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挑战题描述通过电脑上网,可以直接在线看到电视的直播节目,有没有办法将电脑上的节目推送到电视上观看?(题号:20141702)解题思路想要把电脑上网的直播节目推送到电视上,对于普通电视,我们可以把电视作为显示器,将电脑视频直接输出到电视上。如果是智能电视,通过DLAN推送或者远程桌面,这样也可以将电脑上的视频节目传输到电视上。  相似文献   

2.
《电脑时空》2013,(2):48-48
让智能手机中的照片显示在电视上,将电脑上的视频运行在平板电脑上,相信很多拥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电视的用户都想这样自由的使用自己的数据。而事实上,目前获得这样的应用非常简单,只要你有一个个人的云存储设备即可。  相似文献   

3.
郭勇 《电脑迷》2012,(5):41-41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兴起,让用户能更便利地获得多媒体影音资源,尤其是高清摄像头的配备,让移动设备应用从单纯的互联网内容分享,逐步拓展到内容制作上,而如何在电视、显示器上分享移动设备的多媒体影音资源,逐渐成为市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郭勇 《电脑迷》2012,(10):41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兴起,让用户能更便利地获得多媒体影音资源,尤其是高清摄像头的配备,让移动设备应用从单纯的互联网内容分享,逐步拓展到内容制作上,而如何在电视、显示器上分享移动设备的多媒体影音资源,逐渐成为市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与网络》2012,(14):25-25
正随着智能移动设备以及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移动办公、智能办公的概念也迅速兴起。利用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可以远程控制电脑,从而达到随时随地办公的目的,这就是移动设备远程控制解决方案的理念。从以上示意图可以看出,通过远程控制解决方案,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随时控制使用电脑上的E-mail、ERP、Office、Messenger等业务软件实现在家办公、智能办公。完美的移动设备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6.
毫无疑问,智能化的深入已经从普通电脑、智能手机延伸到了家居,比如电视。如今,智能电视可以说和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一样火热。同时,智能电视盒子也应运而生,通过它可以让一台普通电视或者显示器变成智能电视。  相似文献   

7.
覃特 《电脑时空》2012,(6):76-79
最近有个关于电视的有趣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已经从2008年的70%降至现在的30%。开机率逐渐下降,主要是电视所能提供的内容不能满足年青一代的需求。电视内容不论从丰富性还是从互动性上,都远远不如电脑和智能手机,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投向了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怀抱。不过同时我们也能这么说,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市场的火爆,智能电视也开始加速走红。  相似文献   

8.
在经过似乎没完没了的等待后,谷歌终于在英国发布了Chromecast。有了这款售价30英镑的媒体流设备,你就可以将任何电视变成"智能电视"——只要电视上有一个闲置的HDMI输入接口和无线网络。这款低成本产品显然是瞄着苹果电视(Apple TV)来的,其目的是让你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播放媒体流。你可以观看You Tube视频、Netflix、Vevo及其他服务,可惜发布当天,只有BBC iPlayer可以支持Chromecast的回看电视服务。  相似文献   

9.
GJZ 《电脑迷》2014,(6):52-53
正你是否希望可以将手机、平板上的任意文字、网页链接、图片、文件等快速传送到电脑上?或者反过来从电脑传到移动设备去?很多人会选择使用QQ、Dropbox等工具,又或者给自己发邮件,但它们都比较慢,也麻烦。Pushbullet的强大与好用之处在于,它支持消息的双向/多向推送!你不仅能从电脑上推送消息到手机、平板,反之也能将手机平板上的消息推送到电脑去,甚至还能从Android发送到iOS上去。  相似文献   

10.
《电脑时空》2012,(6):110-111
5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举行发布会,面向中国市场正式推出首批K系列的四款智能电视。继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之后,智能电视的正式上市,标志着联想PC+战略四屏产品布局的完成。联想认为,PC产业已进入到PC+的时代,多种新型设备应运而生,智能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都能拥有个人电脑那样的计算、存储和网络通信能力,都能提供基于互联网丰富的功能和应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表示:“智能电视的正式上市,标志着我们PC+产品布局的初步完成。在PC+时代,我们一方面将进一步提升在个人电脑领域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刘金玉  吴非 《微处理机》2007,28(2):20-21,25
随着数字媒体内容在家庭网络中的持续增长,为了满足数字媒体在家庭内部充分流通和共享的需求,家庭媒体娱乐中心(Home Media Entertainment Center,HMEC)在嵌入式设备上实现家庭网络中的数字媒体娱乐中心,基于通用即插即用(Universal Plug and Play,UPnP)协议及USB2.0协议等,对局域网内及USB/IDE存储设备上的媒体文件进行浏览、播放及管理。笔者首先概述了数字家庭的发展及国内外的研究现况,然后基于Intel IXP网络处理器平台提出了家庭媒体娱乐中心的软件系统设计,最后描述了该系统的应用层关键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12.
刘丹  刘心松 《计算机工程》2006,32(7):215-217
针对广域网上多媒体资源访问服务质量问题,设计一种面向媒体资源的高性能分布媒体存储系统(DMSS)。系统以按多媒体文件特征设计的高效媒体文件系统(MFS)为基础,通过自适应创建资源副本服务器来保证服务质量,降低网络带宽消耗。给出了系统构架和原型描述,通过性能分析验证了其高效性。  相似文献   

