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含湿多孔介质的水分蒸发过程及其内部毛细管水分的蒸发特性的分析,得到了确定蒸发区间位置的微分方程表达式和蒸发强度计算式,并讨论了多孔介质内部孔隙大小对蒸发区间和蒸发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真空绝热板芯材含湿会恶化其绝热性能,分析了玻璃纤维芯材含湿的原因:芯材残余水分、渗漏及结晶水等,阐述了传统烘烤工艺干燥的不足之处在于单一的烘烤祛湿不能除尽内部水分,内部水分蒸发膨胀致使真空绝热板绝热性能失效,降低其使用寿命.提出了真空祛湿的干燥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得到了良好的绝热效果,对提高真空绝热板使用寿命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固体物质干燥过程中的湿分传递理论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固体物质在干燥过程中湿分迁移的理论及其发展历程,介绍了固体物质中湿分传递的主要理论和模型,包括连续模型和应用于多孔介质的孔道网络模型。孔道网络模型是近十余年发展起来的新的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多孔介质的干燥过程,是干燥理论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热泵空气干燥-蒸发结晶电镀废水耦合处理系统,其利用饱和湿空气含湿量的不同来携带或者释放水分,凸显其蒸发温度低、技术简单可靠,可以与低品位热源等结合使用的优点.通过对其主要部件建立数学模型,并用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说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为废水的性能模拟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多孔介质空气轴承作为气浮导轨的关键零部件,其静态特性对导轨性能至关重要。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了多孔介质空气轴承静态特性仿真,设计了多孔介质平板试验。采用可压缩Forchheimer方程获得多孔介质的渗透率系数;采用X-ray断层扫描方法分离了多孔介质内部孔隙结构,并将孔隙结构细分获得孔隙度。分析了多孔介质CT三维扫描图像的最小重复单元。基于CFD方法对多孔介质空气轴承静态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对网格数量无关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多孔介质的形状和大小以及气膜的厚度,空气轴承能够获得较好承载力和静刚度。  相似文献   

6.
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由特种纸质多子乙湿帘、水循环系统和低压大流量节能风机组成。湿帘和风机分别装在密闭房舍的两面山墙上。风机抽风时,造成室内负压,迫使室外未饱和的空气流经湿帘多孔湿润表面,引起水分蒸发吸取大量潜热,从而降低空气自身的温度。湿帘风机降温系统运行时,将源源不断地把蒸发降温后的低温空气引入室内进行降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间接蒸发冷却器材料吸水性较差,只能采用连续布水方式使湿通道表面保持湿润。为此开发了一种多孔陶瓷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利用多孔陶瓷丰富的比表面积来增大水膜与工作空气的接触面积;利用其较好的吸水性快速蓄水,实现间接蒸发冷却器的间歇性淋水,缩短循环水泵运行时间。本文针对淋水密度对多孔陶瓷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湿球效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多孔陶瓷管完全湿润的情况下,淋水密度越小,湿球效率越高;淋水密度为8.8kg/(m·h),泵连续运行10 min,陶瓷管壁可完全侵透,水泵停止间隔100 min期间,冷却器的湿球效率最高,而且波动不大,相比传统连续布水方式,节约水泵能耗90%。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设备使用热损失严重,效率低下、生产成本较大等问题,结合玉米果穗加工特性,提出一种新型多层带式玉米果穗干燥装置设计方案,通过对方案中智能控温控湿系统及油介质换热系统的研究分析,系统可实时根据干燥过程需求,适时控温、及时排湿,可使整个干燥过程处于一种干燥动态平衡状态,与之前使用的燃煤热风炉相比节能32%以上。本设计的推广使用,对提高玉米果穗干燥品质有重要意义,节能降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根据两相流理论,通过分析气流干燥特点,建立含湿氧化铝颗粒直管气流干燥过程的一维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测试值较吻合,该模型可用于含湿氧化铝颗粒直管气流干燥过程的各参数预测.  相似文献   

10.
对含湿毛细多孔介质传热与传质过程的基本主控方程,以建议使用的加法分离变量法导出了一套代数显式解析特解。它仅由时间的线性项与几何坐标的二次项组成,比较简单明了,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这个特解尤其适合作为标准解发展计算传热传质学。  相似文献   

