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TIG熔修对T型接头试样落锤试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TIG熔修对EH36钢T型接头试样落锤试验结果的影响和用于焊接结构的T型接头落锤试样的落锤试验方法。结果表明 ,TIG熔修能大大提高T型接头落锤试样的抗断裂能力 ,能使EH36钢T型接头落锤试样的断裂温度降低 6 0℃  相似文献   

2.
<正>据统计表明,在机械断裂失效总数中疲劳失效约占80%以上,因此疲劳问题引起了材料研究者和产品设计者的极大关注,越来越多的试验室开始开展疲劳试验和断裂试验。目前,金属材料疲劳试验和断裂试验方法国家标准主要有GB/T 12443-2007《金属材料扭应力疲劳试验方法》、GB/T 3075-2008《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GB/T 4337-2008《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旋转弯曲方法》、GB/T 15248-2008《金属材料轴向等幅低循环疲劳试验方法》、GB/T 26077-2010《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法》、GB/T 24176-2009《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数据统计方案与分  相似文献   

3.
<正>据统计表明,在机械断裂失效总数中疲劳失效约占80%以上,因此疲劳问题引起了材料研究者和产品设计者的极大关注,越来越多的试验室开始开展疲劳试验和断裂试验。目前,金属材料疲劳试验和断裂试验方法国家标准主要有GB/T 12443-2007《金属材料扭应力疲劳试验方法》、GB/T 3075-2008《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GB/T 4337-2008《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旋转弯曲方法》、GB/T 15248-2008《金属材料轴向等幅低循环疲劳试验方法》、GB/T 26077-2010《金属材  相似文献   

4.
<正>据统计表明,在机械断裂失效总数中疲劳失效约占80%以上,因此疲劳问题引起了材料研究者和产品设计者的极大关注,越来越多的试验室开始开展疲劳试验和断裂试验。目前,金属材料疲劳试验和断裂试验方法国家标准主要有GB/T 12443-2007《金属材料扭应力疲劳试验方法》、GB/T 3075-2008《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GB/T 4337-2008《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旋转弯曲方法》、GB/T 15248-2008《金属材料轴向等幅低循环疲劳试验方法》、GB/T 26077-2010《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  相似文献   

5.
<正>据统计表明,在机械断裂失效总数中疲劳失效约占80%以上,因此疲劳问题引起了材料研究者和产品设计者的极大关注,越来越多的试验室开始开展疲劳试验和断裂试验。目前,金属材料疲劳试验和断裂试验方法国家标准主要有GB/T 12443-2007《金属材料扭应力疲劳试验方法》、GB/T 3075-2008《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GB/T 4337-2008《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旋转弯曲方法》、GB/T 15248-2008《金属材料轴向等幅低循环疲劳试验方  相似文献   

6.
GB18240.1—2003《税控收款机》国家标准第5.8.2.4款要求传导骚扰抗扰度按GB/T17618—1998中第4.2.3.2的规定进行,试验等级为3级。GB/T17618—1998中第4.2.3.2款要求传导骚扰抗扰度按GB/T17626.6规定进行。GB/T17626.6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的通用标准,对具体的电子产品.应该选择与其典型应用情况相符合的、最有代表性的、使该电子产品主要功能都运行的工作方式,试验样品按这种典型工作状态进行试验。上述国家标准中没有规定税控收款机在试验中的典型工作方式,因此在具体试验中很难操作.  相似文献   

7.
汽车功能部件的磨损疲劳试验是一个耗时费料、代价不菲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必须获得如实可靠的试验报告。凭借新型F.R.I.T.S.系统(智能化机器人力控制试验系统),德国汽车试验公司ACTS的机器人试验系统不但提升了灵活性和性价比,测试能力更是令传统产品望尘莫及。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T型非对称配钢型钢混凝土柱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试验对象是6根T型配钢的型钢混凝土柱,试验参数有轴压比和体积配箍率,剪跨比都为2.5。对滞回曲线、延性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表明,剪跨比为2.5的6根柱子的破坏形态主要为弯曲破坏;轴压比与构件延性成反比,轴压比越大,延性越差,反之越好;体积配箍率大的构件,延性越好,主要是因为箍筋对混凝土具有约束作用,从而改善了构件的延性。  相似文献   

