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狂草出现于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足以彰显出盛唐宏伟的气象与强烈的文艺张力.拟从唐代狂草的渊源、狂草的兴盛以及诗酒对于狂草风格形成的催化作用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更进一步地对唐代狂草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分析.  相似文献   

2.
边塞诗作为唐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题材、立意、手法、风格,均有不少精彩之作。从内容上分析唐代边塞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唐代的诗歌创作,并深刻理解唐代的社会生活和盛唐精神。  相似文献   

3.
“清淡”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风格特色。这一特色的形成 ,除了受着唐代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外 ,还与唐代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有着内在的联系。为此 ,从文化氛围、情调心态、审美心理等主要方面分析了唐代山水田园诗清淡特色形成的心理依据 ,这对于理解盛唐山水田园诗特色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4.
唐诗中有许多关于服饰的描绘,这是中国服装史中的珍贵资料,通过这些描绘,可以更加形象地了解唐代服饰.本文撷取唐代服装面料、唐代女性服饰、唐代的舞蹈服装3个方面,对唐诗中描绘的服饰进行分析归纳,展示盛唐的服饰壮观.  相似文献   

5.
重庆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饮食文化作为一种人文遗产对于重庆城市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认为应通过挖掘“巴渝饮食文化”的底蕴来塑造重庆城市形象,并从“巴渝文化”与“巴渝饮食文化”,重庆饮食文化与城市形象,以及重庆饮食文化影响下的城市形象塑造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彭祖饮食文化是以彭祖饮食内容为载体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现象,它与历史、地理、经济、民俗、物产、烹饪技法等密切联系。徐州独特的自然环境,奠基了彭祖饮食文化;彭祖的烹饪术,孕育了彭祖饮食文化:彭祖的饮食养生思想,丰富了彭祖饮食文化;历代名人的推崇,扩大了彭祖饮食文化的影响;历代文献记载、民俗与传说,延续了彭祖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7.
浅谈日本饮食文化中的中国元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饮食文化在形成的历史过程中,除了与日本的风土人情有必然联系之外,还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日本饮食文化中的中国元素。  相似文献   

8.
饮食领域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饮食文化的价值属于全世界,中外联合“申遗”是未来饮食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运作模式。中国饮食文化具有历史属性、文化属性、现实属性以及普世属性。中国饮食文化遗产评价标准必须坚持“四个统一”原则,即原真性与创新性统一原则、全球化与民族化统一原则、科学观与历史观统一原则、动物解放与人类解放统一原则。倡议建立更加符合东方饮食文化遗产资源研究与保护的《保护亚洲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作为东方饮食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应该积极地申报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留住祖先餐桌的记忆。  相似文献   

9.
<正> 火锅是一种饮食传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饮食文化相适应的饮食文化现象。由于不同区域的饮食文化习俗,使火锅具有了独特的地域特征。四川火锅在川菜中滋生、发展,尤其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孕育与走向成熟,四川火锅历经辉煌与坎坷,  相似文献   

10.
饮食文化是闽台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闽台饮食文化交流正在扩大。文章在分阶段、详细地刻画了福建和台湾地区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了影响这一发展过程的经济发展、社会变迁、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对闽台饮食文化的展望,即突出饮食经营的文化性,重视科技和理论的创新与应用,增强节约、环保、健康意识,加强两岸饮食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杜诗"诗酒"与"诗筵"角度入手进行研读与赏析,发现杜诗里不但有一股浓烈的酒香,还有许多美食的描述和记录。为此,笔者在研读杜诗的基础上,以唐时御席、华筵以及民间清宴、家宴等席谱为线索,并根据西蜀饮食文化特色和古今宴席特点,与川中有名川菜烹饪大师合作,再现杜诗中当年的美味佳肴,最终探索与设计出了一套完整的"杜甫诗宴"。  相似文献   

12.
初唐文学是盛唐文学到来前的重要准备阶段,是唐诗发展链条上的第一环节。初唐诗人对轻盈流丽、豁达爽朗的生命意识的自觉追求,为继后盛唐诗歌的勃兴创造了良好条件。初唐诗歌所蕴含的生命特质与盛唐诗歌的昂扬文风有着内在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以广西玉林博白县龙潭镇大安村为个案,探讨客家人生仪礼宴席饮食活动的审关特点。研究表明:人生礼仪宴席是客家饮食文化的精髓,熔铸了客家人生活实用美和人性和谐美的审美情趣,反观了客家村民的群体观与社会观。  相似文献   

14.
晚唐五代时期,后蜀赵崇祚选录了18位文人的词作,合为《花间集》。花间词是他们在酒筵歌席的享乐人生中应时而创的"无心之作"。然而,惟因其"无心",才使得《花间集》具有了一种耐人寻味的男性视角,多方位地呈现了众多女性的美,其中包括:深闺隐约的身影;交欢欲望的沉迷;相思情感的深婉;慵倦绰约的风情。  相似文献   

15.
《儒林外史》在反映十八世纪文人士子生活状态的同时,也记载了当时的饮食习俗。江南地区的饮食习俗丰富而独特,至清中期,江南地区的饮食文化更是异常辉煌,其饮食习俗也更加丰富多彩。《儒林外史》在记述文人士子的生活中,如实的描写了这一时期的饮食习俗,并与江南城市文化相融合,构成了作品中的一道独特风景。文章从作品出发,结合相关史料记载,探讨清代中期江南一带的日常饮食习俗。  相似文献   

16.
乾隆南巡膳食底档,是研究清宫和江南饮食文化的珍贵史料.它既有助于人们了解清宫的食制和食俗,也有助于人们了解清代前期淮扬、苏杭菜点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略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明,源于饮食,文化史的基石是饮食文化,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史,必须首先研究人类历史“第一前提”的饮食。具有典型的东方农业文明特色的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是世界上最发达、最精深的,当时所确立的以粮食为主,蔬菜次之,辅以一定量的肉类、鱼类的饮食结构,是非常科学而合理的,已被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极其有利于人体健康。汉唐时期奠定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基本模式。研究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史是为了更好地总结我国饮食生活的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进一步提高与改进我国人民的饮食生活,为我们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略论唐宋面食烹饪的差异——以中原地区为考察中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唐宋时期,北方中原地区的人们主要以面食为主。唐宋面食的烹饪方法已经十分完善了,但每种烹饪方法的地位在唐代和宋代是不尽相同的,唐代流行烤,宋代流行蒸。在面食制作的风格上,唐人多崇尚豪放,宋人则崇尚精致。宋代的面食普遍以丰富的花色品种取胜。经过宋代的发展,中国的面食全面完成了品类的细化,宋代的面食品种基本上已经和现代一致了。  相似文献   

19.
扬州瓜果雕刻艺术起源于隋唐,盛行于清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最早是由民间艺人创造西瓜灯用于祭祀活动,后由扬州厨师引用到餐饮宴席之中,以美化餐厅,渲染宴饮气氛。扬州瓜果雕刻艺术价值就在于突环雕刻的独特性,其造型可谓是鬼斧神工、妙趣横生,被誉为中国食品雕刻之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