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孔硅质岩中SiO2含量约为90%,主要物相α-SiO2,晶粒细小.利用混凝土火山灰效应的数值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多孔硅质岩混凝土火山效应强度贡献率,确定多孔硅质岩的活性大小,经检验它是一种活性混合材.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分析了多孔硅质岩的化学成分,微区结构状态,火山灰性检验以及不同细度、不同掺量的多孔硅质岩掺入到水泥中对水泥试件各龄期强度的影响.认为多孔硅质岩矿粉是一种天然活性混合材料,掺入水泥中可提高水泥的强度,在此基础上可作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多孔硅质岩矿粉掺入到普通硅酸盐水泥中对水泥性能的影响.认为多孔硅质岩矿粉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活性混合材料,可用于制作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  相似文献   

4.
多孔硅质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试验分析了多孔硅质岩的化学成分,微区结构状态,火山灰性检验以及不同细度、不同掺量的多孔硅质岩掺入到水泥中对水泥试件各龄期强度的影响,认为多孔硅质岩矿粉是一种天然活性混合材料,掺入水泥中可提高水泥的强度,在此基础上可作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5.
一种天然活性混合材料的研究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多孔硅质岩矿粉掺入到普通硅酸盐水泥中对水泥性能的影响;认为多孔硅质岩矿偻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活性混合材料,可用于制作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  相似文献   

6.
利用多孔硅质岩为载体,复合减水剂和缓凝剂,初步研制出能在90min保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不变的载体流化剂.通过测试水泥凝结时间、强度和流动度,筛选了羟基羧酸类缓凝剂.  相似文献   

7.
一种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多孔硅质岩为载体,复合减水剂和缓凝剂,初步研制出能在90min保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不变的载体流化剂。通过测试水泥凝结时间、强度和流动度,筛选了羟基羧酸类缓凝剂。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超细粉煤灰与硅灰的复合技术配制多孔水泥混凝土水泥浆体试件.通过与双掺硅灰和减水剂、双掺粉煤灰和减水剂以及复合掺粉煤灰、硅灰和减水剂的情况对比,系统研究了硅灰粉煤灰作为外掺挤对多孔水泥混凝土水泥浆体的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硅灰与超细粉煤灰的复合,在水泥浆体形成过程中,这2种材料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功能效应,使得多孔水泥混凝土水泥浆体的强度性能显著提高.文章通过扫描电镜试验,剖析了超细粉煤灰与硅灰复合效应的机理,论证了用超细粉煤灰和硅灰以及减水剂复合配制多孔水泥混凝土水泥浆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工业尾气中高浓度CO_2激发钢渣中活性成分,制备高早强、低碱度的生物相容的碳激发钢渣透水混凝土。充分利用钢渣的高强度耐磨特征,构成多孔骨架;钢渣中活性CaO与工业废气中的高浓度CO_2快速反应,形成CaCO_3胶结。结果表明,最佳水灰比为0.27,在相同的养护条件和相同水灰比下,石膏掺入量为15%时对碳激发钢渣净浆试样强度有积极影响,28 d的碳激发钢渣透水混凝土强度可达到15.8 MPa。碳激发钢渣透水混凝土较普通多孔混凝土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至少250 kg/m~3,可节省材料费约218.167元/m~3,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华北板块太原组生物碎屑泥晶灰岩中夹有大量黑色层状、似层状、团块状和条带状的硅质岩,对其成因尚有较大争议。为了探讨其成因,选择焦作地区太原组硅质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不同层位和形态的硅质岩样品,采用岩石薄片观察、电镜扫描、能谱分析、XRD分析、差热分析等方法,对太原组硅质岩的矿物成分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原组硅质岩的矿物成分主要为蛋白石,并普遍含有玉燧、微晶石英和方解石,在底部层状硅质岩中还见有大量的叶腊石;硅质岩中的硅质矿物是SiO2对方解石的交代作用形成的,方解石是未被硅质完全交代的残留矿物,叶腊石是由体系外部提供的活性Si与岩浆岩碎屑水解提供的活性Al在微裂隙中经过合成作用形成的。研究结果为华北板块太原组硅质岩的成因提供了矿物学方面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建筑垃圾成分复杂、粉料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根据废弃混凝土粉料具有一定活性且多孔的特点,研究了废弃混凝土粉料掺量对陶瓷面砖粘结剂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多孔的建筑垃圾细粉料会导致瓷砖粘结剂砂浆的需水量增加、保水能力增强、凝结时间缩短,废弃混凝土微粉的优化掺量区间为外掺10%。采用XRD、SEM等测试技术从微观上揭示建筑垃圾微粉的掺入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是:在低掺量条件下,多孔的建筑垃圾微粉在拌合初期孔洞吸水,形成局部低水胶比区,同时在水化过程中释放水分,促进了粉料周围水泥水化;高掺量时建筑垃圾微粉活性显著低于水泥的活性,降低粘结剂砂浆的总体强度。  相似文献   