13.
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为网络电话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平台。本文将VoIP 与Android 两者结合,开发了一个基于 Android 平台的VoIP 移动客户端,实现了局域网内免费通话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分布式交互系统中连续媒体的延迟一致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啸 《软件学报》2002,13(6):1029-1039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分布式交互系统被广泛应用.在这种系统中,多个客户端通过局域或广域网交互连接.为使响应时间短,本地节点产生的操作立即在本地执行,并广播到其他远程节点执行.在该系统中,一致性维护是一个关键问题,而文献中研究的一致性问题几乎都是基于不连续媒体的.通过一个实例,指出连续媒体中的一种不一致问题.虽然该问题可以通过绝对一致模型解决,但绝对一致模型应用在广域网中将导致长响应时间.为解决绝对一致模型中响应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了延迟一致性模型(简称为DCM模型).在DCM中,如果节点i产生了作用于对象x上的操作,该操作到达远程节点后强行延迟一段时间并要求在统一规定的时间执行.通过该方法,对象x在其他远程节点上的状态将最终保持一致.DCM很灵活,因为不同的对象可以有不同的强行延迟时间.如果分布式交互系统建立在实时网络上,这种强行延迟时间将成为实时通信中实时消息调度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5.
面向信息栅格环境下的信息共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指出了信息栅格下的信息共享的范围由局域网发展到广域网范围,集成方式由静态集成到动态集成,共享数据量呈几何增长,共享和分发模式由“点对点”发展到“多对多”,在共享层次上由技术共享发展到语义共享;第二,指出目前信息系统的共享模式依然是“点到点”的共享,信息共享仍然停留在“技术层面”的共享,基于内容的信息搜索与发现弱,自动的按需分发能力弱,并且指出了点到点信息共享机制对网格环境的不适应性。第三,提出了以共享空间为基础,以发布/订阅为信息交换手段的共享解决方案,并且进一步给出了系统的共享模式,提出了由数据资源、元数据管理、基于内容的搜索、信息访问和发布/订阅、用户访问控制等组成的分层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6.
基于路由器的PPP协议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域网路由器所用的PPP协议中,透明传输及配置选须协商是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了适合于透明传输的发送及接收算法。描述了LCP和NCP配置选项的协商过程。疵外还介绍了路由器局域网口和广域网口之间的基本和分组转发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SWJS云平台基础上,根据云端智能设备、嵌入式设备和服务节点自动处理的要求,将嵌入式设备、智能手机、短信猫、智能服务器等引入SWJS平台,实现了由智能云端用户层、云端代理层、云智能控制层、云服务资源层、数据服务层和数据资源层等组成的智能化SWJS云平台,该平台重点设计了自动化处理流程,并针时用户行为的多样性,设计了系统用户行为防御模块。22家酒店在该平台进行测试的结果显示了快速、自动、透明和无纸化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缓解城市停车一位难求与大量车位利用率低下两者之间的矛盾,本文从物联网的角度给出了智能分时停车位系统解决方案,采用REST架构将用户手机app、信息存储服务器和智能车位锁等独立设备有机连接,支持停车位的实时发现、分时共享、在线预约、智能导航和无人监管,形成又一个良好的共享经济案例.  相似文献   

19.
SMB协议是一个用于在局域网共享文件的网络协议,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SMB协议信息获取的有效方法,通过中间人攻击的方式对局域网内共享文件传输和网络打印的信息进行了获取,得到最初的传输文件。  相似文献   

20.
《Parallel Computing》2004,30(5-6):611-628
We present in this work a wide spectrum of results on analyzing the behavior of parallel heuristics (both pure and hybrid) for solving optimization problems. We focus on several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as well as on simulated annealing. Our goal is to offer a first study on the possible changes in the search mechanics that the algorithms suffer when shifting from a LAN network to a WAN environment. We will address six optimization tasks of considerable complex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despite their expected slower execution time, the WAN versions of our algorithms consistently solve the problems. We report also some interesting results in which WAN algorithms outperform LAN ones. Those results are further extended to analyze the behavior of the heuristics in WAN with a larger number of processors and different connectiv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