9.
李杨 《中国包装》2023,(3):16-21
本文以GB/T4857.17-2017为依据,以超声刀具包装件为例,编制运输包装性能试验大纲。可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对医疗器械包装承受运输环境能力进行评价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江西省2019年度热轧带肋钢筋拉伸试验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为实例,通过对参加的200多家检验实验室的具体测试数据采用稳健统计技术处理,了解各检验实验室在利用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一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1499.2—201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检测热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的技术水平、对结果数据的处理水平,分析影响测试结果准确度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试验完成了1个未加厚和3个局部加厚的T型管节点的抗冲击性能研究。试验过程中考虑了局部加厚区的加厚壁厚T_c和加厚区的长度L_c对局部加厚T型管节点抗冲击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局部加厚可以提高节点域截面抗弯刚度,减小局部凹陷变形,使塑性绞线外移;提高节点受冲击初始阶段耗能能力和荷载-位移曲线平台段的耗能比例,避免节点域吸收大量能量,提高节点抗冲击能力,有效地保护了节点。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局部加厚节点动态抗冲击承载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鉴于多数断裂韧度JIC试验无法按GB/T2038—1991测出结果,对JIC试验方案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JIC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并应用GB/T2038—1991和GB/T2038—1980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结果表明,按照GB/T2038—1991标准试验的可行性与材料的有效屈服强度有关;采用GB/T2038—1991标准测出的JIC值一般比旧标准偏大;GB/T2038—1991已经不能适应材料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修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正>据统计表明,在机械断裂失效总数中疲劳失效约占80%以上,因此疲劳问题引起了材料研究者和产品设计者的极大关注,越来越多的试验室开始开展疲劳试验和断裂试验。目前,金属材料疲劳试验和断裂试验方法国家标准主要有GB/T 12443-2007《金属材料扭应力疲劳试验方法》、GB/T 3075-2008《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GB/T 32498-2016《金属基复合材料拉伸试验室温试验方法》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并将其与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该标准针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特点,在标准的适用范围、试样类型、试验方法、试验速率及试验结果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最后,采用该标准中的应变速率进行了验证试验,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推广GB/T 32498-2016。  相似文献   

15.
GB230-83《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于1990年6月修订完毕,9月份审定通过。现经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年11月6日批准为GB/T230-91,1992年7月1日开始执行。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GB/T4074—1999《绕组线试验方法》包含了主要的绕组线试验方法,但是“测定漆包绕组线温度指数的试验方法”不包含在其中。虽然在第6部分“热性能”的第5章,试验方法15指出:温度指数采用IEC60172测试,但考虑到作为型式试验的“温度指数”是绕组线试验方法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17.
4 拉伸试验方法标准GB/T 228—1987《金属拉伸试验法》GB/T2039—1997《金属拉伸蠕变及持久试验方法》GB/T 2651—1989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GB/T 2652—1989《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 3076—1982《金属薄板(带)拉伸试验方法》GB/T 4338—1995《金属材料 高温拉伸试验)GB/T 6397—1986《金属拉伸试验试样》GB/T 7963—1987《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拉伸试验》GB/T 7964—1987《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高温拉伸试验》GB/T 8358—1987《钢丝绳破断拉伸试验方法》GB/T 8619—1988《钎缝强度试验方法》GB/T 8641—1988《热喷涂层抗拉强度的测定》GB/T 8642—1988《热喷涂层结合强度的测定》GB/T 10573—1989《有色金属细丝拉伸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简述了试验概况的基础上,着重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表明板厚、压头直径、线能量的改变,对试验结果无明显影响;而板宽、支辊直径、加载速度的改变则对试验结果有较明显的影响。此外,从硬度试验、金相观察结果分析了在焊趾处易于开裂的原因。从光弹性试验应力分析证实了宏观试验结果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分析了裂纹发生和扩展特征,兼评了钢的焊接性和接头韧性。找出了T弯试样横向收缩及膨胀的规律。由可靠性计算阐明了T弯试样截面尺寸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传统T形件连接的耗能能力, 在T形件之间设置两块矩形垫板使T形件翼缘在拉、压荷载作用下均能屈服耗能。设计制作了4个设置垫板的T形件连接试件和1个未设置垫板的试件, 进行往复拉压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设置垫板提高T形件连接的耗能能力是可行的;设置垫板的试件滞回性能稳定、滞回环饱满, 在拉、压荷载作用下均能耗散能量, 耗能能力为相同构造不设置垫板试件的150%左右;设置垫板试件在拉力和压力作用下受力机理不同, 抗压承载力和刚度大于其抗拉承载力和刚度;随着垫板宽度的增加, 试件的抗压承载力和抗拉承载力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交变湿热试验能够对智能电表等电子产品在湿热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进行评估。本文以某型号智能电表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内现行的GB/T 2423.4-2008和GJB 150.9A-2009两个交变湿热试验标准开展试验后发现现有的交变湿热循环程序所能引发的性能退化量过小,使得实验周期长,试验效能低。基于此,本文进行了分析,而后从交变湿热试验参数优化和产品防护能力调整两方面入手设计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加严交变湿热试验参数以及加快湿度平衡均有助于增大湿热耦合应力并较大程度提高试验效能,从而更有效地对智能电表的湿热环境适应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