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坤朋  张安国 《中州煤炭》2010,(1):12-13,91
矿井软岩巷道破坏严重、支护困难现象普遍存在,新掘巷道稳定性维护和破坏后没有有效的加固修复技术。平煤集团四矿围岩较软,巷道支护难度非常大,因破坏机理不明,采用29U型钢全封闭支架喷浆支护,高强锚杆、锚索加喷网复合支护,以及大弧板和网壳支护等多种高强支护方式,控制巷道变形破坏收效甚微。通过分析软岩巷道破坏特点及失稳机理,采用有效的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技术,解决了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难题。  相似文献   

2.
返修巷道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鹤壁煤业集团五矿三水平延深巷道工程地质条件和巷道破坏因素的分析,阐述了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并指导了现场巷道的修复,这对矿井支护技术的改革和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煤炭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巷道断面也不断增大,大断面巷道支护成为现代矿井支护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以此选取为研究对象,就其大断面巷道支护技术进行了探究。文中首先对斜沟煤矿原有的支护手段和当前巷道的破坏情况进行叙述,随后在分析巷道破坏原因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所学提出几点支护对策,并运用FLAC3D软件通过数值模拟对其大断面巷道支护方法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4.
由于巷道掘进会引起其围岩内应力的释放,围岩发生变形破坏,为保证围岩稳定就需要有效地支护。本文在分析掘进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和不同的地质条件因素对围岩变形破坏的影响基础上,针对巷道围岩条件,提出了采用锚注联合支护技术对掘进巷道围岩进行控制,结果可以为掘进巷道围岩的稳定和支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煤矿安全》2016,(6):78-81
在详细分析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深部巷道"双壳"支护理论,认为通过对巷道浅部进行支护形成浅部应力支护壳,对巷道深部进行加固形成深部应力加固壳,深浅壳体形成的支护体系能有效减小巷道围岩破坏范围,阻隔深部高地应力传播,保持巷道围岩稳定与巷道成形。根据巷道破坏范围不同,构建了由"单壳"支护、连续"双壳"支护和非连续"双壳"支护组成的巷道"双壳"围岩支护体系,并分析了巷道"双壳"围岩支护机理,研发了深部巷道"双壳"支护技术。以陶二煤矿深部巷道修复工程实践为例,验证了深部巷道"双壳"支护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深部巷道锚杆支护围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观测不同地质赋存条件深部锚杆支护煤(岩)巷道的变形、破坏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巷道破坏的机理,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锚杆支护方案。用现代巷道支护理论,阐述了深部开采巷道锚杆支护技术特点和支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应力集中区布置的巷道变形严重,极不稳定,严重影响了矿井的正常生产和安全。在对平禹煤电公司二矿巷道失稳变形破坏和地质及技术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该矿巷道破坏的原因,设计了"三锚"、钢筋梯和注浆联合支护体系,并进行了巷道支护改革试验。通过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巷道支护结构与支护技术参数,改被动支护为主动支护,使巷道变形得到控制,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煤矿软岩巷道支护问题一直是困扰煤矿生产和建设的难题之一。软岩巷道由于其分类和变形破坏原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软岩巷道的支护问题很难解决。本文利用工程类比法和实测法,采用锚喷网支护技术,对红庙矿二井六区回风上山支护方式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在实验巷道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深部高应力穿层巷道围岩变形控制难题,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等方法,研究穿层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制及支护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穿层巷道变形破坏具有不均匀性、非对称性和支护体与围岩的不耦合性,巷道以剪切变形破坏为主,拉伸破坏较少,且拉伸破坏主要集中在巷道浅部围岩。2)穿层巷道处于单一软岩时,巷道变形破坏严重,稳定性差,穿层巷道塑性破坏区主要分布在软岩中,塑性破坏区域沿着交界面增加。3)建立穿层巷道稳定性分析模型,确定不同工况下穿层巷道稳定性等级,提出穿层巷道分区联合支护方案,有效控制巷道变形破坏,提高了穿层巷道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鉴于现阶段绝大多数巷道采用对称支护方法这一现状,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物理相似模拟技术揭示巷道围岩的受力状态及变形破坏特征。研究表明倾斜煤层沿空掘进巷道围岩呈明显不对称受力状态及变形破坏特征,巷道断面与岩层倾斜方向成钝角的部位首先产生变形破坏,随后产生连锁反应,巷道的其他部位破坏,最后造成整个巷道的破坏失效。因此常规的对称支护技术不能保证巷道围岩的稳定,针对这一研究结果提出采用非对称的支护技术,在对称支护的基础上对薄弱(关键)位置补充加强支护,防止薄弱(关键)部位的破坏而导致的整个巷道的连锁式破坏,使巷道整个断面的变形趋于协调。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和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通过现场矿压及围岩变形量的检测分析,锚杆的受力均匀,巷道变形能够满足安全生产要求,表明支护效果较好,对类似条件巷道的支护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锚杆锚索支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喜 《现代矿业》2010,26(9):43-46
把锚杆、锚索支护材料埋入岩层内,使锚杆、锚索与围岩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巷道围岩的自承能力,减小围岩的变形,从而达到巷道稳定的目的。以软岩回采巷道锚杆、锚索支护为例,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研究、锚杆支护界面力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等,对掌握锚杆、锚索作用机理,提高其支护的锚固力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2.
锚杆分类及其特性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锚杆的锚固作用机理的不同,系统地将锚杆分为集中型、全长型、机械型、粘结型等类型,并根据这种分类,详细地比较分析了各种锚杆的异同点、锚固力的大小及可适用的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在提出锚杆—锚索联合支护的基本原理和锚索工程特性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在煤矿现场观察到的工人施工流程和监测到的实际支护效果,分析了锚杆支护失效的原因,揭示了锚杆—锚索联合支护的失效机理:主要是钢绞线各股钢筋受力不均,单根钢绞线已经破断时,部分钢筋未达到屈服极限,不能一齐"用力",并对煤矿改善锚杆—锚索联合支护的效果提出了几种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4.
王成华 《煤炭技术》2007,26(7):57-58
锚、网、索组合支护技术在大断面车场推广应用,可以经济合理地解决施工难题。文章具体分析了锚、网、索支护技术的使用性,以及支护参数的计算和确定。  相似文献   

15.
坪湖矿年生产能力50万t,开采缓倾斜,单一煤层,现已开采至四水平(-660m标高)。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场地地层及工程特点,选择合理的深基坑支护体系和施工工艺。结合工程实例,对支护桩、锚桩、预应力锚索、土层锚杆联合支护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于甫喜 《煤矿安全》2008,39(6):50-51
为了研究锚网索支护技术在高应力煤巷中的适用性,对32#层左九巷道原锚网索支护方案出现的问题和软岩巷道破坏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确定支护关键部位。在此基础上,对支护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确定了具体的耦合支护参数。  相似文献   

18.
主要论述了改进型自钻式锚杆及上仰孔锚索在水电高边坡治理中的综合应用,并对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及总结.  相似文献   

19.
锚喷、锚网、钢带、锚索联合支护在益新公司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鹤岗矿业集团益新公司对北一石门进行了支护改革,采用了锚喷、锚网、钢带、锚索联合支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主要阐述了在极破碎顶板条件下,应用锚网锚索联合支护的巷道围岩地质状况、支护方案、施工组织、安全措施及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