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锦纶具有上染速率快、竭染率高的特点,容易造成上染不匀、色差、色渍、色点、深浅边、条花、色不符样、染色牢度差等疵病,从小样染色的角度,应选择上染曲线及亲合力相似、配伍性好、适合生产台机的染化料系列,并从温度、浴比、pH值和匀染剂的选用及用量等几方面来制定合理的工艺,同时通过规范打样、对色等操作,缩小大小样之间的差异,提高产品的优等品率.  相似文献   

2.
分析分散艳红RED SF为主料上染涤纶织物时染浴pH、分散匀染剂用量、染色温度及时间对上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染浴p H控制在4.0∽4.5,分散匀染剂PSD用量2.0g/L,染色温度130℃,染色时间35min染料上染率表现最佳。按此工艺条件进行大批量生产跟踪,匹差、色点和牢度均达标,染色效果均理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涤纶织物染色打样的实用色立体方法。该色立体将涤纶织物各种色 分散染料的品种和数量联系统一起来,从而直接确定出上染某物颜色所需的染料和数量,对制定涤纶织物染色工艺极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丝光棉纱线的原料采购、烧毛、丝光、打样前准备、实验室打样及对色的一些注意事项来说明提高丝光棉品质的关键。重点讲述了打样前准备工序如打样纱的确定、染料的选择、化料、吸料、盐碱用量及时间的确定。通过打样得知,台湾永光中温型活性染料在80℃条件下的染色,具有上染率高、固色率高、匀染性好等特点,同时又能获得优异的染色效果与牢度特性,非常适用于经过双丝光后的棉针织物的染色。  相似文献   

5.
沈一峰  张蓉  林鹤鸣 《丝绸》2008,(1):20-22,29
经过分析真丝和纤维素纤维的分子结构特性差异,研制出了新型同色匀染剂TS-12,该助剂可调节染料对不同纤维的上染性能,提高丝/棉面料的同色染色效果,然后针对丝/棉面料的同浴同色染色,对染料品种、同色匀染剂TS-12、碱剂、加碱方式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较好的丝/棉织物同浴同色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6.
《印染》2021,(9)
为解决不同来源羊毛混合毛条的染色同色性差问题,以XPN-TS-2为匀染剂、Lanasol CE为染料进行染色,优化染色工艺为:Lanasol CE染料6%(omf),浴比1∶20,甲酸1.8%(omf),匀染剂XPN-TS-2 3.0%(omf)。与Albegal B相比,XPN-TS-2可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率,改善混合羊毛的同色性。两种匀染剂对染品的色牢度影响程度相当。  相似文献   

7.
探讨色纺针织物纱疵性横档的成因及防治措施.重点介绍了由色纺纱纱疵引起的针织物横档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生产实践表明,原料性能差异、色纺纱重量偏差及不匀率、条干均匀度、捻度以及油污、上蜡不匀等是色纺针织物纱疵性横档的主要成因.可通过合理配棉、均匀混和、准确打样、严格控制各工序制品重量偏差及条干均匀度等措施进行控制,最终生产出满足质量要求的纱线,有效减少了针织物横档疵布现象.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锦纶染色用匀染剂分类及作用机理,采用酸性匀染剂Y-207B和市场匀染剂PL对锦纶布样进行染色试验,从缓染性、消色性、移染性和透染性4方面对比分析架桥型酸性匀染剂应用性能。结果表明,架桥型匀染剂在染色过程中具有缓染能力,上染速率较慢、匀染性能较强、消色性小、透染性强,但移染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涤纶织物染浴中分散匀染剂在高温高压染色工艺中的应用。分析了染色色差、分散染料上染速率、分散染料分散性能、移染性能及大货染花评估。结果表明,分散匀染剂PSD能够有效地控制分散染料染涤纶的上染速率,达到稳定染液,防止染色不匀的目的,染色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针对毛/涤混纺织物一浴法染色色牢度较低这一问题,选取了3种市售的载体和分散剂,探究分散染料对涤纶纤维上染百分率和对羊毛纤维沾色的影响。通过单色实验和拼色实验,探究一浴法染色工艺对毛/涤混纺织物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载体PEW质量浓度为1.5 g/L,分散剂IS质量浓度为2 g/L,匀染剂SE-5质量浓度为4 g/L时,对提升分散染料对涤纶纤维的上染百分率和减少羊毛纤维沾色的效果最显著。通过对红、黄、蓝的单色实验以及浅咖、嫩绿、粉红的拼色实验,发现染后织物色牢度测试结果均在4级以上,符合实际生产要求;通过成本核算发现一浴法大约能节省1/3的水电气消耗,极大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胡木升 《印染》2007,33(19):22-24
分析染色过程中影响染料泳移的各种因素,诸如箱体加热温度不匀、机械挠度,以及染料性能差异等与色差的关系;介绍了产生色差的染前因素与染色中产生色差的因素区分,以及产生整批色泽不符样色差、前后色差和挠度色差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徐静  武秀云 《印染》2013,39(9):18-20
蜂窝光触媒纤维可大大增加织物的导电性能,其抗静电、吸附、除臭、抗菌、发射远红外线和产生负氧离子等能力也大大提高。蜂窝光触媒纤维在染色过程中怕酸怕碱、热缩非常大,是其筒子纱染色的难点。蜂窝光触媒纤维/棉混纺纱染色时,需调整染色工艺,兼顾蜂窝纤维和棉纤维的染色特性。染色后各项牢度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陈世银  朱春艳 《印染》2005,31(1):19-20,31
从前处理和染色工艺条件等方面简析导致色差产生的因素,提出了预防和控制色差的措施。实践证明,必须加强各道工序的管理,广泛采用自动化控制,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色差。  相似文献   

