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煤中全硫测定仪用于煤和焦炭中全硫的分析。用煤样在高温下的空气流或氧气流中燃烧,其中各种形态硫都氧化或分解为二氧化硫和少量三氧化硫。据JJG1006-2005《煤中全硫测定仪检定规程》可知,煤中全硫测定仪划分为高温燃烧库仑测硫仪、高温燃烧红外测硫仪、高温燃烧中和法测硫仪。按照经验,工作中最常用的是高温燃烧库仑测硫仪,以下是其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2.
肖利华 《中国计量》2011,(12):114-114
煤中全硫自动测硫仪广泛应用于煤炭、电力、冶金和环保等行业中对煤炭、煤渣和焦炭等物质进行全硫测定。 在GB/T214-2007《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中,规定了3种测定煤中全硫的方法:艾士卡法、高温燃烧中和法和库仑滴定法。其中,艾士卡法测试结果比较准确,但因操作过程复杂,测试时间长,一般不用于日常化验工作;高温燃烧中和法是人工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煤中含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姚慧珺  李域 《中国计量》2013,(4):112-113
一、工作原理以目前使用最多的高温燃烧库仑测硫仪(以下简称"测硫仪")为例,生成的二氧化硫进入含有碘化钾和溴化钾溶液的电解池中,被电解生成的碘或溴滴定,根据滴定所消耗的电量,并对由少量三氧化硫不被滴定而导致的系统误差进行校正后,计算出煤中全硫的含量。二、仪器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在检定煤中全硫测定仪时,会出现测量结果不稳定、重复性测量结果不好。现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几点  相似文献   

4.
王军  郭晓霖 《计量与测试技术》2012,39(5):31+33-31,33
硫是煤中的有害成分,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及少量的三氧化硫排人大气能污染环境,对人体和动植物以及地面建筑物均有害,同时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也是导致锅炉受热面烟气侧高温腐蚀,低温腐蚀和堵灰的主要因素。自动测硫仪在煤炭的检验工中能快速,准确,检测出煤中硫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燃烧中固硫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固硫技术,本文阐述了煤炭燃烧中高温固硫机理;并从钙硫摩尔比、固硫剂种类及粒度、燃烧温度及反应气氛等角度考察了影响固硫效率的重要因素;最后分析了在主固硫剂中加入适当添加剂时对固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的添加不仅可以提高固硫剂的反应活性,而且可以改变其微观结构,尤其在高温下,助剂的添加可形成其它形式的含硫复合物,阻止或延缓硫酸盐的再分解,从而改善燃煤固硫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流化床燃烧中,使用劣质高硫石煤,热交换器材料产生严重腐蚀和磨蚀,碳钢和不锈钢已不能满足要求。本文用 Cr 和 Si 进行合金化研制成功 FeCrSi 合金,电厂挂片试验证明,各种性能优良,是一种新型高温抗磨鳍片材料。  相似文献   

7.
1 引 言由于煤中所含硫的原因 ,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等硫的氧化物 ,如与空气中的水汽结合会形成硫酸蒸汽 ,并会在低温界面上凝结 ,严重污染和腐蚀设备 ,而且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气中 ,不仅影响人的健康而且会形成光学烟雾和酸雨 ,严重影响和损害生态环境。因此燃煤含硫量的高低是电厂进煤的依据 ,也是国家监控SO2 排放的基本参数。2 原理简介红外测硫主要是根据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 ,对煤样中的含硫量进行测试 ,该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 :高温燃烧系统、红外检测系统、计算机采集与控制系统。红外检测器是根据比耳定律 (式 1)将二氧化…  相似文献   

8.
李春花  王伟东 《硅谷》2011,(1):82-82
<正>本次模拟项目是对3×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循环流化床锅炉所用燃料煤中含有2%的硫份,其在高温燃烧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SO2,这将会对周围的大气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根据国家环保排放标准和  相似文献   

9.
杜荣珍  张军荣 《硅谷》2014,(13):32-32
氧、硫分段联合浸出新工艺将锌焙烧矿高温高酸浸出矿浆中的硅和铁的沉淀与氧化锌原矿矿浆的中性浸出合并起来,采用控制pH值自然中和水解,不消耗中和剂,不需要单独的脱硅、沉铁工序,流程简短,硫酸耗量少,生产成本低,工艺灵活,能够适应原料的变化,得到符合净化工序要求的优质中性上清液。  相似文献   

10.
在煤的工业分析中,认为煤中除水分、灰分、挥发分外,可燃性固体物是煤燃烧放热的主要成分。称为固定碳。固定碳含量越高,发热量也越商,煤质越好。本文介绍了煤中全硫测定的意义及其必要性,分析了两种测定煤中全硫含量的方法:艾式法和库仑滴定法。  相似文献   

