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伟超 《电子技术》2023,(7):232-233
阐述智能电网的特点,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技术,探讨智能电网中的配网调控一体化技术应用,包括提升电网系统性能、展现GIS系统的价值、融合GIS系统与SCADA系统。  相似文献   

2.
文江洪 《通讯世界》2017,(5):201-202
基于智能电网模式背景下,分析配网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配电调控一体化的实施策略.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实现,需要集成信息系统,完善配网架构,接入分布式电源与储能,除此之外还需要制定管理标准,以确保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于目前配网工作的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提出了实行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具体的实行措施,希望可以为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苏健生 《通讯世界》2017,(17):126-127
智能电网是现代电力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建立和完善配网调控一体化体系是智能电网建设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配网调控存在的问题,然后提高了基于智能电网模式下建立配网调控一体化建设思路,详细探究其实现方式.指出目前实行配网调控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杨向明  周光乐 《通讯世界》2017,(15):213-214
智能电网模式可以提高电网管理的运行水平,推动电力系统科学、合理的发展.智能电网中配网调控一体化是一项重点项目,应本着科学发展的原则有效地发展电力调控一体化.加强对配网调控一体化的运用研究对电力系统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应对措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为配网调控一体化更好的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6.
余泳欣 《电子世界》2014,(18):216-21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在很多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在GIS的工作网络中,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实现配网自动化,实现技术的更新。本文对配网GIS系统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旨在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相似文献   

7.
罗希 《通讯世界》2016,(23):244-245
智能电网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电网管理的运行水平,使得电力系统往更为科学的方向发展,同时有助于提高电网管理的运行水平.智能电网试点中配网调控一体化是一个基本的项目,加强对其分析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的特点,提出了目前配网调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具体的应对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配电网停电会造成电力系统供配电可靠性以及服务质量下降,研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单线图的配网停电单模拟操作应用。利用网格长度作为基本单位建立坐标系,以选取起始点与终止点为基础,通过四参数法将GIS坐标映射至图纸网格内,实现配网内设备初步布局,将杆塔、站房和整体均匀分布作为优化目标,设置多目标优化目标函数实现GIS单线图最终优化。选取某电力公司配网作为单模拟操作应用对象,模拟结果表明,单模拟操作配网停电后,该配网各负荷点年故障率、次平均停电时间以及年停电时间均有所减少,可有效提升配网的供配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方正云 《电子世界》2012,(15):40-42
本文介绍了城市配电网络调度管理的管理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GIS图形,借助GIS中表述的电网拓扑,利用特定的布局算法,实现电气接线图的自动成图,使电气接线图能适用于配网的生产调度、抢修指挥。认为城市配电网络的电气接线图自动成图,是实现配网自动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0.
《电子世界》2016,(2):60-63
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基于GIS的营配一体化系统被广泛的运用在电力行业中。该系统就是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电网中的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基于GIS营配一体化系统的运用,对电网经营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GIS营配一体化中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1.
曾颖 《通讯世界》2017,(2):184-185
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一旦配电网络出现故障需要立刻进行抢修,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供电,以确保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在进行配网故障抢修的过程中,实现配网故障抢修的一体化调度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力服务的质量,确保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性.本文就此详细的分析了电力系统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以期促进我国配网故障抢修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电网运行中,通过配网自动化系统实现信号采集与传输,将数据传输至计算机,通过分析判断明确现有配网运行参数,确定配网故障,包含故障范围、停电范围、隔离方式等,以此实现远程控制,有效缩短故障维护时间,提高运行可靠性,减少停电损失。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社会用电负荷逐渐增加,影响了电网稳定运行,增加了各部门压力。为解决配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指出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在配网故障中应用的原因,并对应用其的意义进行分析;之后再较详细地指出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的应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从而分析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在配网故障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刘丽 《通讯世界》2016,(18):111-112
GIS是一种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主要作用就是采集、处理并分析空间数据信息,由于该系统具备多方面的优势,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本文主要分析了GIS的配网生产管理系统设计及其实现,首先阐述电力行业中GIS技术的应用及其特征,然后详细分析了GIS的配电网生产管理系统具体体系结构以及各方面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杨帆  孙姗  郭抒然 《电子世界》2013,(19):51-52
杭州电力调度SCADA系统实现对实时运行的电力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监视、控制和安全分析功能,是杭州电力调度最重要的系统。杭州配网SCADA系统基本目标是在市中心区域建立完善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SCADA、馈线自动化等功能,显著提高供电可靠性,并在调控一体化、智能配电网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本文主要分析配网SCADA系统的变电站10kV及以上实时数据通过调度SCADA系统通过网络方式转发获取方式,这些实事数据包括变电站设备信息、拓扑信息、实时信息及故障分析信息。并选择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配网线路管理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由于技术发展的不足,我国的配网线路管理还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文章对基于GIS的配网线路管理作出探究,以期望可以改进我国目前配网线路管理存在的部分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升一体化控制效果,确保OMS配网的瞬态稳定,研究基于迁移学习的OMS配网瞬态稳定性控制方法。通过迁移学习调整网络中非固定层参数,依据提取的特征训练重构非固定层的网络,构建迁移学习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输入二维电压电流数据图像,输出OMS配网瞬态稳定性预测结果;若OMS配网瞬态失稳,则求解OMS配网内发电机的灵敏度,按照灵敏度生成OMS配网瞬态稳定性一体化控制策略。实验证明,该方法在不同故障下,综合评价指标值较高,一体化控制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主网和配网之间线路运行状态以及相关设备运行状态的协同决策、协同监管,研究基于数据挖掘的主配网一体化协同监视方法。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格式统一化处理,传送至数据管理层,数据管理层完成数据清洗及校验后,分类存储;协同监视层通过主配网历史数据模型、实时估计以及态势预判感知存储数据,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协同决策规则库,将感知结果与协同决策规则库进行匹配,获取故障控制决策。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感知性能良好,可快速完成故障和控制策略的匹配,满足主配网一体化协同监视需求。  相似文献   

19.
推进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业务与地、县(配)两级电网调度业务的高度融合,实现"调控一体化";分析"调控一体化"调控专业一些潜在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为全面构建集中统一、权责明晰、工作协同、规范高效的昌吉电网"调控一体化"安全运作体系奠定基础,保障昌吉电网安全、经济、优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己经不能适应当前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所以为了满足和推动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的要求,需要对现有的调度运行管理模式、配网管理模式、变电管理模式进行研究,用不断的更新来代替原有老化的事物,与传统电网运行管理模式相比,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能提高电网运行管理的经济性,这也是为什么贵州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建设已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