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库管理工作包括水库的利用与管理两个方面,利用是指发挥它的功能和效益,管理是为了确保水库的安全及延长其寿命。目前我国的水利工作正处于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阶段,水库管理工作是水利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必须跟上这个转变,逐步实现水库管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加强灌区建设与管理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灌区经济效益衰减,东张水库灌区在工程状况和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显露出来,严重制约着灌区的持续发展。在加强东张水库灌区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同时,借鉴其他灌区的经验和作法,积极探索并稳步推进“灌区管理单位 用水户协会 用水户”的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并通过加强内部管理与搞好外部协调促进东张水库灌区持续、健康地发展,确保灌区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洛阳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坚持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各项方针政策,着力抓好城乡饮水安全、农村水利建设、水土流失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水资源管理等民生水利工作,努力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使水利在农业、工业、农村、城市、生态和经  相似文献   

4.
基层水利管理单位是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是水利管理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营市结合当前基层水利工作的实际,深入探索新形势下搞好基层水利管理单位建设和管理的新机制,狠抓基层站(所)规范化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深化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实现由传统单一建设型水利向建管并重现代水利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30年山河巨变.邯郸市的水利事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革创新.正逐步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由打井修渠筑坝、战天斗地的传统水利.向以资源管理为核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水利转变.全市目前已建成水库82座.万亩以上灌区18处.重点蓄滞洪区两处.主要行洪排沥河道堤防885km.骨干排水渠道1617km.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00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73km^2。  相似文献   

6.
梁军 《四川水利》2006,27(2):12-14
进入新世纪以来,四川省水利厅党组制定了从水利大省向水利强省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治水思路。这“两个转变”已成为指导我省水利行业各项工作的基本方针。新时期的水利建设管理工作应当按照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两个转变”的思路,进一步提高水行政管理能力,在创新建设管理体制、转变职能、依法管理与依法行政、加强宏观监督与指导等方面开展各项工作,使水利建设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结合工作实际,本文根据“两个转变”的思路,谈谈如何在新的时期开展水利建设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省的水利正在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由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转变的过程之中。要实现水利现代化.就要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系统发展的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的理性思维转变传统的治水思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水利科技.用现代水管理制度和先进技术改革水利管理的动态过程.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有力节约、积极保护和有效管理.以水利现代化建设支持与保障国家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储训 《中国水利》2005,(23):A113-A115
随着我国水利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大型泵站更新改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水利正在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水利工程管理也由经验管理向现代管理、科学管理、标准管理、信息管理方向发展.大型泵站现代化成为当前及今后必须努力实施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9.
新立河水利风景区生态建设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滨州市新立河水利风景区生态治理恢复工程建设存在问题的梳理,在完善提高依赖城区河道的水利风景区生态建设与管理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当前和今后城市水利生态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特别是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资源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需求管理--水利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我国水行业正处于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进程之中,此为契机,通过对水资源需求管理模式的研究,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水资源需求管理的理论框架,体制模式和方法措施,从管理领域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利》2005,(23):113-113
随着我国水利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大型泵站更新改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水利正在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水利工程管理也由经验管理向现代管理,科学管理、标准管理,信息管理方向发展。大型泵站现代化成为当前及今后必须努力实施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2.
贺凤彩 《山西水利》2008,24(3):67-68
针对吕梁市山区水利现状,提出了吕梁水利要实现新发展,就必须着力实现以下“五个转变”,一是确立资源水利的思想;二是确立“水务一体化”的现代水利观;三是积极推进水利由“政府行为”向“市场运作”转变;四是实现水利由“行政管理”向“依法治水”转变;五是推进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按照水利部、省水利厅的部署和局党组的安排,水资源工作紧紧围绕部、省、市水利工作的中心,积极实践水利工作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农村水利向城市水利转变、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目标,坚持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以征收水资源费为重点,切实加大执法力度,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水法制环境和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4.
华璇 《治淮》2020,(2):36-38
随着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加强水利设施信息化建设,更加高效控制中小型泵站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切实推动工程水利向数字水利转变,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进一步发挥水利工程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水利设施监控数字化和可靠性,已成为当前水利工程管理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5.
30年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成功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历程,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也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以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为主线,在水利规划制定、项目前期管理、水利建设投资管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都经历了深层次的改革,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过程中,促进了水利取得巨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书建  王雪松 《江苏水利》2003,(12):24-25,27
1 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水利事业发展正处在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历史时期。全面强化以水资源管理为重点的内部管理工作,提高水利的社会服务水平,是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重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对水资源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已经成为可能。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优化配置、节约和保护以及水环境治理的综合管理任务中,运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实现水资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推进房山区水利事业健康发展,实现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更好地完成世行节水灌溉项目工作,房山区世行贷款节水灌溉项目办公室有关人员前往广州、佛山、中山、深圳等地参观、学习和考察现代化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管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水利工程管理已成为水利工作的一大薄弱环节,成为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一大障碍。必须把水利工程管理和建立水管单位的良性运行机制作为水利部门的一件头等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19.
党连文 《中国水利》2007,(24):63-65
2007年,松辽委在水利部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水利工作方针,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认真履行流域管理职责,在努力实践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过程中,流域管理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流域管理内涵上,深入研究从技术管理为主向综合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20.
桃曲坡水库灌区是以桃曲坡水库为主,辖有红星、尚书两座小型水库的大型灌区.桃曲坡水库始建于1969年,总库容5720万m3,有效库容3949万m3.1984年桃曲坡水库建成运行以来,管理局紧跟共和国前进的步伐,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与时俱进,逐步迈上从农业水利向现代水利,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民生水利转变之路,形成了以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工程施工和生态旅游为支柱的四大产业,为灌区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灌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支撑作用愈来愈加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