11.
张娟 《中国科技博览》2010,(34):141-141
根据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及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工作原理,总结了其在节能与环保方面的技术优势,并指出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对于改善我国热处理行业不合理的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和环保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玻璃熔窑全氧燃烧技术及其耐火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玻璃熔窑全氧燃烧技术的机理、发展历程、全氧燃烧应用的优点以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分析了影响全氧燃烧玻璃熔窑的几个因素以及全氧燃烧对耐火材料的新需求,并对全氧燃烧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玻璃熔窑全氧燃烧技术对于治理环境、减少大气污染、降低室温效应等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詹伟涛  贺建雄  王艺臻  姜宏 《材料导报》2018,32(12):2062-2065
采用红外光谱法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法研究了羟基含量对全氧燃烧浮法玻璃结构弛豫的影响。在540℃以上发现了类似于金属玻璃的α弛豫现象。通过Arrhenius方程拟合得出,气氛比(H_2O与CO_2气体体积比)为2∶1的全氧燃烧浮法玻璃、气氛比为1∶1的全氧燃烧浮法玻璃和空气助燃浮法玻璃的激活能分别为4.74eV、5.82eV和7.50eV。由组态熵模型拟合的全氧燃烧浮法玻璃的组态熵值高于空气助燃浮法玻璃,且气氛比为2∶1的全氧燃烧浮法玻璃的组态熵值高于气氛比为1∶1的全氧燃烧浮法玻璃,说明全氧燃烧浮法玻璃的内部结构相比空气助燃浮法玻璃更加无序,而增加全氧燃烧熔窑内的水含量使全氧燃烧浮法玻璃的内部结构更无序,这也印证了羟基含量会对全氧燃烧浮法玻璃的结构弛豫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泵注法除硫及中和残酸技术是指采用泵注设备将除硫剂或中和残酸剂注入到试油试气地面测试流程中,使返出的硫化氢浓度或残酸液PH值控制在规定指标范围内。目前属于新型技术,无相关标准进行指导。标准化过程中,在分析技术特点前提下,从操作人员、设备设施、注入药剂、现场操作、作业环境五方面入手,制定了泵注法除硫及中和残酸技术标准化流程,并应用此标准成功指导了30余口井施工,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0万元,取得良好效果同时也为今后其他同类技术标准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硫在高温、真空下的结构、稳定性与蒸发性质,对气态硫中S1~8进行了高温、真空条件下反应的热力学计算,得到其在1273~2073 K,10 Pa的条件下可能发生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计算得到S2~8的基态结构,并采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的方法模拟其在高温、真空下经10.0 ps后的结构和稳定性的变化,并计算给出S2分子的蒸发性质。计算结果表明:硫蒸气在高温、真空下主要以S2分子形式存在;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较多原子组成的硫分子稳定性降低,更易于生成更少原子组成的硫分子;S2分子在高温、真空下的蒸发性质可近似作为硫蒸气对应蒸发性质实验数据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16.
金属材料中碳硫分析技术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金属材料中碳硫分析技术的现状与进展分别论述了准确测定碳硫含量及提高碳硫分析技术的重要性;金属材料中碳硫的存在形态;近代金属材料中碳硫分析技术的现状与国内外标准发展状况;燃烧法测定金属材料中碳硫技术概况及高频红外碳硫仪技术简况等。  相似文献   

17.
某远洋轮主柴油机排气门发生漏气。采用扫描电镜对排气门基体、堆焊层的显微组织和裂纹形态进行了观察,同时检测了气门材料和腐蚀产物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排气门的材质合格,主要由于燃烧产物中硫和钒的氧化物等粘附在气门受热面上,在组织应力和热应力作用下产生了应力腐蚀,同时在高温燃气冲刷及冲击载荷的作用下加速了该气门的失效。  相似文献   

18.
自蔓延高温合成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自蔓延高温合成燃烧波的结构和特征,燃烧速度和转化率的方程,各种SHS图式的边界判据,影响自蔓延高温合成的主要动力学因素,以及基本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属学会代表团于1982年11月17~20日参加了日本金属学会主办的关于金属与合金高温腐蚀专题国际讨论会.会议有中、美、英、法、西德、加拿大、印度、意大利、日本、挪威、波兰等19个国家138名代表参加.大会共组织特约报告9篇,大会宣读文章98篇.宣读文章分为高温氧化热腐蚀、抗蚀涂层、硫蚀与其它高温腐蚀五个专题进行.文章包括高温腐蚀机理研究成果;耐蚀合金的发展成果,燃汽轮煤的流态床燃烧、煤气化液化设备及核电站发电设备所需金属材料抗高温氧化性能及抗热腐蚀性的测定结果及高温腐蚀的测试方法等等.我国代表分别在高温氧化及热腐蚀分组宣读了"无钴的镍基铸造合金热腐蚀"和"Ni-25Cr-15W合金高温氧化"两篇论文.大会代表对我国应征文章16篇所涉及高温氧化与热腐蚀学术  相似文献   

20.
1评价方法选择 原油中硫含量的测定方法有管式炉燃烧法、微库仑电量测定法,测定结果为总硫含量,包括有机硫、无机硫、硫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