11.
张芳芳 《润滑与密封》2023,48(12):178-186
液滴与多孔表面碰撞时,多孔表面的孔隙所引起的毛细力作用将对液滴的动力学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液滴撞击多孔表面后的铺展、渗透、蒸发、传热等问题对调控多孔表面液滴的铺展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结归纳了液滴撞击多孔表面的理论、数值和实验方面的研究方法,对液滴撞击速度、液滴直径、孔隙率、孔径、韦伯数、黏度和表面张力等主要因素对液滴撞击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综述,提出液滴在多孔表面的研究可从更加符合液滴撞击多孔介质的理论模型建立,新型多孔介质内部液滴特性及热物理参数测试技术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空气焓差法的热计量精度,旨在提高干湿球温度的测量精度。影响湿球温度测量精度的因素主要有取样风速和湿纱布的含湿量。湿纱布周围的风速为5~7 m/s时,所测的湿球温度较为准确。而在这个风速下,加快了湿纱布的水分蒸发,湿纱布含湿量降低,直接使测量精度降低。基于单片机设计了自动加湿装置,一方面保证了湿纱布的含湿量,另一方面解决了因频繁加水而带来的试验不便的麻烦。另外,为了试验装置系统的安全性、规范性、配套性,设计了自动加湿装置套筒和干湿球温度测试台。配套零件的设计不仅保证了蒸馏水的洁净度,而且有利于提高试验精度。  相似文献   

13.
电力变压器干燥过程是绝缘材料内部的水分扩散蒸发的过程。正确处理好加热与抽真空的关系是各种干燥技术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该项成果──变压法真空干燥新技术采用“变压”的方法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研制出了一整套设备。变压法真空干燥分为四个阶段:即预热,变压脱水,终于及干燥终点判断。在预热和变压脱水阶段,主要是控制压强变化,利用蒸发出来的水蒸汽对流传热,保证脱水过程中铁芯和线圈的温度不断上升,同时又将脱出的水蒸汽不断抽走。在终于阶段,绝缘材料中残存的水分所需汽化热甚少,依靠辐射就能满足需要。当罐内真空…  相似文献   

14.
吴喜平 《流体机械》2000,28(3):60-62
对陆地、土壤结构、土壤湿度、植被、海洋的水蒸发特性、大气湍流等影响空气含湿量的变化规律 ,进行了分析研究。最终得出大气湿球温度的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多孔介质梁结构在实际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Biot理论,考虑了多孔介质中的流固耦合作用,推导出多孔介质梁动力学控制方程.利用精细积分方法,对控制方程进行求解,对比有限元模型,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对研究多孔介质梁的振动特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石墨多孔材料孔隙率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隙率是多孔材料的关键指标,是多孔材料若干性能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采用质量体积法、浸泡介质法和压汞法3种实验方法测定多孔石墨材料的孔隙率,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浸泡介质法测量的是开口孔隙率,因而数据偏小;质量体积法与压汞法测试结果相差不过5%,表明质量体积法是一种简单可行的孔隙率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生产过程中,SH8型梗丝膨化干燥系统的闪蒸机出口存在比较严重的梗丝湿団问题,湿団在通过流化床时无法被充分烘干,造成梗丝的水分波动,严重影响到梗丝水分的标准偏差。为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对闪蒸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分析与研究,提出具体的改造方案,并进行了闪蒸机结构改造。通过改造前后的湿団重量对比,由原来的每天15kg左右下降到0.5kg以下,梗丝水分稳定,显著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振动筛分干燥床层的工作状态,物料的湿含量变化过程及作为干燥介质的热空气的湿度变化情况分析,得出多床层对流绝热干燥条件下,干燥塔料床层数选择公式。从而为振动筛分干燥塔的设计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多孔硅泡沫衬垫应力松弛行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孔硅泡沫材料应力松弛的基本特征,得到了体积可压缩硅泡沫材料松弛行为的数学模型,利用该表达式可以对松弛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及松弛特性分析.通过含多孔硅泡沫衬垫的组合结构松弛行为的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数据的对比,两者吻合较好,说明基于材料应力松弛试验得到的粘弹性本构模型能够反映多孔硅泡沫材料的力学特性;该松弛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并且形式简单,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Fluent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实验,分析了多孔介质的渗透系数、厚度、直径以及气源的供气压力等因素对全多孔质气体静压轴承静态性能的影响,得出相应的关系曲线。自行设计了实验平台,实测获得了多孔质石墨气体静压止推轴承的载荷、刚度、流量等静态特性曲线。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数值计算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还表明,当多孔介质渗透系数为7.95×10-15 m2,厚度为10mm,直径为45mm,且气膜间隙为3~5μm时,全多孔质石墨气体静压止推轴承静态刚度超过70N/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