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依据按具塞量筒法测得最终脱水率来筛选适合陈家庄油田稠油物性的破乳剂SD-31。分析了温度和破乳剂浓度对脱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得出,破乳剂SD-31在加药浓度150 mg/L时,陈家庄油田稠油脱水效果好。80℃比90℃稠油脱水速度和最终脱水率略有下降,破乳剂最终脱水率达到93.5%,仍能满足现场脱水需要。因此选择SD-31作为陈家庄油田稠油脱水破乳剂。  相似文献   

2.
以低温高效脱水为研究目的,采用破乳剂脱水、掺稀油脱水、加热脱水等3种技术,对胜利油田陈南联合站的稠油脱水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了陈南稠油和稀油的物性条件,确定了乳状液配制的最佳条件为乳化机转速2 000 r/min、搅拌时间15 min。考察了掺稀比、破乳温度和破乳剂体积分数等因素对稠油热化学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胜利油田陈南联合站稠油热化学破乳沉降运行工艺的最佳参数为掺稀比(稀油与稠油的体积比)1.5、破乳温度90℃、破乳剂体积分数100×10~(-6);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沉降脱水24 h,得到的余油含水率低于2.0%,满足成品油的外输条件。根据试验结果,对破乳剂脱水、掺稀油脱水和加热脱水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对稠油的低温高效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塔河油田稠油区块的稠油乳状液破乳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为了获得效果良好的破乳工艺技术,本文采用瓶试法,对8种破乳剂进行筛选评价,优选出最优的破乳剂并与絮凝剂进行复配,以期获得理想的破乳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破乳剂R-15和P-16的脱水效果最佳,脱水率分别为25.21%和25.58%。进一步将上述优选的破乳剂与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复配,脱水率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达到76.36%。对塔河油田稠油进行破乳时,可选用型号为P-16的破乳剂,当浓度为175mg·L-1、PAC溶液浓度为100mg·L-1、破乳温度78℃时,破乳1h,脱水率为76.36%。  相似文献   

4.
采用含氢硅油与3种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进行反应,制备了混合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共聚物,以二甲苯为溶剂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20%的溶液作为破乳剂,用于渤海油田稠油的破乳脱水。与平台现场在用破乳剂相比,采用自制破乳剂时脱出的污水水色略差,但破乳脱水速度更快。该自制破乳剂用于100 mL含水量10%和60%油样时,40 min的脱水体积不低于8 mL和53 mL,脱水界面齐整,有望作为一款用于渤海稠油油田现场的新型破乳剂,具备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古城油田稠油乳状液为研究对象,针对稠油脱水处理问题,通过稠油高效破乳剂的室内筛选试验研究,减少稠油药剂投加量及满足含水、水质要求。测定了7种破乳剂对含水20%稠油的脱水效果,破乳剂Z61和A-20的脱水效果均优于其他破乳剂。随后进行了低温稠油破乳剂试验,对破乳剂进行了精选,同时开展了投加温度对破乳效果影响的研究试验。通过试验和分析得出,Z61优于A-20药剂;结合单个站点的试验情况,建议净水药剂的投加浓度为50 mg/L,具体的增减视分离器出水和2 000 m~3污水缓冲罐进口水质而定。  相似文献   

6.
针对稠油开采的实际工艺,研究了稠油采出液的特性,并通过实验进行了稠油破乳剂的研究,研制了满足生产需要的稠油破乳剂。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不同浓度不同破乳剂对稠油的破乳效果;不同温度下破乳剂脱水率变化;不同浓度下FC0803对稠油的破乳效果。  相似文献   

7.
我国XJ油田年稠油产量已达到了年产量的1/3,但与常规原油相比,稠油的沥青质与胶质含量都比较高,形成的乳状液稳定,破乳脱水困难。如何降低稠油脱水成本,开发高效廉价广谱的稠油破乳剂,得到适合该油田稠油乳化特性的脱水工艺方案是国内外众多学者不懈的追求。本文通过研究该油田某区块稠油油样的基本物性以及其乳状液流变特性,在十五种现役的商业破乳剂中筛选出了三种高效的破乳剂,并比较了三种物性与之相近的稠油的脱水工艺,最终提出了适合XJ油田稠油油样的脱水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驱稠油破乳剂合成与复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渤海聚合物驱稠油,合成了5种非离子聚醚破乳剂和3种阳离子反相破乳剂,研究了不同类型破乳剂间的复配协同作用。结果表明:(1)在非离子破乳剂中,多分支结构的破乳剂比线形结构破乳剂脱水性能强,星形高分支结构破乳剂比梳状高分支破乳剂脱水性能强;(2)非离子聚醚破乳剂之间没有产生协同效应,非离子聚醚与阳离子反相破乳剂之间产生了较好的协同效应;(3)聚合物浓度的变化对脱水速度和脱水率影响较小,但对脱出水质有明显的影响;(4)复配破乳剂FH36对含聚合物稠油具有良好的破乳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辽河油田曙五联稠油脱水温度高、药剂使用量大、原油含水不达标等问题,在现有工艺条件下,开展低温破乳剂研究,优选复配新型破乳剂,脱水温度降低5℃,药剂用量降低10mg/L,脱水率提高6%,现场使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实验考察了TA-1、TA-3、BP-6、SP-1,SP-2、AE-3、TG-1、THO-A2、THG-A3等12种商用破乳剂对辽河油田稠油乳状液的破乳效果,并考察了破乳剂的复配破乳效果.结果表明:THG-A2、TA-1两种破乳剂破乳120 min后,稠油乳状液脱水率可以达到80%;THG-A2/SP-2在复配质量比1:2、投放量为0.3~0.35 g/L、破乳温度为60~65℃时复配处理效果最佳,采用该复配剂破乳120 min后,脱水率可高达98.7%.此外,本文通过高速摄像观察了稠油乳状液的破乳过程,并对其破乳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原油破乳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述了原油破乳剂研究的新进展 ,包括破乳机理、复配破乳剂、稠油破乳剂、新型破乳剂、反相破乳剂、低温破乳剂。原油破乳剂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原油的脱水温度将在 2 5~ 35℃或更低的温度、高效低耗、一剂多用的高效破乳剂。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单体,通过乳液聚合法合成水包稠油破乳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四元共聚物破乳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合成四元共聚物稠油破乳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65℃,乳化剂用量(占体系总质量)为1.6%,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总质量)为1.1%,单体质量分数为30%。利用胜利油田陈庄稠油模拟的稠油乳状液对自制四元共聚物稠油破乳剂进行了破乳性能评价。在破乳温度为60℃,加药量为200 mg/L,破乳时间为120 min时,破乳效果最佳,即脱水率达到89.3%,水中含油量为198.6 mg/L,界面状态整齐,脱出水水色清。自制水包稠油破乳剂的破乳性能优于市售破乳剂AE-8051,YT-100,SP-169,BQ-05。  相似文献   