14.
轧染大小样色差控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铁定 《印染》1995,21(8):21-24
文章分析了轧染色差的产生原因,详细探讨了不同染色工艺、称量及工艺条件的波动对色江的影响。最后作者提出了控制大小样色差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减少尼龙织物染色大小样色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爱连 《印染》2001,27(4):23-24,26
染色大小样之间的色差一直是困扰染色生产的一大问题,本文以尼龙织物染色为例,从染料、助剂、设备的使用及染色工艺等几方面,具体探讨如何减少尼龙织物染色大小样的色差。  相似文献   

16.
郭莉  姚舒林  曾林泉 《印染》2003,29(9):26-28
分析了连续染色中,如皱条、左右和边中色差、染斑、色变、大小样色差等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要控制好染色质量,必须抓好实验室工作,加强管理,改进设备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拉细羊毛易染花的问题,通过使用低温促染剂及调整染色工艺,进行了大批量染色生产实验.实践证明,这种染色方法可使拉细羊毛达到均匀染色,且在节约能源的同时,有利于改善染色环境.低温染色可减少纤维在染色过程中所受的损伤,能进一步改善产品的手感,使其更加蓬松柔软,有利于提高后道工序纺纱质量,但使用低温促染剂,色光会有差异,一般偏红光,色泽显得干净需调整色光再染色.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传统经轴染色过程浴比大、生产效率低、耗水量高、排污量大等技术瓶颈,通过研制立式经轴染缸设备及连续染色系统,开发经轴连续染色技术,介绍了经轴连续染色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并对锦纶织物染色,测试连续10次染色织物的色差及染色牢度。结果表明,经轴连续染色10次的锦纶织物均匀性和重现性较好,且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均达到3级以上,所生产的产品能满足质量要求;经轴连续染色废水可循环使用,大幅降低染色废水的排放,减轻了末端污水处理的负担,实现染色过程降低污染,同时提升生产效率,达到清洁生产和提质增效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9.
高温高压经轴染色机染色均匀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向军  华演 《纺织导报》2006,(12):24-26
高温高压经轴染色机适应染整行业小批量、多品种的发展趋势,其染色织物具有尺寸稳定性好、不易产生折皱、滑爽挺括等诸多优点,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但该机型在染色过程中容易产生内外色差和幅向色差,影响了经轴染色机的发展。文章介绍了国内外一些公司改善高温高压经轴染色机染色色差的方法,分析了产生幅向色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通过改进经轴结构来改善经轴染色幅向色差的方法,建立了变截面经轴模型和变孔径经轴模型。  相似文献   

20.
崔浩然 《印染》2013,39(8):45-48
中温型活性翠蓝在纤维素纤维染色中应用甚广。但它的分子结构特殊,使其染色性能欠佳,容易产生诸如色点、色渍、色花、色差、色牢度低和染深性差等质量问题。因此,必须针对其性能中存在的缺陷问题,采用相适应的特定工艺染色,以防止染疵发生,获得良好的染色一等品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