷,提高交通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
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策略比较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入口匝遭控制是缓解城市快速路交通拥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首先阐述了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的基本原理和作用,对匝道控制策略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入口匝道控制策略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最后,根据快速路构造上的特点,对入口匝道控制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城市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综述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综述城市高速公路交通建模与控制.首先考察各种高速公路交通流模型,着重分析宏观流体模型,然后讨论主要的城市高速公路交通控制模式和相关控制理论研究方法,最后就城市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研究的发展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入口匝道与衔接道路交叉口协调控制的策略。采用ALINEA入口匝道控制方法保证主线畅通的前提下,在入口匝道与衔接交叉口均无超长排队时,以入口匝道与衔接信号控制交叉口车均延误最小化为目标;入口匝道无超长排队而衔接交叉口关联相位存在超长排队时,采用衔接交叉口关联相位延长控制策略;在入口匝道存在超长排队而衔接交叉口关联相位无超长排队时,采用衔接交叉口关联相位提前结束控制策略。采用cell transmission model模型构筑入口匝道控制与相衔接交叉口协调控制的模型,实时动态优化地面交叉口的周期跟绿信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控制方法,衔接交叉口的车均延误虽然有轻微增加,但可以有效防止入口匝道的拥堵蔓延至普通道路,从而可以保证出口匝道衔接区域的畅通,衔接区域的车均延误减少。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非线性反馈模糊逻辑匝道控制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入口匝道控制是高速公路交通控制和智能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的入口匝道控制效果尚不理想.为此,本文提出一种非线性反馈方法用模糊逻辑进行入口匝道控制.建立了高速公路交通流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模糊逻辑理论设计了非线性反馈匝道控制器,根据密度误差和误差变化用模糊控制决定匝道调节率,模糊变量选用三角形隶属度函数,并制定了包含56条模糊规则的规则库,最后用MATLAB软件进行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优越的动态和稳态性能,它能使高速公路主线交通流密度保持为设定的期望密度,该方法用在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快速路网运行状况分析和控制策略评价提供高效辅助决策工具,提出快速路网宏观交通流仿真系统整体框架,分输入模块、仿真模块和输出模块三部分,并给出采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面向对象语言开发的实现流程图和关键技术.仿真案例采用该系统对包含两个起点、两个终点的快速路网进行仿真,刻画交通拥挤的形成、传播...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变得尤为严重,精确地检测交通态势可以帮助缓解交通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车辆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VANETs)的交通态势检测方法---TraSD-VANET(traffic situation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VANETs)。在该方法中,车辆自动聚簇,然后主动向簇头汇报当前自身的位置和速度信息;簇头根据收到的信息计算簇内的车辆密度和路面上的加权平均速度,之后基于模糊逻辑判断簇内的交通态势。仿真结果表明,在四种车辆场景下,TraSD-VANET检测准确程度比协作检测方法 CoTEC (cooperative traffic congestion detection)平均高16%。该方法在道路交通态势检测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快速路主道交通密度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自抗扰匝道调节方法.该方法包括跟踪微分器(TD)、扩展状态观测器(ESO)和非线性输出误差反馈控制律(NLOEF)3个部分.通过微分跟踪环节安排的过渡过程,可有效降低系统的超调;而系统外部不确定性可通过ESO估计,并将估计信息用于NLOEF更新控制信号.本文分别基于宏观MATLAB和微观PARAMICS平台进行了仿真研究,验证了所提出方法抑制不同类型外部扰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时变系统, 传统的匝道控制方法难以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为此, 本文提出基于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CMAC)与PID复合的匝道控制方法. 首先建立了二阶宏观动态交通流模型, 然后研究了CMAC与PID复合控制算法, 结合非线性反馈理论, 设计了基于CMAC与PID复合的高速公路交通流密度控制器, 该密度控制问题是一个输出跟踪和扰动抑制问题, 最后采用两个仿真实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 复合控制具有优越的密度跟踪性能和抑制噪声干扰的能力; 复合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交通拥挤, 并使主线车流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