13.
稠油在热采高温作用下,容易在油层中发生乳化行为,形成稳定的油包水乳状液,给地面产出液处理流程造成一定的负担。通过分析热采放喷后产出液的含水率为28%、脱水原油的黏度为2 300 mPa·s、胶质与沥青质含量和为24.33%,从醇类、酚醛树脂类、多烯多胺类、复配类的防乳破乳剂中优选出防乳破乳剂PEC-12,幵分析了破乳温度、防乳破乳剂浓度、乳状液含水率对PEC-12防乳破乳剂破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破乳温度从50℃升高至80℃,防乳破乳剂的破乳率从44.6%逐渐升至98.2%。防乳破乳剂最经济有效的浓度为200ppm。乳状液中含水率从20%增至40%时,防乳破乳剂的脱水率从62.5%增至93.8%。矿场试验表明,在注热过程中添加防乳破乳剂是一种能有效抑制稠油反相乳化的有效措施,添加PEC-12防乳破乳剂后,地面处理流程显示油包水乳状液总量降低80%,稠油乳状液破乳效果好,处理负担明显减轻,同时跟地面产出液破乳剂发生了协同破乳作用,使处理后的污水中含油量达到设计要求,满足回注地层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4.
BCF-08A高含水重质稠油破乳剂是由研制合成的含多活泼氢的树脂作为起始剂与适当比例的EO、PO聚合后用交联改性剂改性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室内试验中,该破乳剂与现场破乳剂相比,相对脱水率达112%以上。现场试验中,该破乳剂与原破乳剂相比,减少用量30%,原料油含水降幅达40%,一次罐污水含油降幅达53%。  相似文献   

15.
BCF-08A高含水重质稠油破乳剂是由研制合成的含多活泼氢的树脂作为起始剂与适当比例的EO、PO聚合后用交联改性剂改性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室内试验中,该破乳剂与现场破乳剂相比,相对脱水率达112%以上。现场试验中,该破乳剂与原破乳剂相比,减少用量30%,原料油含水降幅达40%,一次罐污水含油降幅达53%。  相似文献   

16.
实验测定了南京金陵石化二厂等厂生产的8种破乳剂及复配破乳剂对中原油田卫城油矿稠油的脱水效果。这6种复配破乳剂脱水率高,脱水速度快,油水界面齐,与卫城油矿的缓蚀剂配伍性好。  相似文献   

17.
随着稠油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SAGD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采出液的乳状液结构比较复杂、稳定性增强,破乳脱水难度加大,使得稠油破乳脱水难题日益凸显并严重制约着稠油有效开发,稠油乳状液破乳技术已成为稠油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化学破乳技术的发展概况,系统阐述化学破乳机理,化学破乳剂的分子结构特点及其性能,简要分析了破乳剂的筛选和复配方法,综述了化学破乳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化学破乳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新型原油破乳剂DCN-1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破乳剂DCN - 1的研制、性能和现场试验结果。它是针对河南油田的高含水稠油研制的一种水溶性高分子破乳剂 ,对该区稠油具有脱水速度快、出水量大、油水界面齐、污水含油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辽河油田特(超)稠油破乳污水含油量高的难题,以冷家、曙光采油厂以及特油公司的特(超)稠油为对象,研究了破乳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规律。通过探讨破乳剂在破乳过程中的清水机理,运用表面活性剂结构与性能关系理论,结合原油的组成特点,进行了破乳剂的分子结构设计与合成。经破乳实验表明,这类清水型特(超)稠油破乳剂具有脱水率高和清水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油田稠油脱水过程中会受到脱水温度、破乳剂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笔者就油田稠油脱水常用的大罐沉降脱水、三相分离器脱水这两个技术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便能够提高脱水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