12.
硅灰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200)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硅灰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及硅灰在活性粉末混凝土中的增强机理,通过试验分析,讨论了活性粉末混凝土中硅灰掺量变化对混凝土密度、相对密度和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硅灰的微填充效应有利于提高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密度和相对密度,而火山灰效应有利于提高其强度.当硅灰掺量约为水泥掺量的25%~35%时,可获得性能较好的RPC200.为降低成本而又不大幅度损害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强度,超细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替代硅灰的量不宜超过20%.  相似文献   

13.
将天然超细晶态硅灰、超细多孔硅质岩,磨细标准砂和磨细矿渣用于蒸压砼制品中.实验结果表明,天然晶态硅灰、磨细硅质岩和磨细标准砂等量代替砼中砂、经蒸压处理具有较好的的增强效果,并可制备出抗压强度160MPa,抗折强度22MPa的超高强度制品.对矿粉增强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4.
将天然超细晶态硅灰、超细多孔硅质岩,磨细标准砂和磨细矿渣用于节省压砼制品中。实验结果表明,天然晶态硅灰、磨细硅质岩和国标准砂等量代替砼中砂、经蒸压处理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并可制备出抗压强度160MPa,抗折强度22MPa的超高强度制品。对矿粉增强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活性粉末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指标取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促进活性粉末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收集整理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相关的文献.提出以边长70.7 mm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依据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等级划分方法.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尺寸效应、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压应变和极限压应变等基本力学性能指标进行分析,获得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相关力学性能指标之间的换算关系,并基于一次二阶矩法推导得出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材料分项系数.  相似文献   

16.
文章测试了聚合物与硅灰对多孔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抗冻性以及排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灰、粉煤灰可以有效提高多孔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改善多孔混凝土的冻融耐久性;外掺材料的使用会降低多孔水泥混凝土的孔隙率  相似文献   

17.
多孔混凝土基层层流状态临界水力梯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渗透系数是表征多孔混凝土排水性能直接有效的指标,为应用Darcy定律测试多孔混凝土的渗透系数,必须首先给出Darcy定律对多孔混凝土的适用范围.从Darcy试验定律引出渗透系数的概念,分析了渗透系数的物理基础.通过类比管道流和多孔介质中的流动,提出Darcy定律对于多孔介质中流动的分类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渗透仪,根据渗流速度与水力梯度的相关关系,得出为满足层流状态,不同级配、不同水泥用量多孔混凝土水力梯度的临界值,并提出常用配合比多孔混凝土的临界水力梯度建议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天然沸石岩作为气体载体把气体带进料浆中配制成多孔混凝土。其结构和性能与目前的加气混凝土或泡沫混凝土存在许多差异。载体能参予多孔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的水化过程,故该种多孔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随着龄期增长而提高和改善。本文介绍了该种多孔混凝土的研制及其制品的生产试验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多孔混凝土的收缩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多孔混凝土存在收缩现象,为研究多孔混凝土基层路面的接缝设置及反射裂缝问题,必须首先研究多孔混凝土的收缩特性.采用传感器法进行多孔混凝土温度收缩系数的测定,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多孔混凝土温缩系数在-25~25℃不同温度区间的变化规律,整个温度区间的温缩系数介于3~10μm/(m.℃)之间,较之常用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温缩系数小.对于不同级配,整个区间的温缩系数可取其平均值为6.5μm/(m.℃).此外,通过干燥收缩试验,得出多孔混凝土各龄期的干缩系数,与部分半刚性基层材料比较,多孔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小得多,因此其抗裂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混凝土多孔砖墙体产生裂缝的原因,并详细阐述了混凝土多孔砖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